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71.
采用α-脱氧核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铁氰化钾还原法等4种国内外常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对鄂西北产鱼腥草石油醚提取物、无水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化学评价,结果表明鱼腥草提取物具有一定抗氧化性,其浓度与其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472.
目的:中药复方制剂抗人乳头瘤病毒软膏(优必清软膏)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脱疣的疗效、复发和安全性的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观察,共150例.尖锐湿疣优必清软膏组(试验组)60例,尖锐湿疣足叶草脂液(别名鬼臼根树脂、疣必治、鬼臼素酯,其活性成分为足叶草酯毒素)组(对照组)60例.作为参考选取外阴假疣优必清软膏组30例与尖锐湿疣优必清软膏组60例平行对照.局部外涂覆盖疣体,隔日一次,疗程1-4周,随访3-6个月.CA脱疣疗效、复发率作为观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作为安全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脱疣的有效率为95%和86.67%,两组的复发率为5%和23.33%,试验组脱疣疗效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优必清软膏治疗CA,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临床用药安全.优必清软膏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7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小板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0例中UAP患者121例(UAP组),AMI患者179例(AMI组)。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服用阿司匹林7 d后比较各组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尿11-脱氢-血栓素B2(11-dehydro-Thromboxane,11-DH-TXB2)及hs-CRP水平变化,同时记录随访1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UAP组、AMI组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及花生四烯酸(arochidonic acid,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11-DH-TXB2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AMI组CD62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11-DH-TXB2水平≥1500 ng/g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1.02%,11-DH-TXB2水平1500 ng/g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28%,二者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小板指标、hs-CRP检测对UAP、AMI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74.
目的:研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我院2009年2月到2013年2月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病历,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相关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胸管放置时间、胸液总量、止痛药使用次数、术后并发症、清除淋巴结情况),随访两年,了解其生存情况。结果:≥70岁患者30例(高龄组),70岁患者78例(非高龄组),两组患者年龄及术前肺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性别、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基础疾病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龄患者与非高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30.5月vs36月)、1年生存率(96.9%vs98.1%),2年生存率(75.2%vs8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NSCLC患者与非高龄者的手术指标及两年预后大致相同,因此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高龄非小细胞癌患者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75.
美国教学型大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笔者深入美国班尼迪克大学课堂学习为基础,结合与微生物学专业教师的交流及合作,并针对学科定位、生源及课程特点,从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以启发及兴趣教学法为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课外科研活动相互协调。该研究为我国微生物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76.
林下植被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调控森林群落结构和功能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揭示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的关键控制因素的目标出发,以不同年龄红椎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究林下植物物种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关键控制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红椎林的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存在明显差异;RDA结果表明,胸高断面积是影响灌木层物种组成的最主要因子,胸高断面积、坡度和海拔能显著影响影响草本层的物种组成;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所调查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分别解释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异的63%和47%,微环境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林下植物群落物种变异的最主要因素,而土壤与微环境、土壤与植物两者之间,以及微环境、植物和土壤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林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的影响较小,甚至无影响,微环境的独立效应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的影响高于植物或土壤因素。  相似文献   
477.
施用氮肥对油用牡丹叶片氮素吸收积累与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栽培试验,研究0 (对照)、18、24和30 g N·m-2 4个氮肥用量对油用牡丹“凤丹”叶片氮素吸收转运以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氮肥处理牡丹株高、冠幅、花径和花干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其中,24和30 g·m-2氮肥处理株高比对照分别增加14.7%和15.2%.施用氮肥提高了牡丹籽粒的相关指标,24和30 g·m-2氮肥处理籽粒产量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15.2%和15.4%.施用氮肥明显增加了叶片氮素积累量、叶片氮素转移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其中,24 g·m-2氮肥处理叶片氮素对籽粒贡献率最大.与对照相比,施用氮肥明显提高了籽粒蛋白氮、总氨基酸,以及部分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24 g N·m-2时,叶片积累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和贡献率均达到较高水平,籽粒产量较高,并且蛋白氮、氨基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78.
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中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拓宽苦荞遗传基础,以48份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了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的苦荞资源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农艺性状中株粒重的变异系数为34.4%最大,品质性状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为51.72%最大。聚类结果表明,将48份材料聚为3大类,可区分为低产型、矮秆高产型和中秆高产型。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累计贡献率分别达84.105%和80.332%,各主成分性状载荷值反映了主要数量性状的育种选择潜力。综合分析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可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9.
480.
1986年台风袭击了长白山,在西、南坡的寒温带针叶林和岳桦林带形成了大量林窗.为了探究在强风干扰下寒温带森林植被受损和变化特征,揭示植被受损与灾后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2017年在长白山海拔1600~1800 m设立研究区.利用遥感资料,对研究区依据植被破坏程度和灾后变化程度进行植被差异分区,并布设了40个样方进行植被调查.结果表明: 按森林结构的受损程度可将长白山寒温带风灾区分为3个等级,轻度破坏、中度破坏和重度破坏,其中,中度破坏区的面积最大,其次是轻度破坏区、重度破坏区.乔木受损差异显著,轻度破坏区、中度破坏区和重度破坏区乔木优势种的数量分别减少20%、50%和85%,岳桦的抗风性大于鱼鳞云杉,大径级岳桦的抗风性大于小径级的岳桦.植被受损程度与坡度的相关性最强,随着坡度的增加,受风灾破坏程度减小.1987—2017年间,长白山寒温带风灾区的植被发生明显变化,根据变化的程度可将研究区分为3个等级:变化快、变化中等和变化慢,其中,变化中等的区域面积最大,其次是变化慢、变化快的区域;植被变化程度与海拔的相关性最强,随着海拔的增加,植被变化变慢.乔木的恢复较慢,鱼鳞云杉略好于岳桦;植被变化主要表现在灌木层和草本层,变化快的区域灌木层发育好于草本层;变化中等的区域草本层发育好于灌木层;变化慢的区域灌木层发育差异大,但草本层总体上表现为低矮稠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