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哈密大枣、骏枣(哈密、阿克苏、和田)、灰枣(若羌、阿克苏、喀什)典型生产区域及品种的7个新疆红枣样品为试材,对其中的营养与功能性成分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品种新疆红枣的营养品质存在较大差异,但对于不同的营养指标,其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品种是影响新疆红枣糖、酸、氨基酸含量的主要因素,而产地对新疆红枣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质元素、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较大。总糖及还原糖含量以灰枣最高,其次为骏枣,哈密大枣最低,而总酸和氨基酸含量以哈密大枣为最高,骏枣次之,灰枣最低。和田骏枣中钙、铁、镁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新疆红枣,可作为补钙、补铁的重要来源。哈密骏枣的总酚含量较高,若羌灰枣、哈密大枣的总黄酮含量较高,可作为提取多酚和黄酮类物质或生产功能性红枣产品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02.
多头绒泡菌间期细胞核中RNA的转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rUTP免疫标记技术,研究了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 Sclhw.)间期细胞核中RNA的转录状况。结果表明:在整修间期核仁中的rRNA都在活跃转录;核质中hnRNA的转录呈逐渐上升趋势,早S期转录水平很低,晚S期转录活性升高1倍,G2期转录达到最高水平;整修间期核质中RNA的转录水平增加了5-6倍。  相似文献   
103.
湿地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功能及地位, 不同的湿地生态系统在功能上存在差异, 土壤微生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目前对河源湿地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开展的研究较少。全球变暖大背景下, 为探究温度升高对河源湿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来深入了解模拟增温后土壤细菌及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青海湖河源湿地细菌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及厚壁菌门, 真菌的优势菌群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细菌群落对比真菌群落而言对土壤增温的响应更为明显, 细菌菌群的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 真菌群落仅Hypocreales目相对丰度显著增加; 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均降低, 而群落多样性增加。增温影响了土壤细菌及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且细菌群落对土壤增温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4.
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气候变化表现极其敏感的青海湖流域在此过程中系统内、外环境及生态健康状况均发生了一定变化。相关研究表明, 近50年流域气候环境暖湿化程度不断加深, 2004年以来青海湖流域降水显著增多。基于此, 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对象, 从流域内、外部环境特征两方面出发选取共10个指标构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AHP及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 将各指标图层叠加得出流域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生态健康状况图, 用以探讨流域生态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1)暖湿期以来流域内部环境指标改善明显, 其中年降水量、NDVI及NPP指数显著增长, 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也在逐步增大; (2)流域三期生态健康状况均以不健康、亚健康及健康状态为主且空间上健康等级均大致由东—西逐渐递减; (3)2000—2010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由0.542上升至0.547, 生态健康变化稳定呈上升趋势, 流域中西部、东南部地区生态健康状况改善明显, 而东部及西南部局部地区有所恶化。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生态健康状况产生了一定影响, 了解这一变化过程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规划管理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 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以鼻腔粘膜为主要效应部位。在此过程中多种炎性细胞(辅助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及细胞因子(IL-4、IL-5、IL-25、IL-33等)构成复杂的网络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AR的发生发展。临床上传统药物治疗及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参与过敏性鼻炎发病机制的各个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希望从中发掘出治疗AR的新思路和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形态学性状的观测、统计和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了西藏固沙草、固沙草和鸡爪草3个近缘物种的主要性状差异,以探讨西藏固沙草的系统分类归属。结果显示,在外部形态上西藏固沙草与固沙草差异甚小,难以进行区分,但与鸡爪草差异明显,是典型的种间关系;在叶表皮微形态解剖上,西藏固沙草的绝大多数特征与固沙草的一致或类同,可与鸡爪草却存在明显间断。故研究认为,西藏固沙草与固沙草是同一个种,西藏固沙草应作为固沙草的异名。  相似文献   
107.
基于IKONOS高分辨率(1m)卫星遥感图,根据Ellis提出的村级景观分类体系,研究我国5个不同宏观生态区域(高邑、宜兴、金堂、益阳和电白)的村级景观细微尺度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生态立地各层次上土壤表层(0~30cm)有机碳的密度和储量,结果表明:高邑、宜兴、金堂、益阳和电白5个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2.62、3.47、2.24、2.86kg/m^2和2.70kg/m^2,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2.78kg/m^2。土地利用景观中,高邑地区的水浇地和其它地区的水田和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高邑、宜兴、金堂、益阳和电白5个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的土地利用景观分别为水浇地、水田、旱地、水田和林地、林地;土地覆盖景观中,1年生和多年生植被覆盖景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在由高邑至宜兴,最后至电白的纬度逐渐降低过程中,1年生植被覆盖景观的土壤有机碳储量逐渐减少,而多年生土地覆盖景观呈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108.
重要食药用菌多糖降血糖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以糖尿病为代表的糖代谢紊乱疾病愈演愈烈,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食药用菌多糖因其具有良好的调节糖代谢作用而被关注,但其调节糖代谢的作用机制并未被很好地综述。本文从关键基因、蛋白、信号通路等方面综述了食药用菌活性多糖的降血糖机制,包括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1B,PTP-1B)、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促进糖代谢和抑制糖异生、抗氧化和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然而,糖代谢紊乱不只是关键基因突变或靶点功能异常所致,而是整体代谢的多重异常共同导致的结果。代谢组学因其可以反映整体代谢变化的独特优势成为探究食药用菌多糖降糖机制的新型手段。采用代谢组学,研究人员发现食药用菌多糖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改善糖异生和胰岛素抵抗,通过调节脂肪酸代谢缓解细胞脂毒性和氧化应激并对抗炎症,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维持血脂平衡和调节肠道菌群以及通过调节核苷酸代谢改善肾脏病变。若能将整体调控机制与关键位点结合探究,将加快多糖类新药开发的脚步。  相似文献   
109.
青海湖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S"技术为支撑,利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格法、费用支出法、碳税法、能量替代法和NPP模型,分析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变化和景观结构,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区域景观价值评估的基础上,首次尝试提出了青海湖流域区域生态补偿的上下限标准。初步分析了青海湖地区生态补偿的上限为841.95亿元,生态补偿的下限为250.73亿元,其结果将为青海湖流域区域生态补偿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对5个八倍体小冰麦种子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电泳谱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冰麦中1和中2的电泳谱带基本相同,中3、中4、中5的电泳谱带基本相同,但完全不同于中1和中2的类型。八倍体小冰麦中1和中2同天蓝冰草(Agropyronintermedium(Host)P.B.=Elytrigiaintermedia(Host)Nevski=Thinopyrumintermedium(Host)BarkwarthandDewey)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上存在一条相同的谱带,在醇溶蛋白谱带上出现了小麦(TriticumaestivumL.)和冰草均没有的带型。中3、中4、中5在醇溶蛋白谱带上具有一条冰草×染色体组的特征谱带,其基因表达程度同冰草类似。从5个八倍体小冰麦种子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电泳图谱结果,分析了八倍体小冰麦染色体组构成及亲本来源,并探讨了八倍体小冰麦在优质麦育种过程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