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4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inhibitor,VEGI)是近年发现的一类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 ,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30 4)克隆到其基因 ,构建N端缺失 2 3个氨基酸的表达载体 ,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 (命名为VEGI151) ,表达量为 2 5 .5 % ,纯化后纯度达92 .5 %。通过生物学效应检测 ,发现VEGI151可明显抑制无血清培养基中内皮细胞的增殖 ,2 4h时VEGI151对内皮细胞的IC50 为 10mg/L ,0 .6 13mg/L时使内皮细胞在 36h内完全凋亡。通过检测体外培养肿瘤细胞 (A5 49、HepG2、Hela等 )的存活率 ,未发现明显的增殖或抑制效应。提示VEGI是一种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在新生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2.
温度对人肺癌细胞A549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癌蛋白质组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其发病机制并对肺癌的防治有益。本文从研究人肺癌细胞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情况出发,通过比较37℃、42℃和45℃培养条件下的人肺癌细胞A549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获得3个温度敏感的差异蛋白点,依次命名为P1、P2、P3。对差异蛋白进行MALDI-TOF-MS分析和采用SWISS-PROT数据库中的Peptident软件检索后,初步鉴定P1与2种醛酮还原酶家族成员相匹配,P2可能为一种新蛋白,P3为锌指蛋白11A。  相似文献   
143.
糖基转移酶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参与低聚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在生物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我们去除了Synechocystis PCC 6803中的糖基转移酶基因sll1466.在不同培养基的光合自养条件下,Sll1466缺失突变体较野生型的细胞内部结构变化明显(超薄电镜观察),突变体在缺碳培养基条件下羧酶体含量比野生型高,并且在0.5 mol/L NaCl条件下的肝醣含量也明显高于野生型.突变体在不同光密度生长条件下的吸收光谱与野生型差异明显.分子水平上,突变体较野生型显现出如下3个方面的差异:a.2个碳水化合物选择性OprB孔蛋白在类囊体膜上发生糖基化;b.核杆连接蛋白CpcG1(Slr2051)在类囊体膜的上清中发生磷酸化;c.与上述表型差异相关的基因的转录水平亦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这些结果预示着Sll1466在调控蓝细菌6803生理、代谢及能量转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4.
LPS、TNFα刺激PBL诱导TRAIL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的实验显示从 EST来源的 TRAIL在体外能特异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我们选择人PBL作为人 TRAIL基因的来源 ,抽提细胞在 LPS和 rh- TNFα刺激 2、1 0、1 8h的总 RNA,通过RT- PCR观察 TRAIL基因转录 m RNA的水平 ,然后用 PCR扩增 TRAIL基因 ,并用免疫印迹法分析 TRAIL m RNA翻译蛋白的水平。结果发现 :在 LPS和 rh- TNFα的刺激下可以从 1 0 6 ~ 1 0 7个人 PBL中扩增出 TRAIL基因。提示 LPS和 rh- TNFα刺激细胞并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诱导表达 TRAIL有关。本实验得到了 TRAIL基因 ,为重组表达 TRAIL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5.
东海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 2 0 0 0年 11月和 2 0 0 1年 4月在 12 1°~ 12 7°E、2 6°~ 32°N之间的东海水域所设的 30个取样站所采集的5 2 6号采泥和 973号拖网样品 ,共计 392种大型底栖动物 ,报道了东海大陆架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392种底栖动物中 ,多毛类 95种 ,软体动物 131种 ,甲壳类 118种 ,棘皮动物 4 8种。从分析结果看 ,底栖动物的种数自北向南和由近岸 (西部 )向外海 (东部 )逐渐增多。调查海区春季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 7.2 1g/m2 ,平均栖息密度为 132 .95个 /m2 ;秋季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 8.79g/m2 ,平均栖息密度为 10 1.4 5个 /m2 。春秋季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等值线分布趋势无明显变化。在春秋季底栖动物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组成中均以多毛类占主要地位 ,春季生物量以多毛类和棘皮动物占优势。与 195 9~ 196 0年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对东海底栖生物的调查结果比较 ,当前东海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格局和生态学特点无明显变化 ,但春季的生物量较 195 9年低。  相似文献   
146.
类菌原体引起的小麦蓝矮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据对介体条沙叶蝉进行接种传毒试验发病的小麦病株和传毒的条沙叶蝉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病株韧皮部筛管细胞和介体唾液腺中均可见类菌原体病原物(MLO),其直径为60- 700nm,单位膜厚度为8-10nm,形态多样.主要为球形、椭圆形、哑铃形等。四环素对麦苗接种发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小麦蓝矮病是由介体条沙叶蝉传播的类菌原体病原物引起的。这是对小麦类菌原体蓝矮病首次进行的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7.
中国樱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国瑷  林仰三   《广西植物》1988,(2):133-134
<正> 本种和钟花樱桃C.campanulata(Maxim)Yu et Li相似,不同在于叶较大,长宽达11×4.5厘米,叶柄与花梗较长,达2.0厘米,萼片狭三角形;花瓣倒卵状圆形,花柱近顶端贴生长柔毛,核果椭圆形,可以区别。 落叶乔木,高达17米,胸径达40厘米,树皮棕褐色,常具褐色横向带状凸起皮孔,小枝灰褐色,冬芽近长圆形,鳞片外  相似文献   
148.
本试验主要探索了3种玻璃化冷冻液对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一解冻后体外发育的影响.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经3组玻璃化冷冻液(Ⅰ:20%乙二醇(EG)+20%二甲基亚砜(DMSO);Ⅱ:20%EG+20%丙二醇(PROH);Ⅲ:20%EG+20%PROH+10%DMSO)毒性试验后,Ⅰ、Ⅱ和Ⅲ组体外受精的分裂率、8-细胞率和囊胚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Ⅱ组8-细胞以后的发育潜力跟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了3组玻璃化冷冻液对卵母细胞的玻璃化冷冻效果.卵子解冻后进行体外受精后,Ⅰ、Ⅱ和Ⅲ组的发育潜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8-细胞率和囊胚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组卵裂率明显高于Ⅰ组(24.8±4.6%vs12.7±1.5%,P<0.05).结果表明,3种冷冻玻璃化保护液均可用于冷冻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其中Ⅱ组处理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9.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0年18卷3期249页报道:日本九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已培育成功一种可在高温下维持光合作用的转基因烟草(Science287,476~479,2000)。鉴于沙漠植物的叶绿体可在高温下减少三烯脂肪酸的合成,科学家们培育了含有来自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附加的叶绿体特异△-3去饱和酶(脱氢酶)基因的两个转基因烟草株系。互阻遏作用导致△-3去饱和酶基因在这些植株中的表达下降,以及与此伴随的三烯脂肪酸的相应减少。因此,这种转基因植株40℃高温下的光合作用活性可高于25℃下的活性(但40℃可极大地降低野生型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科学家们提示,利用内源基因可避免利-46用外源DNA进行基因操作时发生的有害效应。这个研究组的植物生理学家KohIba说:“此项研究给予我们的启迪是,利用基因操作技术可育成新的农作物或树木,以适应无可避免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例如可使寒冷地区的树木适应于高温环境”。汪开治  相似文献   
150.
用针对引导序列的5′-引物和针对恒定区的3′-引物,常规PCR程序只使所选5株单抗10个可变区cDNA中的4个得到放大.新设计的程序增设了一个反应时相:94℃ 1 min,37℃ 6-8min,循环1-3次,只加入5′-引物,补充3′-引物后,转入常规PCR循环,10个可变区cDNA均获放大.此程序被命名为“单引物预掺入P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