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为了获得稳定高效表达凝血因子Ⅶ的哺乳动物细胞株,构建一个利用人β肌动蛋白(hACTB)基因座完整的上下游调控序列指导人凝血因子Ⅶ(hFⅦ)基因组序列在人胚胎肾细胞特异性高效表达的hACTB-hFⅦ杂合基因座。方法:采用3步连续缺口修复的方法。首先,以pBR322载体作为骨架,插入预先合成的6个同源臂,构成能进行3次连续基因抓捕的载体。然后在大肠杆菌内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介导的缺口修复技术:第一步,从含hACTB基因座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上亚克隆10 kb的hACTB基因3′端完整侧翼序列;第二步,从hFⅦBAC上亚克隆13 kb的从起始密码子(ATG)到终止密码子(TAG)的hFⅦ基因组序列;第三步,从hACTB BAC上亚克隆20kb的hACTB基因5′端完整侧翼序列,并使这3个基因片段自动无痕地连接在基因抓捕载体上,形成全长约50 kb的hACTB-hFⅦ杂合基因座。结果:经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序列测定验证,构建的杂合基因座达到了原来hACTB基因座中hACTB基因组编码序列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被hFⅦ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序列精确置换的目的。结论:连续3步缺口修复构建杂合基因座细胞表达载体的技术,将为细胞高效表达大载体的制备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2.
以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代表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抗炎免疫系统等有着理想的功效,因而倍受研究者关注。我们从结构、生物来源和合成、生理功能及生物工程途径的研究现状等方面阐述了EPA和DHA的相关信息,并对其生成途径中涉及的酶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3.
一株丁草胺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长期施用丁草胺的稻田土壤中分离得到能够降解丁草胺的细菌1株, 标记为LYC-1。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 将该菌株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 菌株LYC-1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C, 最适pH值为7.5。当接种量为5%时, 该菌株在含100 mg/L 的丁草胺无机盐基础培养液中培养7 d后, 可使丁草胺降解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4.
145.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厚颌鲂仔鱼的摄食、耐饥饿和恢复生长能力.试验结果表明:(1)仔鱼在孵出后2~3 d开口摄食,卵黄囊在之后的2 d耗尽,饥饿仔鱼在12~13日龄达到不可逆点(PNR);(2)饥饿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在卵黄囊耗尽时达到最高,保持在80%以上的时间为7 d;(3)仔鱼在PNR后死亡率急剧增加,PNR后第3 d仔鱼全部死亡;(4)经恢复生长试验,延迟3 d投饵对仔鱼的存活率影响不大,延迟3~6 d投饵对仔鱼全长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6.
目的: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法筛选转录因子Nanog调控的目的基因。方法:用甲醛固定胚胎干细胞,利用超声将其染色质随机断裂成0.5~1.0kb的染色质片段,通过免疫沉淀富集与Nanog结合的DNA片段,回复交联后分离纯化DNA片段,最终用凝胶迁移阻滞实验验证Nanog与DNA片段的结合。结果:我们发现fzr为Nanog调控的目的基因,并通过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证明了二者的结合。结论:Fzr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阐明Nanog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7.
以往对石漠化的治理仅从某一个体、种群或群落的角度去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而不考虑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所谓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很难达到根治石漠化的目的。一个地方石漠化的大面积发生是因为当地的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出了问题,其中森林、草地、农田、村落、城镇等子系统也都出了问题.故只解决其中一两个子系统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48.
大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的建立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为开发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新药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取雌性未交配性成熟大鼠,术前雌激素诱导,麻醉开腹取部份右侧子宫,将内膜种植于左腹壁内,术后16周取出包块,进行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异位内膜在腹壁内生长,呈隆起囊状小包块,内有黏液,具有正常子宫内膜基本组织结构,囊腔较大。异位内膜中有糖原、RNA的存在。结论该手术方法建立的子宫异位内膜生长良好,术后一周就可摸及包块大小,为开发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药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9.
芽胞杆菌作为微生态制剂的一种重要来源细菌,在维护人和动物肠道健康、促进微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益生芽胞杆菌的作用机制却知之甚少。近年来,人们对芽胞杆菌在肠道微生物调控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随着芽胞杆菌肠道分子微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芽胞杆菌的芽孢能够在体内迅速萌发增殖,从而起到免疫促进、改善肠道菌群以及相关的代谢酶活性等生理作用。本文从芽胞杆菌在胃肠道中的分布与定植、芽胞杆菌在胃肠道中的增殖以及芽胞杆菌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综述了益生芽胞杆菌对肠道微生态的调控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指导芽胞杆菌作为微生态制剂机制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0.
植物生物学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目标就是确定植物基因组中所有基因所具有的功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还原或者敲除某个在正常条件下其功能能表达出一定的可观察到的表型的特殊基因。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插入突变技术就是一个可用的工具,但是基因的随机性,致死敲除,无标记的突变体都大大地限制了这种技术的利用。RNm技术可以克服以上那些难题。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线虫的功能基因组上,并且所获得的有效资源还被广泛地用于植物功能基因组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