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68篇
  6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异裂菊属是广西喀斯特石山区典型的特有属,根际微生物是其能否有效吸收、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和适应石山恶劣土壤环境的最直接表征之一。该研究采用DGGE和Biolog两种方法对异裂菊属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异裂菊属5个种根际pH、碱解氮等9个养分含量都高于非根际。(2)5个种的根际、非根际存在2个共有细菌类群,但在数量上存在差异,3个种的根际条带小于非根际;5个种的根际、非根际微生物群落较为相似,较易聚在一起。(3)绢叶异裂菊根际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最强,凹脉异裂菊非根际最弱,其他对碳源的利用能力较接近;异裂菊属种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都高于非根际,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非根际,优势度指数与非根际基本相同或略高于非根际,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与优势度指数规律相似;异裂菊属根际、非根际微生物利用的碳源主要是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化合物,4个种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高于非根际。(4)阳离子交换量、黏粒含量百分率和碱解氮是影响异裂菊属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的最重要因子。总体来说,土壤理化性质对异裂菊属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异裂菊属通过分泌羧酸、糖等多类化合物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根际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82.
牛樟芝发酵碎红茶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樟芝是一种具有良好护肝功能的高等药用真菌,且具有浓郁的芳香。本文利用牛樟芝对碎红茶进行发酵,分析牛樟芝发酵茶风味特征以及对HepG 2细胞酒精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青稞等淀粉质辅料能够促进牛樟芝在碎红茶上的生长。GC-MS分析显示牛樟芝发酵茶含有69种风味成分,主要含有醛类23种、醇类14种、酮类13种,酯类4种、呋喃类4种、吡嗪类3种以及其他5种等。HepG2体外活性分析表明,牛樟芝发酵茶水提物能够有效地保护肝细胞酒精损伤,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提高了230%,细胞数量、形态以及贴壁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3.
PARP酶抑制剂未引起整合的外源LacZ基因的丢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NAD位点抑制剂苯甲酰胺(BA)研究了降低PARP酶活性对外源LacZ基因整合稳定性的影响,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将LacZ基因全序列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载体PSV2neo的HindⅢ位点,构建了一个具有真核细胞neo基因筛选标记和LacZ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体PSV2neo-beta-gal将该重组体导入HeLa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了能稳定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H  相似文献   
84.
设置100%全光照(L0)、50%全光照(L1)、25%全光照(L2)和15%全光照(L3)4种光环境,分析不同遮荫环境对油用牡丹的生长、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用牡丹的花朵数量、比叶重、气孔密度在L2和L3处理下显著低于L0处理,但L1较L0无显著变化;随着遮荫水平增加,油用牡丹种子数量、气孔器面积百分比逐渐下降,且在4个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2)油用牡丹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在遮荫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L2和L3处理的Pmax和LSP显著低于L0,但L1较L0无显著变化。(3)L3处理的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量子效率(Fv/Fm)为0.76,显著低于其余3个光照处理;随光化光诱导时间的增加,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呈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而PSⅡ的实际量子产量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稳定后的Fv′/Fm′、ΦPSⅡ值表现为L0L1L2L3,NPQ大小顺序为L3L2L1L0,但不同处理间的qP无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过度遮荫(15%~25%自然光强)严重抑制了油用牡丹的净光合速率,而且与产量直接相关的花朵数量和种子数量也显著下降,最终造成严重减产;在云南昆明地区50%~100%之间的自然光可能是油用牡丹较为合适的生长光强。  相似文献   
85.
激光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激 光会增加染色体的畸变频率〔‘,,也会引起ICI',; A 的合成和胚胎发育异常‘83。但多数的基础研究 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观察短波长激光的效应。 有关激光对植物基因表达的效应则研究得不 多。  相似文献   
86.
云南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的核型及带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萍  张自立 《遗传》1983,5(4):20-22
云南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是我国特有的 小麦种。云南小麦是金善宝教授1937年发现、 1959年定名为普通小麦的一个亚种。西藏半野 生小麦由邵启全1975年发现[1]1980年定为普 通小麦的另一个亚种山。由于发现的时间不长, 在染色体研究方面还未见报道。本文对这两个 普通小麦的亚种进行了核型及Giemsa N带分 析,并且把它们同研究较深人的中国春小麦进 行了详细的比较。  相似文献   
87.
螺旋藻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 of Spirulina)是从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无毒的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探讨螺旋藻多糖的作用,本文以小鼠为动物模型,观察极大藻多糖对小鼠生物功能的影响。螺旋藻多糖可以提高受γ射线致死剂量照射的小鼠30天内的存活率促进小鼠多能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受到辐射损伤的小鼠造血系统的恢复,增强小鼠的抗辐射能力。螺旋藻多糖可以提高小鼠  相似文献   
88.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幼虫以取食根部危害韭菜的生长.为了研究有效的生防制剂,采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从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得到3.5kb的开放阅读框架(ORF),其包括Bti杀虫蛋白基因cryIVB的结构基因和部分上游启动区.将结构基因亚克隆到高表达载体pQE52中,构建了高表达质粒pQE52B.在E.coliSG13009(pREP4)中,经IPTG诱导,130kD的蛋白表达量约占细胞总蛋白的7.9%,其对韭菜迟眼蕈蚊三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为进一步利用cryIVB基因,构建生防工程菌株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文章对眼组织细胞内的激光等离子体诱导蚀除的发展现状、物理机理及未来趋势做了综合评述,并从理论上解释了眼组织内等离子体的屏蔽机制,同时提出了更有效蚀除即把副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Wolbachia 是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和丝状线虫体内的一类共生菌, 能够以多种方式对宿主产生影响。精卵细胞质不亲和(CI)是其引起的最普遍的表型, 即感染Wolbachia的雄性宿主与未感染或感染不同品系的雌性宿主交配后, 不能产生后代或后代极少, 而感染同品系Wolbachia的雌雄宿主交配后则能正常产生后代。我们前期研究发现, 湖北武汉、 云南六库和天津3个地区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被Wolbachia感染。本研究旨在明确这3个地区黑腹果蝇中Wolbachia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对宿主生殖的影响。【方法】利用Clustal X软件对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进行比对, 利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方法对Wolbachia进行分型。通过区内交配和区之间杂交的方式研究不同地区黑腹果蝇体内Wolbachia 的关系及其对果蝇生殖的影响。【结果】湖北武汉、 云南六库和天津3个地区黑腹果蝇中感染的Wolbachia都是属于A大组的Mel亚群。这3个地区果蝇感染的Wolbachia的序列类型(ST)不同, Wolbachia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湖北武汉和天津果蝇中的Wolbachia能引起强烈的CI表型, 而云南六库果蝇中的Wolbachia引起的CI强度相对较弱。武汉果蝇中Wolbachia不能完全挽救天津果蝇中Wolbachia引起的CI表型, 而天津果蝇中Wolbachia也不能完全挽救武汉果蝇中Wolbachia引起的CI表型。【结论】武汉和天津地区黑腹果蝇中的Wolbachia可能距离较远。Wolbachia的长期共生可能对黑腹果蝇的进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湖北武汉与云南六库的黑腹果蝇中感染的Wolbachia属于不同的序列类型, 这2个地区的黑腹果蝇已发生了一定的分歧, 产生了一定的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