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61.
近年来多能干细胞(PSCs)的体外培养与分化技术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PSCs能够在体外神经诱导的条件下分化为类神经管模型,这为探索体内早期神经发育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疾病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全新的实验平台。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应用小鼠和人PSCs建立体外类神经管模型的研究进展,其中体外模型主要包括在不同培养体系下诱导获得的二维(2D)与三维(3D)类神经管模型,并针对早期类神经管模型在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机制研究中的前景和挑战作进一步探讨,同时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62.
普甜玉米种子萌发期糖代谢和水解酶活性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萌发是一个较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是种子贮藏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各种糖类化合物,为种子萌发提供碳源和能量。该研究利用两个不同来源、籽粒营养成分具有差异的普甜玉米种子动态分析了种子萌发期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代谢及关键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E22和T26两个普甜玉米种子的物质动员量、物质利用率、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存在遗传差异,其中淀粉含量较高的T26种子具有较突出的物质利用率,表明淀粉是影响普通甜玉米种子萌发的关键因子;在种子萌发4~8 d、6~10 d时,E22分别具有较高的蔗糖和葡萄糖含量,而T26是在萌发10 d时具有较高的果糖含量。随着种子发芽进程,蔗糖合成酶活性、淀粉酶活性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淀粉酶活性变幅较明显;进一步关联分析8个种子萌发物质利用性状间关系,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期间,种子物质动员量主要受淀粉酶活性影响,而种子物质利用率则主要受糖含量多少制约。因此,提高甜玉米种子萌发期物质利用率对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增强其与杂草生长的竞争力,提高甜玉米产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3.
664.
命脉     
居建新 《生命世界》2006,(7):106-107
地球是湛蓝色的,因为它的表面70%被水覆盖。看上去,水很多,大有取之不尽的感觉;但在生活中,只有处理过的水、没被污染的水,人类才可以放心使用。没有水,花儿无法开放,庄稼难以丰收,土地会变得荒芜。近几年,国人饮水开始买罐装水;与之相反,在西方发达国家,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罐装水的盛行,不能表明我们更先进,也不是我们理娇嫩,而是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水的纯洁失去信心。我们要警醒:保护环境,珍惜水源,节约用水,因为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命脉。  相似文献   
665.
谷物中直链淀粉含量是衡量谷物品质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建立一个简易而精确的方法测定它,很有必要。在实践中我们感到Bates等人(1943)的安培测定法是比较满意的。我们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条件自行试制了一台简易安培滴定装置。在测定时,以热稀碱溶液处理甘汞电极,消除了  相似文献   
666.
自从麦卡瑟和威尔逊(MacArthur and Wilson)于1967年提出了著名的“均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以来,不少学者以此为基础,探讨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和应用。早在1921年和1922年,分别以阿尔海纽斯(Arrhenius)和格里申(Gleason)为代表,曾建立了一个统计模式,该模式至今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它揭示了物种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并可表达为:  相似文献   
667.
冀北侏罗纪叶肢介软体化石的发现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好的软体化石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态、起源及分类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使研究工作引向深邃的领域。叶肢介软体化石十分罕见,过去报道过的几例大多保存较差,或残缺不全。冀北滦平周营子中侏罗统九龙山组发现了罕见的、完美而又十分丰富的叶肢介软体化石,尤其是软体从壳瓣中脱离,单独保存为化石,其  相似文献   
668.
以枯草芽孢杆菌JSIM-1019为出发菌株,经物理、化学诱变剂连续处理,获得一株缺失核苷水解酶活性的突变株JSIM-B-198。该突变株不能降解肌苷,应用于发酵生产中,肌苷产量显著增加。在20000升发酵罐中,连续10罐批,平均产肌苷8.38g/L,对糖转化率21.98%,发酵周期50h ̄60h,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已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669.
产鸟苷的枯草杆菌缺失GMP还原酶活性突变株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柏建新  邓崇亮 《生物技术》1997,7(3):25-28,31
以枯草杆菌SM-12-2为出发菌株,经物理化学诱变剂连续处理,获得一株8-氮杂鸟嘌呤(8-AG),缺失鸟苷酸(GMP)还原酶性的突变株G-205。该突变株肌苷酸(IMP)脱氢酶活性比亲株高,在培养基中积累5.17mg/ml鸟苷,9.84mg/ml肌苷。  相似文献   
670.
热休克反应是生物体对高于其正常生长温度环境而作出的一系列分子应答反应。热休克基因及其表达的正调控机制现已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对热休克后表达受抑的基因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