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下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幼龄大鼠长期运动中摄食调节活动的关系。方法:3周龄断乳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E)和对照组(C),运动组进行9周的游泳运动(每天1次,每周6 d),运动时间由开始每次30 min逐渐增加到每次90 min。12周龄时用ELISA法测试血清BDNF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下丘脑中BDNF mRNA、pro-BDNF和BDF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E组大鼠在运动第1周、第9周以及整个实验期间摄食量无变化。12周龄时与C组相比,E组血清BDNF含量和下丘脑BDNF mRNA表达水平无变化,但下丘脑pro-BDNF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长期运动使幼龄大鼠下丘脑BDNF和pro-BDNF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升高。  相似文献   
62.
赵丁丁  乔中英  程孝  王建平  焦翠翠  孙丙耀 《遗传》2014,36(12):1249-1255
玉米转座元件Ac/Ds是hAT转座子家族的成员, 导入水稻基因组后具有转座活性, 尽管转座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但它们通常经保守的非复制型“剪切-粘贴”过程转座。研究表明, 在Ac编码的转座酶作用下, Ds从原位点切离后常优先重新插入到连锁位点。文章利用TAIL-PCR技术从水稻一个Ds插入突变体及其回复突变体中分离Ds侧翼序列, 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对Ds在突变体上插入位点、回复突变体内切离足迹和重新插入位点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 突变体中Ds从3号染色体切离后, 在原插入位点残留了8 bp足迹序列(CATCATGA), 引起Ds标记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增加, 从而影响基因结构。切离后的Ds重新插入回复突变体第2和第6号染色体上, 分别编码烟草胺氨基转移酶和衰老相关蛋白的2个基因的编码区。因此, 典型的“剪切-粘贴”机制不能完全解释Ds的转座行为, Ds转座存在“剪切-复制-粘贴”的特点。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脲酶抑制剂(NBPT)、硝化抑制剂(DCD)及二者组合在草甸棕壤上施用对尿素态N转化及土壤总有效态N、微生物量N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配施NBPT、DCD及抑制剂组合能够增加尿素水解后土壤NH4^+含量2%-53%。显著降低了氧化态N的浓度,抑制了土壤中铵态N的氧化,增加土壤总有效N34%-44%,小麦吸N量增加0.26%-6.79%。其中以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组合的效果最明显.抑制剂施用增加了微生物在小麦生长初期对有效态N固持,有利于后期土壤有效态N的矿化.  相似文献   
64.
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是两个主要的氮汇途径, 能有效地将生态系统中的固定氮转化为N2 或N2O 释放到大气中。利用微宇宙与中宇宙模拟实验, 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有机物的种类、可利用性和浓度大小对珠江口沉积物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有机物的消耗能显著提高反硝化的活性, 不同种类的有机物表现出不同的活性, 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活性最高, 复杂有机物次之, 惰性有机物则难以被利用。然而, 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促进并不显著, 这主要与其自养型的代谢方式有关。中宇宙实验室进一步表明, 有机物的消耗不但给反硝化过程提供了能源, 而且由于有机物分解消耗氧气,为反硝化过程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在有机物负荷状态下, 反硝化过程在珠江口沉积物的脱氮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总之, 沉积物中微生物脱氮是依赖有机物消耗的过程, 表现出强烈的碳氮代谢耦合。  相似文献   
65.
施用缓释尿素对潮棕壤线虫营养类群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41°31′N,123°24′E)进行。该站位于下辽河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年降雨量650~700mm,≥10℃活动积温3300~3400℃,无霜期147~164d。供试土壤为潮棕壤,全氮0.69g·kg-1,有机质15.52g·kg-1,全磷0.67g·kg-1,速效磷11.20mg·kg-1,速效钾90.10mg·kg-1,pH 6.7。  相似文献   
66.
以烟草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其有效再生体系。利用10%甘油作保护剂对叶片进行预处理,提高了注入后叶片的存活率。对低能铁离子注入叶片后,无菌培养过程中表面形态和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变化的分析表明,二者具有相关性。酶谱的变化反映了注入造成的损伤在修复过程中细胞的生理生化变化,为进一步揭示低能离子注入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黑质内微量注射P物质对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 ,帕金森病 (PD)的发生是因中脑黑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变性 ,导致纹状体内DA释放量减少所致。目前有补充DA ,应用M受体阻断剂 ,脑内刺激及基因移植等治疗方法 ,但不能缓解所有症状。有人证明帕金森病时 ,黑质内P物质和GABA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 ,且降低幅度与发病的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说明帕金森病的发生可能还与黑质 纹体 黑质之间的其它神经递质作用失衡有关。黑质是P物质和GABA含量很高的核团之一 ,对黑质的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黑质网状部微量注射方法 ,观察不同浓度的P物质对APO诱发的…  相似文献   
68.
69.
小麦核仁的超微结构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整体银染技术在电镜下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端分生细胞核仁在细胞周期中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间期核仁染色很深,能够区分出纤维中心、密集纤维成分、颗粒成分和核仁液泡等结构;染色质上也布满大量染色浅的细小银粒。前期,随着核仁的解体和染色质的集缩,染色质的边缘逐渐出现深染的大颗粒;到前期末时,大量的核仁物质向染色体周围扩散并附着到其表面。中期染色体的周边分布着来自解体核仁的银染大颗粒,形成一个不大均匀也不完全连续的“鞘”状结构。后期仍可见这种“鞘”状结构的存在。进入末期,这些银染核仁物质逐渐由“鞘”脱离,彼此融合形成前核仁体,最后参与新核仁的形成。这些结果表明,核仁解体后的物质直接转移到了染色体的表面,并形成一个不连续的表层,没有进入染色体内部;染色体内部的银染颗粒与核仁及其解体物质无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解郁安神颗粒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精神症合并抑郁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解郁安神颗粒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而对照组36例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治疗7周后,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AMD-17评分、血清IL-2、IL-6、TNF-α、Hcy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55.56%,显效率为97.22%;而对照组的痊愈率为33.33%,显效率为69.44%,观察组痊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IL-2、IL-6、TNF-α、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周后的血清TNF-α(23.23±4.34ng/L)、IL-6 (1.43±0.68 ng/L)、IL-2 (35.34±6.33 ng/L)与Hcy (18.23±0.91 ng/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7周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4%,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88%,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56)。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解郁安神颗粒治疗抑郁症患者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2、IL-6、TNF-α、Hc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