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65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52篇
  1977年   74篇
  1976年   53篇
  1975年   46篇
  1974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71.
剥去受精膜的林蛙卵分裂时,分裂沟中的新膜会暴露出来。林蛙老膜上有大量均匀分布的麦胚和大豆凝集素受体。卵裂前,将剥去受精膜的蛙卵浸于上述的凝集素溶液中,新膜的外露就被抑制。凝集素愈浓,浸泡时间愈长,抑制愈大。在这些卵的表面可看到一层较厚的由凝集素引起的外被。碱处理过的受精卵表面,凝集素受体减少,凝集素抑制新膜外露的作用亦减弱,由凝集素引起的外被亦薄。凝集素是多价的,会在细胞表面产生交链,形成“外骨骼”,抑制新膜外露。凝集素也可通过受体,影响微丝,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72.
近十年来,在国际生物学界(包括古生物学界),正展开着一场关于系统学(“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学术争论。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特别在分类学、生物地理学与古生物学界,争论最为热烈,但也涉及到胚胎学,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及数学生物等学科中,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史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所以,争辩的激烈程度和涉及范围之广,是近半个世纪来所未见的。有关争论的文章,在生物科学的许多刊物中常占很大比重。以美国系统动物学会出版的《系统动物学报》  相似文献   
73.
74.
75.
76.
77.
对用人脑胶质瘤碱性蛋白(GBP)免疫的38只豚鼠和23只对照组豚鼠进行了巨噬细胞电泳试验(MEM),其巨噬细胞电泳减缓率免疫组为6.13±1.06%,对照组为0.96±0.9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区别,表明GBP能激发豚鼠的细胞免疫反应性。从三批免疫组和三批对照组豚鼠的脾脏和淋巴结组织中分别提取I-RNA和N-RNA。将49人次健康人的淋巴细胞分别与上述RNA温育,则经I-RNA处理的淋巴细胞能对GBP产生7.73±0.97%的巨噬细胞电泳减缓作用,而经N-RNA处理的仅产生1.29±0.81%的减缓作用,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巨噬细胞电泳减缓率有非常显著的区别,说明GBP免疫组的I-RNA能超越种间界限,使人淋巴细胞获得具有对GBP起免疫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78.
(鱼岁)属(Phoxinus),隶属鲤科雅罗鱼亚科,是欧洲、亚洲北部和北美的鱼类。全世界有10种左右,我国已有记载的有7个种,四川省尚无记载,我们先后共得标本百余尾。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郑葆珊先生和我们多次鉴定核实,认为是杂色(鱼岁)(Phoxinus variegatus)。其生态特征,我们也进行了初步观察。 杂色(鱼岁),在城口、万源一带群众叫“麻鱼子”,南江、平武的群众叫“木叶鱼”,最大个体体长为11厘米,体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我国经越冬调查,高山、飞机、海面捕捉以及发生季节中虫源性质的解剖和气象资料分析,表明褐飞虱,白背飞虱具有随气流远距离迁飞的习性。每年春、夏季节,褐飞虱、白背飞虱随偏南气流向北迁移,秋季又随偏北气流向南回迁。  相似文献   
80.
本文报道了酵母丙氯酸转移核糖核酸3’端半分子反密码区的四核苷酸片段Cpm~1IpΨFpG的合成。先以Cpm~1pΨ为引物,GDP 为底物,在PNPase 和RNase T_1两个酶的协同作用下,生成Cpm~1lpΨpGp,对应用这两个酶进行合成的规律作了摸索与归纳,使合成Cpm~1IpΨpGp的产率达到90%以上,它再经固定化碱性磷酸单酯酶脱磷得到Cpm~1IpΨpG,脱磷率达到98%,此工作通过合成方法旁证了RNase T_1不水解m~1Ip-N 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