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人癌胚抗原与新城疫病毒HN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射肿瘤疫苗 ,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是肿瘤生物治疗及手术后预防肿瘤复发、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肿瘤核酸疫苗较重组蛋白或多肽疫苗来说 ,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它可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后者在肿瘤免疫中起关键作用。传统的肿瘤疫苗是经各种方法灭活后的自体瘤苗 ,它虽可以诱导细胞免疫 ,但仍存在着灭活不彻底 ,导致人为瘤细胞种植的潜在危险 ,况且从操作性方面也较为繁琐、复杂。肿瘤抗原往往抗原性较弱 ,尤其是相关抗原 ,在某些正常组织中也有微量的表达 ,这容易使机体免疫系统对它产生免疫耐受 ,因此在激发肿瘤特异性…  相似文献   
702.
本文报道了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exiguanuclearpolyhedresisvirus,SeN PV)美国分离株的形态学观察、宿主范围的测定、活体生物测定及其与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山大学分离株的毒力、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比较等研究结果。以喂饲法用SeNPV美国分离株感染 4龄初甜菜夜蛾幼虫 ,收集具典型病症的虫尸并提纯多角体。取纯多角体进行包埋、切片。电镜观察表明 ,此甜菜夜蛾NPV为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用SeNPV美国分离株以 1 .3× 1 0 7PIBs/mL分别感染甜菜夜蛾…  相似文献   
703.
SARS病毒快速检测膜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的方法。从SARS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基因中扩增出羧基端片段,克隆并表达。用经Ni-NTA树脂纯化的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包被硝酸纤维素膜,捕获感染SARS病人血清中的抗体。抗原抗体通过渗滤在膜上反应,5min肉眼即可观察到结果。通过比较不同试剂用量条件下的结果确定检测抗原的最佳浓度。通过本产品检测已经过ELISA验证的50份血清样品证明两种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ELISA相比,该检测方法特异性、灵敏性几乎相当,但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等ELISA所无法比拟的优点,适合于初步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704.
为了实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ORF5和ORF6基因在同一质粒中分别表达各自编码的蛋白,发挥E蛋白的病毒中和优势和M蛋白的细胞免疫优势,将构建成功的pIRES-ORF5/ORF6转移载体用脂质体法转入稳定表达的细胞CHO,经G418加压筛选获得具稳定表达的细胞株。以RT-PCR、SDS-PAGE、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RT-PCR检测到两种目的基因的转录;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到同时表达的两种目的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到目的蛋白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705.
应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otimmunogoldfiltrationassay,DIGFA)建立了一种同步快速检测四种抗HIV-1/2IgG抗体的HIV诊断试纸。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5种HIV抗原蛋白片段(P24,GP41,GP36,GP120V3,GP120C)。这5种抗原蛋白首先被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滴加待测血清,其中的病毒抗体通过免疫反应与抗原结合,再加胶体金标记的葡萄球菌蛋白A(SPA),待其渗过膜片后,洗涤,即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用已确证的21份HIV阳性血清(其中包括1份HIV-1标准阳性血清和1份HIV-2标准阳性血清)和30份阴性血清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快速检测方法与ELISA方法无显著差异。该检测方法不需任何仪器,仅凭肉眼即可判定结果,整个检测过程不超过5分钟。与传统的的ELISA法相比,具有方便快速,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同时,此HIV快速诊断试纸可以同步检测并区分针对HIV-1和HIV-2感染的不同检测标志物(抗P24、GP41、GP120和GP36抗体),这对提高快速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及对判断HIV感染者是否临近或已进入AIDS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6.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时小鼠大脑皮层干细胞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系统的表达。方法:成年雄性C57小鼠27只,随机分为3组(n=9):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胰岛素组(DM+INS)。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Western-blot检测干细胞因子(SCF)、受体酪氮酸激酶(KIT)蛋白的表达,免疫双标显示SCF/KIT的分布情况。结果:Western-blot和免疫双标结果均显示糖尿病小鼠大脑皮层内的S(分泌型)-SCF、M(膜型)-SCF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应用胰岛素干预后可有效逆转此种变化趋势。结论:SCF表达的下调可能是引起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707.
环腺苷酸(cAMP)作为细胞内的重要第二信使之一,主要通过激活下游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PKA),进一步激活转录因子-cAMP效应元件结合蛋(CREB),达到促进损伤轴突再生的作用.精氨酸酶Ⅰ主要是通过促进多胺的表达,从而克服髓鞘相关抑制因子对轴突再生的抑制作用,达到促进轴突再生的效果.在脑缺血中,cAMP促进轴突再生的过程是否有精氨酸酶Ⅰ的参与及其与RhoA信号通路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ACO),采用Longa 5评分法对大鼠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分别检测缺血灶周边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RhoA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进行GAP-43的形态学检测,作为轴突再生的标志.通过尾静脉注射cAMP类似物db-cAMP增加脑缺血后大鼠脑组织内cAMP的浓度后发现:db-cAMP处理可明显降低MACO大鼠的运动功能评分,且可促进GAP-4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RhoA mRNA及蛋白的表达,由此可见db-cAMP处理可促进脑缺血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且这一过程与抑制RhoA通路,进而促进轴突再生有关;通过在db-cAMP的基础上给予精氨酸酶Ⅰ拮抗剂NOHA来降低精氨酸酶Ⅰ的活性发现:给予NOHA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明显增加,这一变化趋势与RhoA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而与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相反. 因此可推断:精氨酸酶Ⅰ参与了db-cAMP促进轴突再生、改善脑缺血后大鼠运动功能的过程,且与钝化RhoA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08.
为探讨蝽科精巢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形态和行为差异, 以及据此反映的属种间亲缘关系, 采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法对蝽科6属9种精巢细胞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形态特征、 行为及精子的形成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蝽科精巢细胞为交叉型减数分裂, “O”型交叉为其典型交叉减数分裂形式。各属种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行为相似, 但形态不同。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形态、 排列方式, 中期染色体相对长度、 组成与核型以及精子形态等特征具有属种间差异性。蝽科精巢细胞中期Ⅰ染色体组平均相对长度都为12.5, 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组长度信息总量不变。基于染色体相对长度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菜蝽属Eurydema、 麦蝽属Aelia、 珠蝽属Rubiconia和条蝽属Graphosoma亲缘关系密切, 而二星蝽属Stollia与果蝽属Carpocoris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709.
通过对山西灵空山小蛇沟集水区的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多元分析——TWINSPAN分类、典范对应分析(CCA)与生境、生物因素变量分离, 探讨林分水平上草本层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 TWINSPAN将26个调查样方划分为6种群落类型: 以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为主的辽东栎-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型、辽东栎杂木林型、辽东栎林型、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型、油松林和阔叶油松林型、油松-辽东栎均匀混交林型, 体现了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森林的特点。2)群落类型的划分与CCA的结果相吻合, 主要反映了CCA排序第一、二轴的环境梯度, CCA排序轴第一轴突出反映了林分类型与土壤养分梯度, 第二排序轴与坡度、坡位显著相关。Monte Carlo检验结果表明, 林分类型、土壤养分和坡度是影响小蛇沟集水区内林下草本物种分异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3)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解释了物种格局变化的42.9%, 其中生境因子占31.8%, 生物因子占7.9%, 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交互作用解释部分占3.2%。良好的环境解释反映了调查取样和环境因子选取的合理性。对于50%以上未能被解释的变异部分, 可能归咎于未被选取的因子如干扰或者随机过程。4)在海拔梯度较小的山区, 坡向等小地形因子能较好地指示局部生境的小气候条件, 对林下植物的分布有较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10.
应用样方法研究了辽宁太子河河岸带草本物种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太子河河岸带共有草本植物207 种,隶属于36 科125 属。其中菊科物种最多,水蓼出现的频率最高;2)太子河河岸带草本植物属级区系组成丰富,以温带分布区类型为主,其次为热带分布区类型;3)所有物种中,水生或湿生植物120 种,旱生或中生植物87 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8.0%和42.0%;4)根据物种在样方中出现与否,将样点分为2 类;一类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物种以旱生或中生植物为主,物种数多,而另一类分布于低海拔地区,物种以水生或湿生植物为主,物种数较少;5)河岸带草本物种中有杂草和人类伴生种出现,且频率较高,表明太子河河岸带受到人类活动,如农田开发、挖沙和人类居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