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红脂大小蠹种群空间格局地统计学分析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脂大小蠹是我国一重要林业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危害油松、白皮松和华山松,目前已扩散到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北京等地。为了研究其种群空间格局,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受害程度不同的油松纯林和混交林林分内红脂大小蠹种群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受害程度不同的油松纯林内红脂大小蠹的危害具有显著差异,轻度受害林分内有虫株率为4.9%,而重度受害林分则达到23.6%。全方向的变异函数曲线图分析得知:轻度受害纯林、重度受害纯林、混交林林分内红脂大小蠹种群的空间依赖范围分别为49.400、47.400\,73.820m,而局部空间连续性强度分别为0.824、0.582\,0.762。轻度受害纯林与重度受害纯林林分内红脂大小蠹种群均表现为较强的空间聚集性,而混交林受害林分内其种群则表现为随机分布。受害程度不同的纯林林分内红脂大小蠹种群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且纯林与混交林林分内其种群空间格局也有较大的差别。本文根据红脂大小蠹种群空间分布特性,对其种群空间抽样技术与传统抽样技术做了相应的比较与探讨。  相似文献   
22.
红脂大小蠹传入中国危害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杰  王涛  温俊宝  骆有庆  宗世祥 《生态学报》2011,31(7):1970-1975
通过对山西省灵空山林场与北京小龙门林场的红脂大小蠹危害情况进行详细调查,运用生态位理论对红脂大小蠹选择入侵不同树势油松进行分析,同时查阅陕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红脂大小蠹危害的多年历史资料,以此来探讨红脂大小蠹传入中国后危害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传入中国后已由最初危害衰弱木和受伤木的次期性害虫变异为主要危害健康木和轻度衰弱木的初期性害虫,从而为揭示其种群扩张过程、灾害发生机制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国内分离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选择9个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地方毒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扩增出它们的完整S1基因,再将各扩增产物与T载体连接转化,筛选出相应毒株的阳性克隆,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基因序列。将这些国内分离毒株、我国常用疫苗毒株和国际上其他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一起,用DNAstar软件分别进行基因与氨基酸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将这些毒株分成3群:Ⅰ群内的毒株与疫苗毒株H120和M41的同源性很高,Ⅱ群内的毒株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较低,Ⅲ群内的毒株与疫苗毒株有一定的同源性。3个群的毒株以疫苗毒株H120为核心,形成进化距离的梯度,提示弱毒疫苗的使用可能是我国IBV流行毒株的主要来源之一。分析结果还显示,我国IBV的分离毒株没有明显的时间和地理分布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24.
将本室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江苏省地方分离肾型毒株JS/95/03接种鸡胚,分离、纯化病毒,提取单股RNA做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扩增模板。用Genbank公开序列多重比较后设计一对引物,使用单管RT-PCR方法,特异扩增IBV核蛋白(N)基因5'端854 bp的片段。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IBVN基因也存在较大变异,此毒株与呼吸型疫苗株M41序列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25.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卓越的绩效管理是学科项目建设的有力保障。文章结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相关工作,分析其项目绩效管理体系的创新实践,为推动医院重点专科管理效力和绩效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
探讨不同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对载脂蛋白E(apoE)缺失小鼠含apoB100脂蛋白代谢的影响.2月龄雄性载脂蛋白E缺失小鼠添加2%紫苏籽油或红花油饮食干预6周,检测其血脂和血清apoB100水平;测定肝脏组织中HMG-CoA还原酶活性;使用实时定量PCR分析肝组织中含apoB100脂蛋白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PPARα蛋白表达;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中脂质积累.结果显示,紫苏籽油饮食干预可降低血清LDL-C和apoB100水平,降低肝组织中HMG-CoA还原酶活性以及apoB100、FAS、HMG-CoAR、ACAT2、LRP、LDLR和SREBP-1c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转录因子PPARα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肝脏中脂质沉积.而红花油饮食干预后升高了小鼠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肝脏apoB100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PARα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明显促进肝脏中脂质积累.结果提示在饮食中添加紫苏籽油可有效降低含apoB100脂蛋白的代谢,对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脂肪肝等疾病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对于正常人群以及家族性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日常膳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李晓红  潘杰 《蛇志》2007,19(4):307-308
颈源性心绞痛系指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酷似冠心病、心绞痛的胸闷,心前区刺痛,心律失常等症状,故又称颈性心律失常。该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其临床症状酷似冠心病、心绞痛,故误诊率较高。临床上对颈源性心绞痛患者单纯应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笔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法中药针剂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05年2月~200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颈源性心绞痛(气阴亏虚、血瘀阻络型[1])住院患者,共77例。按简单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37~68岁;对照组38…  相似文献   
28.
双水相技术在抗生素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杰  秦德华 《生物工程进展》1999,19(2):48-51,60
简单阐明了双水相技术在抗生素的分离中应用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影响双水相系统分离抗生素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导致双水相中抗生素非对称分配的主要作用力为疏不作用力,并对双水相技术在抗生素分离中应用的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9.
简单阐明了双水相技术在抗生素的分离中应用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影响双水相系统分离抗生素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导致双水相中抗生素非对称分配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并对双水相技术在抗生素分离中应用的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
简答题是生物学中考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它以考查知识灵活,考查能力综合,难度较大,区分度明显.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生物中考中的简答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限制性简答题,另一类是开放性简答题。限制性简答题一般是那种设问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答案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用相应的科学术语.或依据相应的科学术语组织语言回答问题的试题。开放性简答题一般是指那种设问有一定的限制性.但答案多元,用自己的语言组织适合要求的答案的试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