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9篇
  1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鼠肝细胞核仁结构与rRNA基因转录位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常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鼠肝细胞核仁的超微结构,并采用NAMA-Ur细胞化学DNA特异染色方法分析了核仁中DNA的分布及其原位位置,直观的显示了鼠肝细胞核仁DNA来源于核仁伴随染色质,并在核仁DFC区域连续伸展,排布于FC的边缘部位及DFC区域中,进一步借助于RNA/DNA杂合体抗体选择性直接标记核仁中rRNA基因转录位点,结果表明了鼠肝细胞核仁rRNA基因的转录位点是在FC的边缘及DFC区域.  相似文献   
43.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是一种入侵性害虫,专一性为害悬铃木属植物,导致寄主植物叶片褪绿变色、提前脱落,给园林绿化带来严重为害。该虫原产北美,20世纪60年代传入欧洲,2002年在我国湖南省首次发现,目前其分布范围已扩大到湖北、上海、山东、河南和北京等地,并在多地呈暴发态势。悬铃木方翅网蝽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高温和低温均有较好耐性。近年来,有关悬铃木方翅网蝽信息素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部分生物活性分子和嗅觉分子机制已被解析,为制定该虫的生态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国内外有关悬铃木方翅网蝽生物学、危害特性、传播规律、化学生态学、环境适应性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从绿色防控方面展望了该虫需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绿肥还田是主要的农田有机培肥措施之一,外源氮素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绿肥腐解的重要因子。本研究设置土壤含水量(15%、30%、45%)和施氮量(0、60、120 mg·kg~(-1))两因素三水平的室内培养试验,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和施氮量对红壤区黑麦草还田过程中的腐解和氮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含水量条件下,氮肥的增加没有促进黑麦草的腐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黑麦草还田7~21 d时的腐解速率;相同施氮水平下,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有利于促进黑麦草的腐解率;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施氮抑制了黑麦草还田7~13 d时的氮素释放率;相同施氮水平下,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促进了黑麦草还田过程中的氮素释放率;黑麦草还田57~91 d时,增加土壤含水量能提高黑麦草氮素释放率,且不施氮较施氮条件下的效果更明显;91 d时,含水量45%和施氮量60 mg·kg~(-1)处理的黑麦草还田腐解率最大,达到0.889,含水量45%和施氮量120 mg·kg~(-1)处理的氮素释放率最高,达到0.88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黑麦草腐解率和氮素释放率均存在显著影响。综合来看,红壤区黑麦草还田初期需施加一定量的氮素(60 mg·kg~(-1))和保持合理的土壤含水量(30%),以抑制黑麦草还田前期的腐解;还田后期提高土壤含水量(45%),加快黑麦草后期的腐解和氮素释放,促进下茬作物氮素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45.
研究地膜使用年限对土壤和烟叶邻苯二甲酸酯(PAEs)积累的影响,以明确地膜持续使用条件下PAEs的土壤污染分布特征及在烟叶中的富集状况.在遵义市连阡村和沙湾村采集了不同覆膜年限的烟田土壤及相应的烟叶,采用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土壤-烟叶中6种优先控制PAEs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所有土壤和烟叶样品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累计(∑PAEs)分别为(2.66±0.60)和(3.58±0.64) mg·kg-1,其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含量最高,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BP)次之,二者之和分别占土壤和烟叶∑PAEs的92.7%和88.9%.DEHP、D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检出率均为100.0%,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检出率略低,邻苯二甲酸正二辛酯(DnOP)检出率最低.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和烟叶中PAEs含量显著增加,且在地膜使用的前1~ 8年增加更为明显,后期趋于平缓.土壤和烟叶中的PAEs含量与覆膜年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覆膜年限的增加会显著促进土壤和烟叶中PAEs的积累.烟叶与土壤之间∑PAEs的累积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6.
以矮抗58小麦为材料,探究在冷驯化条件下,外源茉莉酸甲酯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及抗冻应答因子表达的影响。实验设置两组小麦幼苗,分别用双蒸水和100μmol/L茉莉酸甲酯溶液喷施4℃低温处理组,低温处理一周。生理生化结果表明,100μmol/L浓度外源茉莉酸甲酯喷施处理的小麦幼苗存活率达91%,较低温处理组显著升高,细胞内SOD、CAT和POD活性分别较双蒸水喷施对照组活性升高34%、50%和14%,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30%,游离脯氨酸含量提高14%,MDA含量相对下降5%,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具显著性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100μmol/L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可显著升高冷驯化条件下小麦幼苗中抗寒应答转录因子TaCBFⅣd-B4、TaCBFⅢd-B19、TaCBFⅢc-D3和TaCBFⅢd-D19表达量,其中TaCBFⅣd-B4抗冻应答转录因子表达量最高。结果表明,100μmol/L外源茉莉酸甲酯的喷施能够增强小麦对低温胁迫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47.
48.
蒜有丝分裂前期和前中期染色体的螺旋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49.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大麦亚族中新麦草属、芒麦草属和三柄麦属主要代表种的叶片横切面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大麦亚族3属植物的叶片均为等面叶,由表皮、叶肉和维管束三部分构成,表现为典型的狐茅型,即下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和排列均匀,上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和排列不均,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具有双层维管束鞘,周围叶肉细胞呈不规则排列,厚壁组织与表皮相接;但3属植物在上表皮的凹凸程度,下表皮细胞壁的厚薄,叶肉组织中部束间厚,大小型维管束的数目、中肋维管束横径等叶片横切面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2)根据3属植物叶片横切面性状的演化趋势,对各属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分析表明,新麦草属最原始,芒麦草属较进化,三柄麦属最高级;新麦草属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芒麦草属,并在芒麦草属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三柄麦属;新麦草属、芒麦草属和三柄麦属的这一系统关系与利用外部形态特征所获得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下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幼龄大鼠长期运动中摄食调节活动的关系。方法:3周龄断乳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E)和对照组(C),运动组进行9周的游泳运动(每天1次,每周6 d),运动时间由开始每次30 min逐渐增加到每次90 min。12周龄时用ELISA法测试血清BDNF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下丘脑中BDNF mRNA、pro-BDNF和BDF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E组大鼠在运动第1周、第9周以及整个实验期间摄食量无变化。12周龄时与C组相比,E组血清BDNF含量和下丘脑BDNF mRNA表达水平无变化,但下丘脑pro-BDNF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长期运动使幼龄大鼠下丘脑BDNF和pro-BDNF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