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隶属于3亚目、5次目、20科、23属共25个种类的唇口目(裸唇纲)苔藓虫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该类群其它7个种类的18S rRNA基因同源序列,以序列分析软件对其序列组成和变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以羽苔虫(被唇纲)和管孔苔虫(窄唇纲)为外类群,以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重建了它们的系统发生树,分析了该目主要类群系统发生关系.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经比对后序列长度为884 bp,其中保守位点241个,可变位点643个,简约信息位点357个;A,T,C和G 4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3.8%、22.8%、24.4%和28.9%.分子系统树表明:本研究所有有囊类构成1个单系群,其中檐胞次目的几种苔虫位于皮壳次目内部;无囊类形成1个多系群,其中的亚目级(新唇口亚目)和次目级分类阶元(枝室次目、假软壁次目和隐壁次目)也都为多系发生,这些结果与前人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而与传统的形态分类体系间存在明显的冲突.  相似文献   
92.
铜绿假单胞菌由于对抗生素的固有耐药和多重抗药性, 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谷胱甘肽是细胞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 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压力的损害。但是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组织中, 由于绿脓菌素等致病因子的存在, 可以导致谷胱甘肽的水平降低。同时, 谷胱甘肽又可以增强绿脓菌素的致病性。本文就谷胱甘肽与铜绿假单胞菌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的工作, 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低温环境下放火器复合伤后血清蛋白质含量及器官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制备低温环境下兔肢体放火器复合伤动物模型,分别于致伤前及致伤后4、8、16、24、48、72 h测定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及Cr、BUN、ALT、AST、GGT、ALP、CK、LDH、ACP含量,并同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低温环境下兔放火器复合伤后,4、8、16、24、48、72h血浆TP、ALB和GLB含量较致伤前均显著下降;血浆Cr、ALT、AST、CK和LDH含量于致伤后4、8、16、24、48、72h显著升高.致伤后16h时血浆BUN含量显著升高,随后24、48、72h显著下降.血浆GGT含量于致伤后4h显著升高,8、16、24、48、72h显著下降.血浆ALP和ACP含量于致伤后4、8、16、24、48、72h显著下降.结论:低温环境下放火器复合伤对兔重要器官功能具有损伤早、损害严重的特点,并具有明显进行性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高寒地区自然环境-25℃~13℃条件下,骨骼肌爆炸伤的病理改变过程,为创一冻伤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一组成年实验狗及实验羊,在室外自然寒冷环境-25℉℃~-13℃中,全身麻醉下用铜制雷管实施爆破伤模型;观察骨骼肌爆炸伤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爆炸伤部位的肌组织损伤的病理改变随冷冻的时间延长而呈渐进加重发展,肌细胞超微结构线粒体随时间延长退行性改变而不断的加剧.结论:在爆炸伤基础上再度受冻,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加重感染的程度.对机体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在高寒区对爆炸伤的早期治疗、防止冻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樊平  邹赛英  赵海华 《生物磁学》2009,(16):3112-3114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10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EGFR和EGFRvⅢ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EGFR和EGFRvⅢ的表达率分别为46.67%、35.24%和7.62%、3.81%,胃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二者的表达与性别和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EGFR和EGFRvⅢ在胃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
通过实地研究主要位于宜兴市域的区域乡村景观代表性样方,评价并阐明了人口密集的长江下游平原区乡村景观的结构,土地管理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关系。景观绘图是基于1m分辨率的IKONOS影像并采用生态立地分类及绘图标准,通过直接解译和实地检验对边界清晰的均质景观缀块进行分类和绘图;依据区域权重分层取样设计方法,在生态立地斑块中随机设定取样点进行土壤和淤泥取样;利用区域权重系数进行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和土壤有机碳储量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在2.13×106hm2的长江下游平原区乡村景观面积范围内,0~30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76.97Tg。该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的主要类型为水田,水产养殖,非渗漏性建筑用地,旱地1年生作物和水浇地多年生作物,这5种类型的面积百分数和土壤有机碳储量百分数分别为83%和85%。其中平原稻田面积为0.89×106hm2,占总面积的42%;其0~30cm土壤有机碳储量高达36.60Tg,占总储量的48%。通过区域分层取样和小尺度景观斑块的区域权重推绎分析,揭示了人口密集的乡村景观中土地利用/覆被方式对当地和区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模式。这种在小尺度下对土地管理调查,土壤有机碳和其它生态特征研究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30~1000m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覆被研究和基于土壤类型的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7.
柑桔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但又常受冻害影响的亚热带果树,本文总结了柑桔抗寒研究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对于柑桔抗寒研究还是空白但是在其他植物抗寒研究上取得的新进展,并由此提出了柑桔抗寒可在冷诱导蛋白、冷诱导基因和抗寒基因工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及作者粗浅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98.
植物需要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紫外线-B(UV-B) 辐射的影响.为了鉴定水稻WRKY转 录因子OsWRKY89基因启动子中的UV-B反应相关元件,分析了转启动子不同缺失片段与gus融合基因的水稻幼苗,发现在该启动子中存在UV-B反应元件,位于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 213~-1 188之间的25 bp区域,碱基序列为AAGATCTACCATTGCTCTATAGCTT.结合OsWRKY89和UV-B诱导上调表达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该元件区在水稻UV-B反应基因启动子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而且与已知保守的光反应元件位置邻近,表明该区域在水稻UV-B反应的转录调控中可能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99.
扼要介绍了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原理,详细评述了该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中的研究进展,并结合自己研究领域对该技术在植物领域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
2007年3~7月,我们在陕西省洋县华阳镇对野化放飞朱鹮(Nipponia nippon)个体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发现3对朱鹮在同一棵树上集群营巢(communal breeding),并繁殖成功。这是自1981年野生朱鹮种群重新发现以来,首次记录到朱鹮集群营巢的现象。3对朱鹮营巢的地点位于洋县华阳镇中学附近,经纬度为107°54′204E,33°59′670N,海拔1113m。营巢树种为油松,树高25m,胸径82cm,据当地村民说已有近百年树龄。3巢的详细信息见表1。表1朱鹮集群繁殖信息巢编号亲鸟环号雄鸟♂雌鸟♀巢高(m)产卵数(枚)出壳数(只)出飞数(只)1红色09红色10162222红色06无环142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