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8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茶树害虫的生物活性与残留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杀灭菊酯、功夫菊酯和二氯苯醚菊酯等七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杀虫效果和在茶树叶片上的降解动态试验结果.上述七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鳞翅目茶树害虫的幼虫都具有极高的毒力,但对其他害虫的活性谱则表现有差异.它们在茶树芽梢上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20—0.28天-1,在茶树上的半衰期为2.5—3.5天,明显较有机磷农药稳定.在影响降解的因素中,挥发、热分解、雨水淋洗的作用不大,由茶梢生长稀释所起的作用较为明显.鲜叶中的农药残留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率为15—45%,平均20%,远低于有机磷农药.成茶中的残留农药在泡茶过程中由于他们的低水溶性,因此浸出率很低,一般仅有1—4.5%.  相似文献   
22.
从甲3/夏防72-II野毒株中经终末传代选出了自然突变的ts株——夏原ts,其切断洞度为≤38℃。在地鼠肺中繁殖能力显著降低,但在小鼠中仍能保护野毒的攻击,其遗传性较为稳定。用夏原ts与灭活的甲2/福流58-8野毒重组,成功地选出了福Ri、福R2与福R3三株重组ts病毒,其切断温度与遗传稳定性与夏原ts相似。福Rl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均与福流58.8相同,福R2与福R 3血凝素与福流58.8相同,但神经氨酸酶则与夏原ts相同。用福R 3活毒作为母株与不同年代流行的甲,型变种的灭活病毒重组选育ts疫苗株。在选出的6株{燕苗株中{株反应性及免疫原性均较好,2株免疫原性较差,特别是与甲,型最近一个变种粤防77—38重组选出的疫苗株的免瘦原性很差。对我们的重组选育方法的特点,如应用自然ts母株,活毒一死毒重组和在鸡胚中选育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3.
24.
娜琴  图力古尔 《菌物学报》2020,39(9):1783-1808
报道了小菇科小菇属真菌10个中国新记录种,香菌组:橙盖小菇Mycena aurantiidisca、黄白小菇Mycena flavoalba、粉黄小菇Mycena floridula;棘刺组:异刺小菇Mycena heteracantha;纤柄组:碱味小菇Mycena amygdalina;脆足组:粉被小菇Mycena zephirus;冬生组:绣线菊小菇Mycena speirea、冬生小菇Mycena hiemalis;小菇组:绒柄小菇Mycena flos-nivium,分别来自吉林等11个省份、自治区。提供了每个物种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以及与相近种的讨论。共计90条自测及下载ITS序列,在采用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小菇属系统发育树中,新记录种均得到分子数据支持。凭证标本存放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25.
广东特有国家保护植物丹霞梧桐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献、网络资源数据库(植物志、标本平台、图像库等)和专著分析考证,结合全部产地的野外实地考察,对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的分类学地位与形态特征、产地与生境、标本记录、研究进展及致危因素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自1986年在广东仁化丹霞山采到模式标本和1987年命名丹霞梧桐以来,至今已过去30多年,其记录范围从最初的仁化县丹霞山,2014年扩展到南雄市全安镇和古市镇,再到2019年新记录的英德市英城镇和横石塘镇,生境也从丹霞地貌特有扩展至与石灰岩地貌共有。丹霞梧桐种群的保护需综合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加强科学研究等措施。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脱脂对苜蓿膳食纤维提取物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初花期和结荚期苜蓿草粉为原料,研究了脱脂处理对苜蓿草粉及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提取物膨胀力、持水力和持油力的影响。结果:脱脂可显著提高不同生长时期苜蓿草粉及初花期IDF提取物的持油力(t>t0.05)、初花期草粉持水力(t>t0.01);显著降低初花期草粉(t>t0.01)及其IDF提取物的膨胀力(t>t0.05);对初花期和结荚期苜蓿IDF提取物持水力、结荚期苜蓿草粉及其IDF提取物的膨胀力、结荚期IDF提取物持油力无显著影响(t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视网膜LED蓝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6~8周龄,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叶黄素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mg/kg)。以纯玉米油为溶剂,将叶黄素溶于玉米油中灌胃饲养30d。饲养末,将所有实验动物置于暗室中暗适应24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用LED蓝光损伤装置制备大鼠视网膜LED蓝光损伤动物模型,光暴露时间为1.5h,光暴露强度为1 400~1 500lux,光暴露后暗室饲养。24h后股静脉采血、处死,摘取眼球制备眼球壁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清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模型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外核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经过叶黄素预处理的大鼠,在LED蓝光损伤后,视网膜外核层厚度降低不明显。大鼠接受LED蓝光损伤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叶黄素各剂量组血清中MDA含量减少(P<0.05),而GSH Px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叶黄素三个剂量组之间MDA和GSH Px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叶黄素对大鼠视网膜LED光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淬灭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发挥其保护作用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检测隐球菌不同菌株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方法本研究应用商品化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 END.3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应用于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机制研究的可行性。通过构建模型,以非致病性的酿酒酵母作为阴性对照,比较新生隐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株及基因缺陷株穿越体外血脑屏障能力的差异。结果跨膜电阻值(TEER)检测提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构建成功。检测结果显示酿酒酵母作为阴性对照穿越血脑屏障效率最低,新生隐球菌血清A型标准株H99穿越细胞屏障效率最强,血清D型标准株JEC21穿越细胞屏障效率显著低于H99。较之H99,黑色素酶缺陷株lac1裣穿越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效率没有显著差异;尿素酶缺陷株ure1裣效率显著下降(P<0.05),约为标准株H99通过率的59.9%;荚膜缺陷株cap59裣突破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效率最低,约为标准株H99的18%(P<0.001)。结论隐球菌中枢系统感染体外模型成功构建。新生隐球菌突破血脑屏障的能力与其血清型以及荚膜、尿素酶等毒力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2013年6月19日,美国汤森路透发布了最新的2012年期刊影响因子;2013年SCI共收录昆虫学期刊90种;其中核心或内圈期刊41种,扩展或外圈期刊49种,数量及期刊均与去年相同. 2012年各昆虫学期刊的影响因子见表1;表1中各刊的名字按字母顺序排列,3种近年新加入的期刊尚未有影响因子,但以前有影响因子的《昆虫学信息》今年的影响因子则没有统计.  相似文献   
30.
Th17细胞在免疫介导的保护中,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重要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特别是对通过黏膜入侵的病原体。在许多情况下,这与通过接种疫苗诱导的Th17细胞记忆是高度相关的。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