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4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248篇 |
专业分类
7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1篇 |
1966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乜存桂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13,(2):45-47
目的观察甘草对大鼠肠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了解甘草与胃肠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分成正常组、甘草制成煎剂4.8、16、32、64g/kg剂量组,每日1次灌胃给药。末次给药1h后观察大鼠胃半排时间;采用灌胃给予炭末,测定胃推进率。结果甘草煎剂剂量大小对大鼠小肠蠕动有直接的影响,较小剂量对大鼠小肠的推进功能有抑制作用,较大剂量对大鼠的肠推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3.
44.
本文报道了来自中国黄海海域潮间带木上腔菌纲格孢腔菌目格孢腔菌属的4种真菌,分别为Pleospora betae,Pleospora pelvetiae,Plespora spartinae和Pleospora vitalbae。其中Pleospora pelvetiae为中国新记录种,Pleospora betae和Pleospora vitalbae分别首次在世界和中国海洋环境中报道,Plespora spartinae已在香港报道过。标本保存于青岛农业大学菌物标本室(MRCQAU)。 相似文献
45.
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寄主上致病疫霉SSR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两对SSR引物对两个基因座Pi4B和Pi4G进行了PCR扩增,测定了中国部分地区66个致病疫霉Phyophthora infestans(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和2个参考菌株的SSR基因型,并对菌株的基因型进行了鉴定和命名.在被测定的66个致病疫霉菌株中,共产生了7种SSR基因型D-03,D-05,D-06,G-02,H-01,F-01和F-06,其中F-06为本研究新命名的基因型.F-01基因型菌株53个,占总菌株数目的80.3%,该基因型为中国致病疫霉的优势基因型.在对两个基因座Pi4B和Pi4G产生的等位基因统计分析发现基因座Pi4B产生的多样性比Pi4G高.对SSR数据揭示的河北、黑龙江和云南3个不同省份致病疫霉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发现,河北省和黑龙江省致病疫霉遗传多样性几乎相同,然而与云南省致病疫霉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此外,发现致病疫霉SSR基因型与其对甲霜灵抗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以人参愈伤悬浮细胞为材料,在其生长的第28天添加1x10-3 mg/L水杨酸,测定水杨酸添加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3种酶在72 h内的变化及皂苷含量,结果表明:水杨酸添加后对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影响最大,分别在24 h和48 h达到最大峰值,在18 h开始影响多酚氧化酶的活力,培养物生长的第28天添加水杨酸可以明显提高人参愈伤组织中皂苷的合成.确定添加水杨酸后24 h提取总RNA,进行cDNA-RDA分析,筛选差异片段.确定差异基因并在GenBank中注册,注册号为FE900130.为探讨水杨酸作为诱导子对人参次生代谢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7.
秦岭南坡松栎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秦岭南坡松栎林群落动态变化过程中物种间关系与群落演替的相互作用,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性系数探讨了油松林→松栎混交林→锐齿栎林演替序列过程中3个演替阶段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1)油松林、松栎混交林和锐齿栎林群落总体联结性均为显著正联结,各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油松和松栎混交林群落正负联结性和相关性比例较小,群落稳定性均低于锐齿栎林群落。(3)先锋种间及其与前期过渡种间、顶级种间及其与后期过渡种间竞争较为激烈,过渡种间(包括前期过渡种间、前期过渡种与后期过渡种间、后期过渡种间)正联结占优势,较为稳定。(4)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可分别划分为4个、5个、4个生态种组。研究认为,秦岭南坡松栎混交林演替过程中种间关系逐渐趋于稳定共存,实践中及时调整种间关系可促使秦岭南坡松栎林群落趋于健康稳定,有效缩短演替的进程。 相似文献
48.
百里香属植物ISSR—PCR和SRAP—PCR体系的确立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PCR扩增体系中的模板DNA用量,Mg^2+、dNTPs和引物浓度的单因子实验,分别建立了适合百里香属(Thymus L.)植物总DNA的ISSR—PCR及SRAP—PCR优化反应体系。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为:反应总体积20μL,含模板DNA 30ng、Mg^2+3.75mmol·L^-1、dNTPs 0.20mmol·L^-1、引物0.3mmol·L^-1和TaqDNA聚合酶1U。SRAP—PCR优化反应体系为:反应总体积20μL,含模板DNA30ng、Mg^2+2.50mmol·L^-1、dNTPs 0.10mmol·L^-1、引物0.4mmol·L^-1和Taq DNA聚合酶1U。运用优化的反应体系对百里香属植物地椒(T.quinquecostatus Celak.)、地椒的亚洲变种[T.quinquecostatus vat.asiaticus(Kitagawa)C.Y.Wu et Y.C.Huang]和百里香(T.mongolicus Ronn.)15个居群的总DNA进行了ISSR和SRAP初步分析,获得了较好的扩增结果。 相似文献
49.
用DME∶Ham sF12(1∶1)培养液,添加3个水平的EGF和2个水平的胰岛素,组合成6种培养体系(CS)分别培养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对细胞生长速度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率进行测定,测得在添加10μg/ml的胰岛素和40 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的培养体系中,以1.673±0.185×105/ml密度接种细胞,经3.5天,密度达到6.890×105/ml,其生长速度最快;染色体数目为二倍体的百分率为75.77%。综合衡量,CS-5在本研究中更适合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相似文献
50.
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和冷冻保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建系过程和冷冻保存。在研究中,采用200IU/ml的胶原蛋白酶Ⅰ酶在4℃下解离皮肤组织。在DME/Ham’sF12和M199两种培养液中添加100Iu,ml青链霉素、5pg,ml两性霉素B、5pg/ml M-Plasmocin^TM、2mmol/L L-Glu、10μg/ml的胰岛素、40ng/ml EGF和20%(原代)或10%(传代)FBS组成培养液,分别用于细胞的贴壁培养和植块培养,均获得培养成功。用PBS添加0.4%BSA、0.1mol/L蔗糖和10%DMSO组成的冷冻保存液对细胞进行冷冻保存,解冻后获得93.258%的活率,解冻细胞再次培养能正常生长。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系和冷冻保存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