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植物与病原真菌互作的分子生物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病原真菌致病基因、无毒基因及产物的互作,植物抗性基因、防卫基因及产物间的互作,系统获得抗性,信号传导系统等方面,对植物与病原真菌互作的分子生物学及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42.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不育性的遗传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若干常规品种与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IS配组,考察双亲及F1在自然低温影响前后的花粉育性,并于不育系稳定不育期间调查F2及F3的育性分离。结果表明:(1)低温是影响双亲及F1育性稳定性的重要生态因子;(2)F1的育性稳定性除与父本的育性稳定性有关外,可能尚与其他因素有关,这种育性稳定性表现是由可遗传因子决定的;(3)短光低温不育特性基本上符合2对独立主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但可能尚受到众多微效基因的  相似文献   
143.
捕食线虫真菌rDNA ITS区间RFLP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PCR-RFLP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3属14种16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ITS)进行了PCR扩增,4种内切酶(AluI、HaeIII、HpaII、TaqI)酶切,结果表明不同属的ITS区长度没有明显差异,其长度范围在585~695之间。酶切图谱种间差别明显,种内基本一致,同属菌株图谱没有特异性,暗示传统的分属可能过细,某些属的成立还有待商榷,PCR-RFLP对确定疑难种的地位有重要意义,但不适用于种下水平的系统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4.
食线虫菌物胞外蛋白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病原线虫的生物防治中 ,利用食线虫菌物在侵染过程中分泌的胞外蛋白酶 (重要毒力因子 )固定线虫并降解线虫体壁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综述了近年来食线虫菌物胞外蛋白酶的研究概况、目前开展蛋白酶基因工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对真菌胞外蛋白酶应用于线虫生防和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前景也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5.
白介素-5(IL-5)是一种同源二聚体细胞因子,是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EOS)增殖、活化和成熟的重要调节因子。抗IL-5单克隆抗体能阻断IL-5与IL-5受体亚单位α(IL-5Rα)结合,已成功用于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哮喘。目前上市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需要反复注射给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而且注射给药的全身暴露率高。为获得适合吸入给药的抗体,在羊驼天然库中通过3轮淘选,挑取单克隆通过Phage ELISA初筛,共获得461个阳性克隆,其中50个为序列独特的分子,最终选择30个分子进行重组表达纯化。通过ELISA结合、ELISA阻断、FACS阻断、TF-1增殖抑制等实验对候选抗体进行体外活性检测,成功获得一个具有阻断IL-5和IL-5Rα结合的纳米抗体AIL-A96-Fc。通过与人和猴IL-5的ELISA结合实验表明,该分子具有良好人猴交叉活性,而且在FACS阻断实验和ELISA阻断实验中,AIL-A96-Fc表现出良好的阻断效果。该开发方法不仅提供了一个靶向IL-5的候选纳米抗体AIL-A96-Fc,也为后续开发更多靶向IL-5的候选纳米抗体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6.

对上海市妇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运行机制、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其建设成效进行了评价。全市妇科医疗总体水平有一定的提高,近三年未发生异位妊娠死亡病例;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有明显下降等。分析质量控制中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妇科医疗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7.
在哺乳动物中,有一部分特别的基因,它们由于受到印迹而只表达单一亲本的基因,这种表观遗传的修饰现象就是基因组印记,这有别于经典的孟德尔遗传学定律。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主要的修饰部位发生在DNA的CpG岛,它参与了细胞分化,基因组稳定性、基因印记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基因印迹的建立和维持是胚胎正常发育的基础,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各种DNA甲基化转移酶的精确表达和密切的配合。已发现在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存在着许多的印记基因,DLK1基因为父系表达母源沉默的印记基因,它的表达同样受到DNA甲基化的调节,它首先在神经母细胞瘤发现并克隆,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4q32,属于表皮生长因子样超家族的成员之一,约有6个外显子。研究表明,DLK1基因在胚胎肝、早期肌肉组织以及造血干细胞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人DLK1基因全长1557bp,编码序列含有1152核苷酸,编码383个氨基酸残基,在人、小鼠、绵羊都存在保守序列,它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并且与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印迹基因的印迹异常与肿瘤的易感性及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关系,本文就国内外DLK1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影响因素,为NAFLD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入选病例分为正常组(A组,n=189)、单纯性脂肪肝组(B组,n=162)、脂肪肝伴肝功能改变组(C组,n=23),分析其体检结果及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组大多数各项指标均比B组有所升高,其中体质量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 P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和C组中A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Fins、2hPIns、腰臀比(WHR)与A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NAFLD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6,P0.05)。有高脂血症组单纯性脂肪肝发病率高于没有高脂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1,P0.05)。有高血压病史的NAFLD发病率比无高血压病史的高,差异显著(x2=7.3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TC、HbA1c、有高血压病史是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NAFLD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NAFLD中伴肝功异常组存在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现象,更易于患慢性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149.
黄海燕  黄叶莉  杨文  张炎  郭晓东 《生物磁学》2013,(27):5356-5358
目的:探讨情绪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效果,为临床护理管理的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4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管理组和情绪管理组,每组各122名护士。常规管理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情绪管理组则对护士进行情绪调节、以适当方式释放压力等情绪管理方法。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退避、自责、幻想等方面的评分情况。结果: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后,情绪管理组护士在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退避、自责、幻想等方面的得分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护士的得分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绪管理对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调节护理人员的工作情绪,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0.
MicroRNA(miRNA)是一类含有18-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与其靶基因mRNA 3’-非编码区的碱基互补配对,降解靶基因mRNA导致转录后沉默或者抑制靶基因mRNA的翻译过程,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研究显示部分microRNA在胃癌组织中确实存在表达异常,且异常表达的microRNA通过对其靶基因表达的调控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过程.外周血中microRNA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microRNA应用于胃癌的临床诊疗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众多研究提示microRNA在胃癌的演进中的作用可能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和疗效预测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microRNA在胃癌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