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Cyt b基因序列探讨鹿亚科动物的系统发生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鹿亚科共有4个属,各属间和属内特别是鹿属内的系统进化关系存在疑义。根据Cyt b基因序列分析,探讨了鹿亚科及中国鹿属、马鹿亚种的进化关系。结果分析表明:现行分类系统中,斑鹿属可能并非单系发生,暗示应将豚鹿并入鹿属;麋鹿属与鹿属有较近的进化关系,也应并入鹿属;黄占鹿属的进化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归并后的鹿属为单系发生。中国马鹿各亚种在系统发生上是一单系群,其中马鹿天山亚种和阿尔泰亚种聚为最原始的一支。  相似文献   
22.
百年来关于扬子鳄的分类学位置存在着很多争议,本文测得扬子鳄、暹罗鳄和湾鳄的mtDNAND4和Cytb基因,并从GenBank中获得密西西比鳄和海龟的ND4基因和Cytb基因相应片段.用ClustalX1.8进行对位排列,以海龟为外群构建分子进化系统树.结果显示:在鳄类动物中,扬子鳄与密西西比鳄的亲缘关系最近,两者ND4基因序列碱基差异为20.68%,而Cytb基因序列碱基差异为14.43%;但扬子鳄与密西西比与鳄的分类问题仍将有待进一步探讨。 Abstract:A portion of mitochondrial ND4 and cytochrome b gene of 3 species of erocodilian was sequenced.Additional homologous sequences of Alligator mississippinisis from GenBank were aligned together and compared with Cheloniamydas.The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the neighbor-joining (NJ) algorithm.Alligator sinensis ismore related to Alligator mississippinesis than others though the diversity of their mitochondrial ND4 gene reached 20.68% while Cyt b gene 14.43%.It needs further study to determine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Alligatorsinensis and Alligator mississi ppinisis.  相似文献   
23.
从1 2S rRNA基因序列探讨8种鳄类的系统学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得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和暹罗鳄(Crocodylus siamensis),的mtDNA12SrRNA基因片段的部分序列,与GenBank中的2种鳄及文献中4种鳄的12SrRNA基因相应片段,经比对后构建系统树。其结果显示,现存鳄类为单系起源,可划分为3个科,即:鳄科、食鱼鳄科和假食鱼鳄科。食鱼鳄与假食鱼鳄亲缘关系较近,支持将假食鱼鳄作为食鱼鳄科的一个属,与以形态学为基础的研究结果不同。在钝吻鳄科中,扬子鳄与凯门鳄亲缘关系较远,而与密西西比鳄的亲缘关系虽较近,但它们的确存在很多差异。两者12SrRNA基因序列差异达12.12%,碱基的颠换数为9。在基于碱基转换和颠换的NJ系统树及仅基于碱基颠换的NJ系统树中,前者支持扬子鳄与密河鳄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后者支持扬子鳄与凯门鳄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说明扬子鳄与密河鳄间亲缘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本文仅根据12SrRNA基因部分序列来进行分析的,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25.
扬子鳄雌鳄血糖季节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处理雌性成年扬子鳄的血浆,经光电比色,测得不同季节中雌性成年扬子鳄血糖值,发现其血糖值有着季节性变化。3月底出眠前,血糖水平降至一年中的最低点(71.32±7.09mg/100ml),出眠后血糖迅速上升,至4月26日达全年最高峰(209.72±33.00mg/100ml),随后降至108.78±23.50mg/100ml的基准水平左右,人眠前其血糖水平又出现一低一矮的峰值。这种季节性变化与扬子鳄的生理周期和环境温度变化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26.
27.
文昌鱼的进化地位十分重要,对其染色体的研究在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方面有重要意义。然而文昌鱼的染色体制备困难,使研究受到了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良的文昌鱼胚胎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以及用文昌鱼成体再生细胞制备染色体,首次获得了文昌鱼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并观察了厦门2种文昌鱼的染色体,其中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二倍体2n=40,日本文昌鱼(B. japonicum)二倍体2n=36。再次从细胞分类学角度证实白氏文昌鱼和日本文昌鱼作为两个独立物种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28.
文昌鱼是进化发育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目前实验材料均采自野外.因此,对其进行正确的物种鉴定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分析十分必要.该研究扩增并测定了COX 1基因部分序列,结合NCBI数据库中的COX 1序列信息,对太平洋西岸文昌鱼的种类和地理种群分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来文昌鱼(Branchiostoma malayanum)、白氏文昌鱼(B.belcheri)和日本文昌鱼(B.japonicum)这3个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很大,再次证实3个物种的有效性,同时提出应当审慎对待NCBI数据库中文昌鱼的种名标注;太平洋西岸文昌鱼属Branchiostoma的3种文昌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同一物种的不同地理种群间没有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反映了海洋动物的基因交流较容易,不同海域隔离较弱.  相似文献   
29.
运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海产动物重要饵料生物———叉鞭金藻(Dicrateriasp.)在室内大量培养的条件和方法。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对叉鞭金藻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以1倍浓度的F/2培养基最佳;水温21~27℃的范围都适合叉鞭金藻的培养,27℃下的生长速度和种群最终密度都高于其他温度;在实际应用中,接种密度以10×104~30×104个mL为最佳;在收获方式上,一次性培养与半连续培养的最终收获量没有显著差别,但半连续培养较一次性培养更有利于操作和减轻工作量。  相似文献   
30.
2011年3月9日—5月19日,以厦门海域采集的野生个体和实验室繁育的日本文昌鱼成体为亲本,尝试性地建立了全同胞家系;采用温度和光照诱导的方法,对雌、雄亲本进行人工催产,获得了34对亲本的全同胞家系受精卵。在家系培育过程中发现致使胚胎和仔鱼死亡的几种主要原因,以及日本文昌鱼早期发育的两种模式。通过加强养护管理,提高仔鱼存活率,缩短幼体变态所需时间,最终建立了7个完成变态的全同胞家系。在这些家系中,从受精卵到完成变态后不久的亚成体存活率最高为32.4%,最低为1.67%,而变态最快历时24 d,最慢历时42 d。虽然在全同胞家系建立过程中,幼体死亡率高,家系间的胚胎和幼体生长发育状况差异大,但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文昌鱼全同胞家系建立完全可行,为其优良品系选育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