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明确滨海湿地植物物种类型及其分布状况是实现滨海湿地精细化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基础,对于滨海湿地的保护管理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在定量分析最优分割尺度与最优分类特征组合的基础上,应用面向对象-U-net深度学习方法对闽江河口湿地植物物种类型进行分类,并与K最近邻、决策树、随机森林和贝叶斯分类方法进行精度对比分析,以期为滨海湿地植物物种遥感精细分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提供方法借鉴与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U-net深度学习方法提取不同滨海湿地植物物种类型的分类精度可达95.67%,总体精度较其他分类方法提高6.67%–13.67%, Kappa系数提高0.12–0.31,且分类整体性好。此外,实现植物物种光谱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与高度特征的最优特征选择对于有效提高湿地植物物种信息分类精度具有重要作用,应用最优分割尺度实现影像分割可提高整体分类效率。  相似文献   
852.
现有扩散光学断层成像(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DOT)系统常采用高档光探测器和放大器,令系统成本居高不下、性价比较低.本文旨在使用全新技术降低系统成本、增加成像深度,研发一套可实用于人脑成像的新型扩散光学断层成像系统.为此采用了成本较低的新型光探测器和一款自主设计研制的光电二极管前置放大器.相较于实验室原有DOT系统,新系统整体成本节约了40%以上.其次,设计了一款具有弹性并可适应多种不规则待测物(subject)外形的无光纤穿戴式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装置.本文首次将手持式3D激光扫描仪应用于待测物外形结构和光源-探测器位置信息的精确获取.最后综合应用上述技术装备于人脑形状仿体成像实验中,新系统的目标成像深度提升至35 mm.验证结果说明本系统已具备了实际人脑功能成像能力.  相似文献   
853.
通过水热法和表面修饰法制备了以Co Fe2O4为内核、Ti O2为外壳、用透明质酸修饰的HA@Co Fe2O4-Ti O2。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成像、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谱(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法研究HA@Co Fe2O4-Ti O2复合纳米颗粒在暗室条件下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毒性,以及在光照条件下的光动力疗法(PDT)灭活效果。结合复合纳米颗粒的荧光光谱(FS)、细胞内活性氧(ROS)产量和摄取纳米颗粒水平分析,初步探究Co Fe2O4和透明质酸与Ti O2结合影响PDT灭活HL60细胞的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HA@Co Fe2O  相似文献   
854.
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融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学生学习产出为起点和核心,探索OBE理念下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目标的制定、教学的实施及考核方式的革新。以期通过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55.
颅内压(ICP)增高对心电图(ECG)的影响已有文献报道,但尚缺乏动态观察ICP增高对Q-T_c间期影响的专门报道。本实验观察猫阶梯性增高ICP时的Q-T_c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56.
857.
以额济纳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在秋季胡杨叶片转色不同时期,测定其叶色参数、色素含量,并分析同期的环境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及其与叶色参数、色素含量的相关性,探寻秋季额济纳胡杨叶片变色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胡杨叶片衰老及黄叶物候景观气象服务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在秋季额济纳胡杨叶片转色过程中,其叶色参数L^(*)、a^(*)、C^(*)值均呈逐渐上升趋势,b^(*)和h值先增大后减小,视觉上叶片颜色变化依次表现为绿色、浅黄、金黄和橘黄色。(2)胡杨叶片变色期间,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大幅度下降,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有缓慢上升再小幅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变化不大,可溶性糖含量也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的态势;与变色始期相比,变色终期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累计下降了97.5%。(3)在胡杨叶片变色同期,环境气温逐渐降低,气温日较差稳定维持在14℃左右,直接辐射量逐渐减弱,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先增大后减小,但总体表现为增大趋势,蒸发量逐渐减小。(4)在胡杨叶片转色期间,叶色参数L^(*)、a^(*)、b^(*)、C^(*)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环境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与叶色参数L^(*)、a^(*)、b^(*)、C^(*)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空气相对湿度与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额济纳胡杨叶片在衰老变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由浅到深的黄叶景观,这是叶绿素快速分解,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升高的结果;气温是影响胡杨叶片衰老变黄的主要限制性气象因子,低温加速了叶绿素分解,较大的空气湿度有利于类胡萝卜素含量维持稳定,保持更长时间的黄叶景观。  相似文献   
858.
为了探讨不同种类猕猴桃皮孔、气孔器和叶片下表皮特征的差异及其分类学意义,该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五个猕猴桃种共计9份样品材料的一年生枝条韧皮部上皮孔的形态,结果发现供试猕猴桃皮孔呈长椭圆形或长梭形,不同种皮孔的长×宽、皮孔密度、皮孔面积和皮孔面积的百分比值存在差异但与种类划分无明显规律,皮孔的宽可明显区分所选4个中华猕猴...  相似文献   
859.
应用酶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微血管形态学研究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微血管形态学研究及其评价熊正文,潘书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病理科,张家口市075000)微血管直径和密度是微循环研究的两个重要参数,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循环液同组织、细胞间的交换面积,进而反映出循环物质交换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60.
启动子是在转录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的关键元件,启动子文库广泛应用在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专业中,主要用于调节基因表达和优化代谢物生物合成。运用启动子对多基因通路中的基因表达进行合理和精确控制,可显著影响代谢通量分布,优化特定目标代谢物的合成。因此,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鉴定天然启动子,构建和设计组成型、诱导型、杂交启动子或人工合成启动子文库的研究。文章简要介绍原核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对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启动子预测和识别及人工构建启动子文库策略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原核微生物的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