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RDRA对植物根瘤内共生放线菌Frankia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应用原核生物16SrDNA特异性引物rD1和fD1,通过ARDRA(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法直接扩增自中国云南、东北地区赤杨属3种植物和沙棘属1种植物根瘤内FrankiaDNA,得到一长约1500bp的扩增产物,选用两种内切酶HaeⅢ、AfaⅠ联合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得到稳定的酶切图谱,将所测48个感染赤杨的Frankia样本区分为3个不同的组,所测43个感染沙棘的Frankia样本区分为3个不同的组,显示根瘤内Frankia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16S rDNA扩增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对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ae Ⅲ、Hind Ⅲ、Hinf Ⅰ和Taq Ⅰ对16S rDNA扩增产物进行了酶切分型,根据ARDRA酶切图谱的不同,进行树状聚类。结果表明:49株根瘤菌在40%的相似水平上按氮含量不同及铅锌含量的采集地不同分别聚为OTU1、OTU2和OTU33个群,说明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布与土壤中的氮含量和铅锌含量有关。代表菌株的16S rDNA测序结果分析表明,它们在系统发育树上属于Rhizobium sp.、Sinorhizobium sp.和Bradyrhizobium sp.3个系统发育分支,进一步说明兰坪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组学是全景式鉴定、定量蛋白质,并研究蛋白质功能的学科。基于高分辨质谱的鸟枪法蛋白组学研究技术首先利用不同的位点特异性蛋白酶对复杂蛋白质样品进行酶解,进而利用质谱获得蛋白质相关的定性和定量信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质谱信息,前期的样品处理和质谱数据采集同样重要。本文对蛋白组学中常用的Trypsin、Lys-C、Glu-C等位点特异性蛋白酶的酶切特点进行了总结,并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酶切组合策略和样本预处理技术在提高蛋白质组学研究效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两株具有抗癌活性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西双版纳植物样品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L.) Nees]中分离到2株具有较强抗癌活性的内生细菌YIM 56077和YIM 56081。通过对其进行表型特征、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组份以及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这2株菌与B.flexus IFO15715T的亲缘关系最近,但它们在生长、生理生化等特征上表现明显差异,是芽胞杆菌属的2个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15.
自然环境胁迫对旱冬瓜Frankia菌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rep-PCR方法,研究云南鸡足山及无量山不同生境下旱冬瓜根瘤内Frankia菌基因多样性及其变化,以了解不同自然环境胁迫对Frankia菌基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样性随地域、海拔和坡向不同而变化,鸡足山Frankia菌基因类型比无量山丰富。鸡足山旱冬瓜根瘤内的Frankia菌在山底2300m处,Shannon指数平均为0.90;山顶海拔2650m以上,Shannon指数随之上升到1.33。南坡Frankia菌多样性高于北坡,表明多样性指数与环境胁迫大小成正相关,自然环境胁迫是产生和保持Frankia菌基因多样性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REP PCR方法研究了长白山不同海拔处 3种赤杨根瘤内Frankia菌基因多样性。结果表明 ,赤杨根瘤内Frankia菌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样性。宿主和海拔因素共同影响长白山赤杨属Frankia菌的基因多样性 :东北赤杨Frankia菌的宿主专一性很强 ,西伯利亚赤杨和色赤杨的Frankia菌的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不同海拔的同种宿主共生的Frankia菌基因类型不同 ,相同海拔的西伯利亚赤杨和色赤杨的Frankia菌出现宿主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干冷保存(-20 ℃,相对湿度15%)150 d 的云南龙竹(Dendrocalamus yunnanicus)颖果为实验材料,通过种子萌发建成丛芽无菌无性系进行快繁和离体保存。研究表明,丛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6-BA 2 mg/L + NAA 0.2 mg/L,蔗糖浓度以3%为佳;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IBA 1 mg/L + NAA 1 mg/L,以单芽诱导生根为好;离体保存丛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L + NAA 0.2 mg/L;当培养温度由室温 (25±3)℃降低至(20±3)℃和12 ℃时,其继代周期可由原来的2 个月分别延长至4 个月和8 个月。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白化苗或叶色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