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微藻生产油脂培养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利用微藻开发绿色、清洁的生物能源已成为了研究热点。但是微藻油脂的低合成速率和高成本限制了微藻油脂的大规模生产。为了有效开发利用微藻资源,双阶段及共培养技术被发展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除了改变培养条件,更为简单的添加生长代谢调节因子的策略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微藻油脂的技术。对各种新发展的微藻培养技术及其技术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初步展望了微藻产油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2.
HIV蛋白酶(protease,PR)耐药突变的大量出现严重地影响了AIDS的治疗.应用突变PR对展示HIVPR靶序列随机文库的噬菌体进行切割筛选,可获得突变PR的敏感噬菌体,该噬菌体可用于针对HIVPR耐药突变株的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新药筛选.为了探索这一可能性,将包含HIVPR靶位点P2/NC序列的Gag蛋白CAP2NC片段展示于噬菌体表面,并在该片段的N端连接一可与人免疫球蛋白分子特异结合的固相化标签序列LD3,将该噬菌体固定于人免疫球蛋白包被的酶标板上,用HIVSF2PR进行切割,用抗M13噬菌体酶标抗体ELISA法检测未被切割的剩余噬菌体以反映切割效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噬菌体能被HIVPR有效切割,最大切割效应可达80%以上,其ELISA检测值明显下降,并且该切割效应与HIVPR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能被PI类药物Indinavir(IDV)特异抑制.首次成功构建了展示HIV Gag CAP2NC片段的噬菌体蛋白酶切割模型,不仅可为研究HIVPR的耐药性变异及其靶序列的适应性变异提供一新的研究平台,同时也为构建一种全新的PI类药物,尤其是针对耐药的PI类药物大规模体外噬菌体筛选模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3.
本文综述了被子植物多胚苗的研究进展。在被子植物中多胚苗材料的种类很多,而只有特定起源的多胚苗材料在作物杂种优势固定中才具有比较大的实用价值。关于被子植物多胚苗的发生机理目前还没形成统一的定论。单倍性、二倍性和多倍性多胚苗在作物育种上具有各自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研究核酸结构和功能相互关系的各种规律,这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目标。对分子生物学家来说,这意味着去弄清核酸序列中所包含的信息。这就是说要去分析和介绍这些序列的真正含义。由于大部分DNA分子实在太长,长期以来严重地妨害了我们对DNA分子进一步研究的种种努力。幸而,人们发现了限制性内切酶,这种酶可以把DNA大分  相似文献   
65.
香叶树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GC-MS技术确定了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果挥发油18种成分的化 学结构和相对含量,这些化合物多为倍半萜烯类或其含氧衍生物,优势成分为双(2-羟乙 基)月桂酰胺(43.5%)和正癸酸(35.82%)。体外对12种真菌和细菌的药敏实验表明,该 挥发油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对致病真菌的 MIC为 0. 03~0. 5 μl/ml,对污染霉菌 的 MIC为 1. 0~2. 0 μl/ml,对细菌的 MIC为 0. 02~0. 03 μl/ml。  相似文献   
66.
光温外界信号、植株状态与成花决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由营养生长状态转向生殖生长状态(成花转变)是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经过一段时期营养生长的植株,便自动进入成花感受态,在这种状态下植株才能够对外界信号产生应答反应而启动成花过程。本文主要讨论光周期和温度对成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多胚苗水稻APIV不同颖花的多卵和多胚苗频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PIV的多卵和多胚苗频率与其颖花和种子的发育季节以及颖花的着生部位有一定关系。在夏季条件下抽穗开花,其多卵频率和多胚苗频率均比较低,而在秋季条件下抽穗开花则比较高。在同一稻穗中的多卵和多胚苗频率,强势颖花要明显地高于弱势颖花。在同一季节抽穗开花的主穗和分蘖穗之间,其颖花内的多卵频率不存在明显差异,多胚苗频率的差异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68.
通过异倍性水稻间杂交获得同源三倍体植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个二倍体水稻(OryzasativaL.)(2n=2x=24)和3个同源四倍体水稻(2n=4x=48)为杂交亲本配制6个自交组合和30个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组合的结实率比较低(10.01%-21.78%)这可能与其花药内民包含的正常花粉粒比例小而异常花粉粒比例大有关,异倍性杂交组合的结实率更低(0.20%-1.64%)但在两种配组方式之间却存在着明显差异,即以同源四倍体水稻为杂交  相似文献   
69.
纳米Fe3O4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其暴露到农田环境的可能性,因此亟待研究纳米Fe3O4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式,研究不同浓度纳米Fe3O4颗粒(1、10、100 mg·kg-1)对生菜生长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并与相应浓度的普通Fe3O4处理进行对比.通过测定植物光合速率常数、植株Fe含量来评价植物生长;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组成.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纳米Fe3O4的影响不同.低浓度纳米Fe3O4能提高植物生物量,增强植物叶片光合速率,增加土壤中黄单胞菌目的相对丰度,降低蓝细菌、鞘脂杆菌纲的相对丰度,但对群落多样性指数影响不显著.高浓度纳米Fe3O4抑制作物生长,提高植株中Fe积累及土壤电导率,降低细菌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降低黄单胞菌目、鞘脂杆菌纲相对丰度,增加蓝细菌相对丰度.此外,一些土壤功能微生物对纳米Fe3O4及普通Fe3O4处理的响应也存在差异,说明不同粒径及浓度的Fe3O4均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并可能影响地上部分植物性状.因此,在评估纳米颗粒的生物学效应时需较多关注土壤微生物.  相似文献   
70.
运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分析未交配小鼠子宫内膜和妊娠第五天(D5)小鼠子宫内膜胚泡黏附时植入位点及其旁组织蛋白质组。差异蛋白质组学显示,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约7.1、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Mw)约18kDa的蛋白质点在D5小鼠子宫内膜特别是植入位点表达上调。对此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ying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量指纹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PMF),经Mascot:Peptide Mass Fingerprint中SWISS-PROT数据库查询后,鉴定该蛋白质为鼠源性nm23-M2/NDPKB。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也显示D5小鼠子宫内膜nm23-M2/NDPK B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提示nm23-M2/NDPKB参与胚泡着床这一重要生命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