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cry3Avhb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构建了含cry3Acry3A+vh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Cry3A和pBC3Vhb,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了马铃薯. 对转化再生植株进行PCR和DNA印迹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 且连续三代无性繁殖后转基因仍存在. ELISA分析表明cry3A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在单转cry3A植株中最高表达量达0.1%, 转cry3Avhb双基因株系中为0.065%. 水涝试验显示,转双基因且vhb mRNA的RT-PCR呈阳性的马铃薯植株,对低氧胁迫有较好的耐受性, 表明获得的上述转双基因马铃薯株系可能会具有很好的抗虫和耐涝性能.  相似文献   
72.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function of the agglutinin from Amaranthus caudatus L. (ACA) in plant defending against insect pests, ACA cDNA was cloned by RT-PCR and the 5‘ and 3‘ sequences were confirmed by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 The phloem-specific expression vector of ACA gene, pBCACAc,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plant binary vector pBC438 and transfered into tobacco plants via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method. Results from PCR and Southern blott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AOA gene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genomes of transformed plants and the transgene integration varied from one to four estimated copies per genome.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CA gene was transcribed and translated in the transgenic plants. The bioassay of Myzus persicae Sulzer on detached leav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78%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displayed an average aphid-resistant rate of more than 75%. Some apterous progeny of M. persicae were found dead on the resistant plan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CA gene should be an effective aphid-resistant gene and could be valuable for application in crop breeding for aphid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73.
本文报道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NPV)的泛素(Ubiqutin)与抗细胞凋亡蛋白(IAP2,IAP3)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用Clontech公司的MACHMAKER GAL4 Two-hybrid system 3,以病毒ubiquitin基因与酵母GAL4的DNA结合域重组表达“诱饵”蛋白,以病毒iap2或iap3基因与DNA活化域重组表达“猎物”蛋白,在低严谨犁筛选培养基上均得到阳性克隆。这一结果表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与IAP2或IAP3在体外能进行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利用了酵母内源性E1和E2。SeNPV的抗细胞凋亡蛋白(IAPs)可能是泛素一蛋白酶水解途径(UPP)中的泛素连接酶(E3),或者是泛素依赖性蛋白水解酶的靶底物。  相似文献   
74.
中国蝴蝶新种记述(Ⅱ)(鳞翅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记载采自河南省、四川省和云南省的中国蝴蝶8新种,模式标本保藏在河南省科学院和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75.
抗生素AGPM生物合成途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前体添加实验法、静息细胞培养法以及酶抑制剂法对藤黄灰链霉菌中抗生素AG PM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能转化成聚酮合成所需活性前体的氨基酸如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等以及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盐对抗生素AGPM合成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另外 ,在培养基中添加脂肪酸和聚酮生物合成途径的专一性抑制剂浅蓝菌素 (2 5μg mL)或脂肪酸合成抑制剂碘乙酰胺 (0 5mmol L)时 ,菌体生长不受影响 ,而抗生素AGPM合成受到强烈抑制 ,分别为对照的 35 3 %和 2 6 2 % ;  相似文献   
76.
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有关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MT)的研究,包括软体动物MT、棘皮动物MT、环节动物MT、节肢动物MT(甲壳纲和昆虫纲),分析了无脊椎动物MT与哺乳动物MT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即从无脊椎动物MT到哺乳动物MT的进化来看,动物MT的进化可能是一种趋同进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77.
草原灌丛化是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灌丛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较为复杂, 有待于在更广泛的区域开展研究。该研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选择轻度、中度和重度灌丛化草地, 通过群落调查, 结合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观测, 研究了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化对草原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功能群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初级生产力、植被和土壤养分库)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不同程度灌丛化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功能性状多样性和群落加权性状平均值差异显著, 其中, 中度灌丛化草地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较高, 表明一定程度的灌丛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维持。2)重度灌丛化草地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灌丛化草地, 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灌丛化程度加剧, 群落内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显著增加, 而多年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显著减少。三个灌丛化草地的植被叶片和土壤碳、氮库差异均不显著。3)灌丛化对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包括ANPP、植被和土壤养分库均没有直接的影响, 而是通过影响功能群组成、土壤理化性质和功能多样性, 间接地影响生态系统功能; 灌丛化导致功能群发生替代和土壤旱碱化是最重要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78.
随着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剧,水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峻。微生物是水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的主要驱动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去除速率与微生物的趋化功能密切相关。综述了近几年有关微生物对水环境中无机盐、溶解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的趋化特性研究进展,讨论并展望了基于趋化功能微生物精准调控的水环境污染强化治理技术的应用前景及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9.
为探究施氮量和不同肥料调控措施对露地菜地土壤氨(NH3)挥发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在华北地区典型露地菜地设置了不同施氮水平和肥料调控措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春播黄瓜生育期内减氮20%和50%分别比常规施氮量降低氨挥发25.7%和48.0%;添加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和生物炭分别比等氮量氮肥处理氨挥发降低10.0%和6.1%;春播黄瓜生育期内减氮20%和50%分别使N2O排放量比常规施肥处理降低28.8%和61.0%;等氮量条件下添加联合抑制剂使N2O排放降低58.9%,而添加生物炭处理的N2O排放增加14.1%;在同样的条施覆土施肥方法下,与纯化学氮肥处理相比,有机肥替代30%氮肥对氨挥发和N2O减排的作用效果都不显著.对于集约化菜地,合理控制氮肥用量是降低土壤氨挥发及N2O排放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高危因素。方法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260例按照其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感染组患者进行病原菌分布及高危因素分析。结果 26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中共发现30例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1.5%,在感染组30例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4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株,革兰阳性菌18株,念珠菌2株,排名前4位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有比较高的耐药率,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都比较高的耐药率。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感染组与非感染患者的糖尿病史、吸烟、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长期使用激素、长期卧床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OR=10.593,P=0.000)、吸烟(OR=6.194,P=0.008)、长期使用抗菌药物(OR=3.255,P=0.014)为导致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部感染比较常见,病原菌中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耐药性,发病高危因素主要为糖尿病、吸烟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