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动态监测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分析不同体重、不同喂养方式及疾病状态等因素对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为规范临床低出生体重儿宫外营养支持措施及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应用16SrRNA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正常新生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第1、3、7天粪便中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杆菌及双歧杆菌的含量。结果 (1)在生后7d内,无论正常新生儿还是低出生体重儿,其粪便中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含量均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且生后7d内正常新生儿的粪便中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低出生体重儿(P0.05),正常新生儿生后7d内粪便中各细菌的增长率均高于低出生体重儿。(2)体重2 000~2 500g的低出生体重儿粪便中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在各日龄中的含量明显高于体重2 000g的新生儿(P0.05);同时其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在3日龄和7日龄阶段明显高于体重2 000g的新生儿(P0.05)。(3)3日龄和7日龄母乳喂养组的低出生体重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明显高于乳制品喂养组(P0.05);且母乳喂养组新生儿生后7日内粪便中大肠埃希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的增长率均高于乳制品喂养组,尤其是双歧杆菌的增长率(126.49%vs 54.81%)。(4)合并并发症的3日龄和7日龄的低出生体重儿,粪便中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均明显低于无合并症的低出生体重儿(P0.05);且无并发症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其粪便中肠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增长率均高于有并发症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大肠埃希菌增长率则低于有并发症组。结论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的定植时间晚且数量少,体重、喂养方式及有无并发症是影响新生儿肠道菌群丰度的重要因素。母乳喂养可促进低出生体重儿肠道中益生菌的定植。疾病因素会导致肠道菌群丰度的降低,使肠道菌群紊乱,其程度可能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妇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法对围生期保健及分娩的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检测,将50例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正常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Uu的阳性率为28.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8.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h的阳性率为12.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8.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Uu感染早产发生率或胎膜早破发生率为58.8%,而对照组中均未见早产和胎膜早破现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阳性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相关系数β=1.565(P0.05),Mh阳性与产后子宫内膜炎无相关性(P0.05)。结论围生期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加强孕妇围生期护理,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及产妇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4.
中国淡水渔业碳汇强度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背景】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消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我国最先提出碳汇渔业概念。【方法】捕捞鱼类的碳均来自天然饵料,故以其平均碳含量估算碳移出量。而养殖鱼类中,一般假定不考虑施肥养鱼的碳输入;鲢和鳙是滤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浮游生物,鳜属鱼类以其他种鱼类为食物,而这些鱼类主要摄食天然饵料,故可以认为其碳均来自天然饵料。此外,假设草鱼、鲫和鲤等产量的20%来自天然饵料,而河蟹产量的50%来自天然饵料。基于渔业统计年鉴(2011—2015年),估算了我国近5年来淡水渔业碳汇强度。【结果】2010—2014年,全国淡水养殖碳移出量逐年稳步增长,分别为136.2万、140.5万、146.0万、153.0万和164.5万t,平均每年的碳移出量为148.0万t。2010—2014年全国淡水捕捞碳移出量分别为29.3万、28.7万、29.6万、29.7万和29.6万t,平均每年的碳移出量为29.4万t。【结论与意义】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淡水养殖渔业碳汇的发展必然会成为淡水渔业经济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85.
蒜有丝分裂前期和前中期染色体的螺旋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86.
87.
为评价新型杂交鱼“太湖鲂鲌”(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的肌肉营养价值, 采用生化测定法比较分析了“太湖鲂鲌”、翘嘴鲌和三角鲂的肌肉营养成分, 结果表明: (1)“太湖鲂鲌”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翘嘴鲌和三角鲂(P<0.05), 而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较高(P<0.05)。(2)“太湖鲂鲌”的必需氨基酸(EAA)含量显著高于三角鲂(P<0.05); 3种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3)“太湖鲂鲌”肌肉脂肪酸中的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显著高于翘嘴鲌和三角鲂(P<0.05)。(4)3种鱼肌肉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 “太湖鲂鲌”肌肉营养继承并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 是一种富含蛋白质、EAA和UFA的优良养殖品种, 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低容量负荷对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65 例创伤后ARDS患者随机分为 液体控制组和对照组,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指导液体控制,观察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氧合指 数(PaO2/FiO2)、肺泡- 肺动脉氧分压差,测定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血清的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的变 化,检测呼吸机脱机时间,评估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液体控制组血管外肺水肿指数(EVLWI)、CVP、PWAP、IL-6、 SP-D 以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动脉血气氧分压、氧合指数较均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机械通气 支持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严格的液体控制可有效降低人体的容量负荷,有效促进创伤后ARDS 肺损伤和肺功 能的恢复,这可能与低容量负荷能够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肺泡复张和改善氧合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89.
高渗透压甘油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渗透压甘油(HOG)途径是经典的MAPK级联系统之一,对酵母细胞在高渗透压条件下的生长是必需的。阐述了HOG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及其各组分在HOG途径中的调节作用和功能。对真核细胞研究模型酵母菌感受高渗透压环境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为人们深入了解哺乳动物和植物细胞如何应对环境胁迫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对隶属于3亚目、5次目、20科、23属共25个种类的唇口目(裸唇纲)苔藓虫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该类群其它7个种类的18S rRNA基因同源序列,以序列分析软件对其序列组成和变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以羽苔虫(被唇纲)和管孔苔虫(窄唇纲)为外类群,以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重建了它们的系统发生树,分析了该目主要类群系统发生关系.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经比对后序列长度为884 bp,其中保守位点241个,可变位点643个,简约信息位点357个;A,T,C和G 4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3.8%、22.8%、24.4%和28.9%.分子系统树表明:本研究所有有囊类构成1个单系群,其中檐胞次目的几种苔虫位于皮壳次目内部;无囊类形成1个多系群,其中的亚目级(新唇口亚目)和次目级分类阶元(枝室次目、假软壁次目和隐壁次目)也都为多系发生,这些结果与前人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而与传统的形态分类体系间存在明显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