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1.
生态盈亏与碳排放强度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分析两者时空关联并预测未来演进方向对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健康水平具有指导作用。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PLUS模型、双变量自相关、耦合协调度及面板计量回归模型等方法,预测并分析淮海经济区2000—2036年3种情景下碳排放强度、生态盈亏的演化特征及时空关联。结果表明:(1)常规发展情景下,淮海经济区生态性呈下降趋势,强耕地保护情景下生态性微有下降,强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性有所上升,自然要素是主导。(2)常规发展情景下,淮海经济区碳排放量逐渐加大,强耕地保护及强生态保护情景下,则呈下降趋势;三种状态下,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时间轴2010—2020年降幅较大,空间序河流水系地区碳排放强度降幅较大。(3)淮海经济区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呈负相关关系,低低和低高聚类主要分布在城镇建设用地周边,高低和高高聚类分布在人类干扰较少的自然区域;高高聚类主要位于河流水系交汇区,表明水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功能。(4)淮海经济区的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东西高、中...  相似文献   
72.
以文冠果新梢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文冠果新梢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茎尖、茎段、叶片的多酚、类黄酮、单宁及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了文冠果新梢枝条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酚类物质的积累规律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文冠果新梢生长期内(4~9月)随着季节的变化,多酚、类黄酮、单宁等酚类物质含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新梢同一时期不同部位的多酚、类黄酮、单宁等酚类物质含量的分布情况相似,皆为:叶茎尖茎段。(2)文冠果不同发育时期的茎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大小为:新梢幼嫩茎段及相应叶片半木质化茎段及相应叶片木质化茎段及相应叶片;新梢叶片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茎段,茎尖的最低;文冠果叶片有着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最高可达98.13%。(3)在4月29日前后,文冠果新梢各部位多酚、类黄酮和单宁含量上升趋势有显著差异,各部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最低,而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木质化程度不同的茎段DPPH·清除率均降至最低,表明4月29日是文冠果新梢生长期的一个重要过渡生长阶段。(4)文冠果的新梢多酚、类黄酮、单宁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酚、类黄酮、单宁与DPPH·清除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表明,酚类物质含量是影响文冠果无性繁殖的主要因素,酚类物质含量越低,文冠果的扦插、嫁接、组培的成活率越高;新梢多酚、类黄酮、单宁等酚类物质含量在生长初期最低,后随着新梢的生长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文冠果无性繁殖最好在新梢生长初期进行,最佳时间为4~5月中旬。  相似文献   
73.
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为有效利用作物秸秆,本文利用枯草芽胞杆菌发酵玉米秸秆,配制成人工饲料来饲养家蝇。从菌液加入量和发酵天数来考察对家蝇饲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菌液加入量为3 mL(3.2×10~(11)cfu/mL),发酵天数3d时对家蝇饲养效果较好,幼虫质量为16.91g,与不加菌液的对照组(13.30g)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枯草芽胞杆菌发酵和家蝇幼虫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绝对含量都显著降低(P0.05)。经过家蝇取食后的饲料残渣,经检测,有机质等均达到国家标准。最优家蝇饲料配方为:枯草芽胞杆菌菌液加入量3mL(3.2×10~(11) cfu/mL),发酵天数3d,玉米秸秆和麦麸各125g,每250g饲料添加初孵幼虫200mg。本研究利用枯草芽胞杆菌发酵玉米秸秆,提高其营养价值,并进一步饲养家蝇,为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和家蝇规模化饲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水生双翅目昆虫是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理想对象。文章归纳用于监测重金属污染的水生双翅目昆虫的种类,重点介绍水生双翅目昆虫在重金属污染下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化及分子水平的变化,以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为水生双翅目昆虫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物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toptera exigua multi-nucleopolyhedrovirus,SeMNPV)泛素基因ubiquitin被克隆和序列分析,该基因编码区全长243bp,编码80个氨基酸残基,预计蛋白质分子量为9.4kDa。将这一ubiquitin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至BL21(DE3)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的条件进行优化,用异源的泛素单克隆抗体检测目的蛋白,Western blot 实验证明所表达的蛋白是泛素蛋白。同时,我们制备了特异性的抗体,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做了基础,通过计算机软件Gendoc对不同来源的泛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病毒中的泛素与真核细胞中的泛素相比较,泛素的氨基酸序列有较大的变化,杆状病毒的深入素基因在分子进化上可能有比较独特的途径。  相似文献   
76.
本文报道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nucleopolyhedrovirus,HaNPV)悬浮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数量的影响。作者筛选灭幼脲类似物作为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的生物型增效剂,HaNPV 4.2ppm氟啶脲(chlorfluazuron)感染3龄初棉铃虫幼虫,感染幼虫的半致死时间(LT50)为2.24d,比单用HaNPV感染幼虫的LT50缩短2.66d。含生物型增效剂的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在田间应用,施药后5d,对2代和4代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4%-85.2%和70.7%-82.6%,施药后7d,对2代和4代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2%-86.3%和69.6%-82.9%。棉铃虫病毒悬浮剂中的生物型增效剂对天敌数量仅有轻微影响。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不仅能有效控制害虫,而且对天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7.
海洛因成瘾者抑制控制加工异常的电生理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制控制功能的异常或障碍是成瘾的核心特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海洛因成瘾者反应抑制加工的时间进程,进而为长期海洛因成瘾者的抑制控制功能障碍提供神经生理学证据.本研究比较了14名海洛因成瘾者(海洛因使用年限(13.54±5.71)年,戒断持续时间(4.67±6.44)月)和14名年龄和教育水平匹配的健康成人在视觉等概率Go/Nogo任务中的ERP成分(N2和P3).结果显示,海洛因成瘾组的Go—N2波幅明显大于对照组,由此导致海洛因成瘾组的N2差异波幅值(Nogo波幅减去Go波幅)显著小于对照组.而两组被试的P3成分无显著差异.此外,无论是N2和P3在头皮的分布还是潜伏期都未发现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海洛因成瘾者的前中央区皮层在抑制控制过程的200~300ms期间出现异常,且对靶刺激过度加工.这种早期加工的异常很可能反应了海洛因成瘾者在冲突监控阶段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78.
曾垂凯  牛雄鹰  许金龙 《生物磁学》2009,(16):3135-3138
以Karasek的工作要求一控制模型为分析框架,通过对三家企业219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工作属性与员工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属性中的工作要求、工作控制均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二者所解释的心理健康方差变异量为7%;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的交互效应也能够有效预测心理健康。这些结果提示:工作要求过高和工作控制缺乏都会导致员工的心理健康下降,员工的心理健康是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使用小剂量(0.6 mg/kg)阿替普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溶栓时间窗内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0.9 mg/kg)和小剂量组(0.6 mg/kg),每组20例,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1小时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前和溶栓后24小时做头颅CT排除脑出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标准剂量组有效率为80.00%,小剂量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剂量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高于小剂量组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小剂量(0.6 mg/kg)与标准剂量(0.9 mg/kg)溶栓效果相当,安全性较好,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选用小剂量。  相似文献   
80.
曹莎莎  贾文双  赵庆顺 《遗传》2012,34(9):1159-1164
视黄酸(RA)在脊椎动物胚胎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脊椎动物不能从头合成RA, 而必须以维生素A为前体通过视黄醇脱氢酶和视黄醛脱氢酶(Aldh1A)先将其氧化为视黄醛再氧化成RA。已知维生素A缺乏(VAD)会导致多种动物出现维生素A缺乏综合征, 但有关VAD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文章通过用不含维生素A及其他视黄类前体的饲料饲喂斑马鱼获得斑马鱼VAD胚胎。分析表明, 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斑马鱼胚胎体节出现不对称发育、胚胎的后脑图式形成异常。这些表型虽与aldh1a2基因敲落的及经醛脱氢酶抑制剂处理的斑马鱼胚胎表型类似, 但远不及后二者的严重, 提示VAD胚胎可能只是缺少而不是完全没有维生素A, 且可能存在不依赖视黄醛脱氢酶的RA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