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25篇
  1975年   18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l taihuensis)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其味鲜美,营养丰富,多晒成鱼干,畅销国内外。巢湖银鱼的捕捞,近几年才被重视,且产量较高。捕捞银鱼与保护毛鱼(长颌鲚Coilia ectenes)资源一直存在着矛盾,如5月中旬以前进行捕捞,其个体小,合格率低(出口规格为体长35毫米以上),质量不好。如5月下旬以后捕捞,符合出口标准的数量逐渐增多。但是,此时正值毛鱼产卵和幼鱼生长发育阶段,由于旧银鱼网网目太小,因而毛鱼卵和毛鱼仔亦会被捞起,这对毛鱼的资源损害很大。为合理捕捞银鱼和保护毛鱼资源,我们于1974年  相似文献   
43.
非洲鲫鱼(Tilapia moreambica)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快、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和肉味鲜美等优点,近几年来,非洲鲫鱼作为新的养殖对象,由于容易饲养,苗种也容易培育,生产周期较短,饲料容易解决,所以其养殖数量正在日益扩大。长江以南有些地区饲养非洲鲫鱼已相当普遍,如福州地区引进的十几年来,发展很快,有些渔业社队的产量已占池塘养鱼总产量的50%以上。华东和北京等地区也正在普遍试养,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实践证明,放养非洲鲫鱼是提高养鱼单产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但非洲鲫鱼属热带鱼,不能耐低温,当水温下降12℃以下时会逐渐死亡。常常造成翌年的鱼种不能满足养殖的需要。因此,解决越冬问题成  相似文献   
44.
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a Donovan)原产孟加拉和印度。以食蓖麻叶为主,也食木薯、臭椿、乌桕、马桑等叶。近年用鹤木叶饲养和放养成功,为蓖麻蚕生产大上快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鹤木树 鹤木即楝叶吴茱萸[Evodia meliae-folia Benth.],别名檫仔树、苦楝公等,属芸香科吴茱萸属。分布于两广、湖南、云南、贵州、江西、浙  相似文献   
45.
扁圆吻鲴Distoechodon compressus在福建连城一带称“(鱼奄)鱼”,因其鱼苗尾鳍呈火红色,故又叫“火烧尾”或“红烧尾”。在连城县姑田公社下堡大队和溪口大队已有数百年的驯养历史,  相似文献   
46.
我校遵照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学习朝阳农学院的经验,开办了淡水养殖专业社来社去班——七五一班,35名学员来自我省14个市、地、盟。1975年3月入学后就到庄河县淡水养殖试验所鱼种场,实行场校结合,开门办学。数月来,师生和工人一起参加种鱼培育、家鱼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等生产劳动,共繁殖  相似文献   
47.
48.
本文研究了武昌东湖1973—1975年度渔获物的情况,并从鱼类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东湖合理放养的若干问题。东湖是养殖湖泊。在不投饵的情况下,年产量从1971年的36.5万斤,逐年上升到1975年的81万斤,折合亩产36.8斤。渔获物中放养鱼类占88—96%,主要为鲢、鳙,其次是草鱼。其他野杂鱼所占比例很小。通过对不同规格的鱼种的生长率和回捕率的分析,表明鱼种规格越大,回捕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根据三年来渔获物的分析,本文最后讨论了东湖渔业的生产潜力和合理放养问题,提出了对现有鱼类种群结构进行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9.
双季晚稻田大面积放养固氮蓝藻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晚稻田大面积放养固氮蓝藻试验,我们初步提出了土池大量培养和茬口田大面积生产藻种等一系列的培养和生产藻种的技术措施;生产了30吨的鲜藻种接种到晚稻田中。经过加强管理,先锋大队990亩晚稻田全部养藻化。接种的藻生长旺盛,平均产量达到1000斤/亩以上。抽样测产估计,晚稻田中鲜藻量达到500吨。晚稻田养藻使水稻增产约10%,个别达到20%以上。因此,晚稻田放养固氮蓝藻为晚稻开辟了新的有希望的肥源。    相似文献   
50.
草鱼肠炎病是草鱼中流行广、危害大的一种鱼病。自1953年以来,为了有效地控制此病,对防治方法及其病原进行了研究。1958年从病鱼中分离到一种肠型点状产气杆菌(Aeromonas punctata f.intestinalis),通过对健康鱼腹腔注射感染,获得了阳性结果,因而被定为草鱼肠炎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