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6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草原鼠害是影响草原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草原鼠害监测是鼠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无人机低空遥感是一种新的鼠害监测方法,其具备高空间分辨率、高时效、低成本、低损耗等特点,在新疆鼠害监测防治方法中完成了示范工作。于2015年10月与2016年5月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荒漠林大沙鼠典型鼠害区进行两次无人机低空航拍,分别获取分辨率0.02m与0.024m的实验区超高分辨率影像,对两片实验区整幅影像进行目视解译,获得鼠洞分布情况;在鼠洞分布图基础上进行缓冲区分析并添加趋势线,获取鼠洞空间分布趋势,与研究区山体阴影图叠加分析鼠洞分布与地形间的相互关系。通过GIS格网与GIS叠加分析,获取鼠洞洞群覆盖率。得出如下结论:无人机低空遥感可以为大沙鼠鼠害调查提供准确度甚高的解译结果;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局部研究区的荒漠林大沙鼠鼠害区洞群覆盖率分别为19.4%、18.8%,已为高密度发生区;研究区大沙鼠鼠洞表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和带状分布特征;聚集特征说明鼠洞是以洞群的形式存在;研究区鼠洞带状分布特征与地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以科学规划鼠害治理方案;此研究表明无人机低空遥感在鼠害监测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2.
陈秋阳  赵彬洁  袁洁  张健  谭香  张全发 《生态学报》2018,38(15):5566-5576
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例如河岸带森林植被毁损和农业活动施肥等的干扰日益加剧,而这些活动使河流接收的光照增多、河流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增加。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是河流去除氮的有效途径。在汉江的一级支流金水河上游核心保护区内选取6条溪流开展野外控制实验,利用营养添加模拟河流中营养的增加,遮盖河面来模拟源头溪流的隐蔽状态,来研究河流沉积物中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对光照和营养改变的响应,并利用高通量测序(Mi Seq)技术研究在两种处理下河流沉积物中nir S型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结果显示:营养元素添加促进了沉积物的反硝化活性,河面遮盖抑制了沉积物的反硝化活性。营养添加和遮盖两种处理均降低了控制实验区域内脱氯单胞菌属(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也降低了该区域nir S型反硝化菌群落的Chao多样性。本研究初步证实了光照增加和河流的营养增加提高了河流沉积物反硝化活性,并为提高河流的脱氮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3.
菊花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对根系硝态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花的扦插生根苗为试材,在缺氮和适氮水培条件下,分别使用甲基化抑制剂(5-aza C)和甲基供体(SAM)处理菊花根系,测定处理后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根系构型相关参数、根系硝态氮含量以及NO3-转运蛋白基因Cm NRT1.1、Cm NRT2.1、Cm NAR2.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适氮条件下,5-aza C处理的菊花根系DNA甲基化水平降低,根系总直径、总表面积及总体积增大;根系NO3-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根系NO3-转运蛋白基因Cm NRT1.1、Cm NRT2.1、Cm NAR2.1相对表达量也有所升高。据此推测,降低菊花根系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可以提高根系NO3-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根系对NO3-的吸收。  相似文献   
424.
为了探讨青少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体成分、肌力的关联,以志愿者形式招募广东江门市某中学12~18岁初高中学生男性691人和女性756人。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并测定体成分、肌力和BM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男、女性青少年中BMD与体成分、肌力的关联。结果发现,男女性青少年中,随肌肉含量的增多,BMD显著增加(β=1.138~2.618,P0.05);男性青少年中,肌力与BMD亦呈线性正关联(β=0.077~0.386,P0.05)。研究结果支持了男、女性青少年肌肉含量及男性青少年肌力与高BMD关联。  相似文献   
425.
肿瘤型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3(cancer-type 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1B3,Ct-OATP1B3)是新近发现于多种恶性肿瘤组织及细胞中的分子,是表达于肝脏的溶质转运体(solute carrier,SLC)超家族成员OATP1B3的剪接异构体,但其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该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Ct-OATP1B3在正常卵巢及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阳性率与卵巢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Ct-OATP1B3在卵巢癌细胞SKOV3和OVCAR3中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Ct-OATP1B3在卵巢癌细胞SKOV3和OVCAR3中的表达定位;Transwell实验检测Ct-OATP1B3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CCK-8法观察Ct-OATP1B3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未检测到Ct-OATP1B3的表达,而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且卵巢癌临床分期越晚,CtOATP1B3表达阳性率越高;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与OVCAR3同样存在Ct-OATP1B3的高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尽管Ct-OATP1B3对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26.
本文叙述了分离纯化苜蓿豆血红蛋白 mRNA 和蛋白体外翻译及其检测方法,指出苜蓿豆血红蛋白的 mRNA 约占总 RNA 的1.4%,总 poly(A)~+-mRNA 的24%左右;有6、9、26S值的不同分子量的三个群体,编码豆血红蛋白的不同组分。  相似文献   
427.
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四个不同月龄香猪血清胰岛素含量。所得结果:不同月龄胰岛素含量不同,即2月龄胰岛素含量最高,1和3月龄处于中等水平,4月龄最低。同一月龄内胰岛素含量雌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月龄间F检验结果胰岛素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相对生长率在2月龄最高,3月龄最低,4月龄处于中等水平。结果证实:胰岛素具有促生长作用。动物越幼小,促生长作用越强。推测1月龄仔猪存在生理性胰岛素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428.
人或牛血清白蛋白溶液调至pH10并在4℃左右放置30h,诱导出重复性良好的极谱峰。然后把试样溶液调至适当pH并记录极谱电流。在浓度低于1.0×10-5mol/L时,峰电流对浓度作图是直线,试样浓度可从图上直接读出。对影响白蛋白测定的诸因素作了详细研究和讨论。结果对富含硫的蛋白质的极谱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9.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鼠,其地下洞道严重缺氧。一般来说,低氧会促进细胞凋亡。为了探讨高原鼢鼠适应低氧环境的分子机制,本文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53下游凋亡促进基因Pidd、Fas、Bax、Puma、Apaf-1、Scotin、Perp、Igfbp3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序列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并以SD大鼠(Rattus norvegicus)为对照,研究了这些基因在不同海拔环境条件下(3 300 m和2 260 m)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高原鼢鼠细胞凋亡基因的序列与以色列鼹鼠(Nannospalax galili)同源性最高;预测的PIDD、PUMA、Apaf-1、IGFBP3和BCL-2编码蛋白结构域与以色列鼹鼠的存在明显的趋同进化位点;SIFT评估发现,高原鼢鼠和以色列鼹鼠与其他物种相比,p53、PIDD、PUMA、Apaf-1和IGFBP3氨基酸序列分别在78、853、157、320和285号位点的变异对其功能有显著影响;(2)在高海拔条件下(3 300 m),高原鼢鼠肺组织中凋亡促进基因Pidd、Bax、Puma和Apaf-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在SD大鼠中凋亡促进基因和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没有变化;高原鼢鼠中Bcl-2/Bax比值随海拔的升高显著上升,而在SD大鼠中没有变化。以上结果提示,高原鼢鼠p53结构变异可能导致其下游基因表达模式与SD大鼠不同,其中凋亡促进基因Pidd、Bax、Puma和Apaf-1表达水平下降,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水平上升,从而抑制了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的凋亡;在长期低氧的作用下,高原鼢鼠p53下游基因产物PIDD、PUMA、Apaf-1和IGFBP3产生了影响其功能的变异位点,这可能改变了它们与发挥功能的复合物的结合力,从而抑制了细胞凋亡。因此,通过长期的低氧适应,高原鼢鼠肺组织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产物结构发生变异,导致其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这是高原鼢鼠适应地下低氧洞道生境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0.
《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国际社会协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公约, 也是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公约》一直不断推动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工作和国际体系建设。该国际体系主要包括两大支柱: 一是“企业与生物多样性全球伙伴关系”国际机制(Global Partnership on Business and Biodiversity, 以下简称GPBB机制); 二是“企业与生物多样性全球伙伴关系”资源平台(Global Platform for Business and Biodiversity, 以下简称GPBB平台)。前者是工作组织和资金机制, 后者是前者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机制, 二者相辅相成, 协同增效。总体来看, 自1996年《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OP-3)以来, GPBB平台的相关概念和机制不断发展完善, 至今已形成了一个GPBB平台在线数据库, 可为我国推进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梳理总结GPBB平台及其相关机制等的发展情况, 得出: (1)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愿及对GPBB平台的需求日益增强; (2)《公约》对企业参与的要求更加明确; (3)《公约》对如何促进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的路线图更加清晰; (4) GPBB机制已基本建立; (5) GPBB平台已基本完善。展望未来, GPBB平台发展将有望继续保持以下三大趋势: (1)平台建设力度将不断加强; (2)平台的影响将不断提升; (3)平台发展将向重点部门倾斜。目前, GPBB平台可提供相关最新研究成果、方法学、工具、自愿性标准和指引、简报、最佳实践案例等免费信息, 以及一系列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企业参与机会, 以支持企业在决策和运营中纳入生物多样性, 并鼓励支持各国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学术科研机构等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贡献与受益。中国自2015年正式加入GPBB机制后, 对各成员国的企业参与倡议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为成立发起“中国企业与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CBBP)联盟倡议做出有益探索。但总体而言, 对GPBB平台的研究借鉴以及参与建设还有很多工作可做。我们建议: (1)在制度贡献方面, 应加强政策研究, 研提COP-15企业参与新决议草案; (2)在机制建设方面, 积极参与和逐渐引领GPBB机制建设, 协力支撑一带一路等中国倡议; (3)在人员保障方面,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引领能力; (4)在GPBB平台方面, 加强研究借鉴和技术参与, 为GPBB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