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2篇 |
免费 | 208篇 |
国内免费 | 897篇 |
专业分类
30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97篇 |
2021年 | 114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103篇 |
2014年 | 148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31篇 |
2010年 | 104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113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5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7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从贵州省宽阔水自然保护区采到的日本亮耳菌Lampteromyces japonicus (Kawam.)Sing.这一中国新记录种,其菌丝体及其丙酮粗提物对线虫有毒杀作用,是一类有应用前景的食线虫真菌资源。 相似文献
152.
在农业实踐中,2,4-D一般用来除莠、抑制发芽等,但是,2,4-D在抑制大蒜发芽上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赵同芳等指出,用0.005%和0.01%的2,4-D在大蒜收获前12天或28天噴叶后,不仅不能抑制大蒜在貯藏中的萌芽,反而促进了芽的生长。那么,2,4-D对大蒜的生长能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3.
目的研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的关系。方法选择10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组,167例急性肺炎患儿为肺炎对照组,142例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采用16S rRNA荧光定量PCR检测3组对象肠道双歧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数量,计算B/E值,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正常对照组、肺炎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儿童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依次降低,大肠埃希菌依次增多,B/E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肺炎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儿童血液中CD3~+、CD4~+细胞水平以及CD4~+/CD8~+依次降低,CD8~+细胞水平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肠道微生态失衡具有一定相关性,肠道微生态稳态的维持可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4.
目的优化门色念珠菌菌丝相培养条件,为白色念珠菌菌丝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必要条件;建立白色念珠菌菌丝相RAPD的最佳反应体系,应用于其基因组DNA扩增。方法在RPM11640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小牛血清用量、培养液pH值、培养温度和转种次数等对白色念珠菌菌丝相形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Mg^2+浓度、dNTPs浓度、Taq酶的浓度、引物浓度和模板DNA浓度对白色念珠菌菌丝相RAPD反应的影响;应用L16(4^5)正交试验对RAPD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白色念珠菌菌丝相诱导的最佳条件为:每100ml培养液中的小牛血清用量为10ml,培养液pH值为7.5,培养温度为36℃,转种次数为12次。白色念珠菌菌丝相的最适RAPD反应体系为:Mg^2+ 1.25mmol/L、dNTPs 0.4mmol/L、随机引物0.1μmol/L、TaqDNA聚合酶5U/50μl、模板DNA495ng/50μl。结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了较适白色念珠菌菌丝相培养条件和其基因组RAPD扩增条件。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腰椎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科接受腰椎穿刺的460例患者,按进行腰椎穿刺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接受传统的腰椎穿刺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一些预见性护理,并比较腰椎穿刺时的配合程度,腰椎穿刺后并发症情况,腰椎穿刺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腰椎穿刺配合程度高,腰椎穿刺后并发症少,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不明显。结论腰椎穿刺前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护理的效果,预防腰椎穿刺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6.
目的:大豆异黄酮是多酚类混合物,有防治肿瘤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异黄酮合酶(isoflavone synthase,IFS)是合成异黄酮的关键酶。本文为了利用异黄酮的特有生物学功能,从大豆中克隆了该基因。方法:采用PCR扩增从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总RNA中分离了异黄酮合酶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并测序。结果:得到全长1583bp的片段。以期用于构建诱导表达基因敲除系统,并用于无性繁殖植物的无标记基因转化。结论:序列分析表明,异黄酮合酶基因(IFS1)含1583个核苷酸,与已报道的序列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2%。 相似文献
157.
158.
混合溶剂系统对脂肪酶酯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非水介质中的酶促反应主要局限于单一有机溶剂系统。为使非水相酶反应顺利进行,所用反应介质一般必须满足2个条件:(1)具有较高的疏水性(LogP值)[1];(2)易于溶解底物。然而对于一些2芳基丙酸(如酮基布洛芬,以下简称酮洛芬)的酶促酯化反应[2... 相似文献
159.
抗原物质引起滤泡的形成:一次投入与多次投入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不同方式投入抗原物质,即一次投入与分次投入,并观察了新产生滤泡数,维持的滤泡数,实验用小鼠24 只, 于足底注入铝和钥孔 血蓝素附合物(AKLH), 分一次注入与三次注入组; 三次注入组又分间隔5 日及间隔二周注入。注入后第3 周与第12 周分别取出腘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法,第三周末观察可见一次投入产生的滤泡多, 而第十二周发现分次投入维持的滤泡数多。可见反应性滤泡的形成, 不仅与刺激物的性状和投入量有关, 而且与投入的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