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平滑肌细胞骨架结构及其信号调节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滑肌细胞骨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网络,是细胞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细胞结构。Rho通过活化其下游靶分子促进应力纤维的形成,其中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kinase(ROCK)和Dial在该过程中起关键作用;PKC通过在细胞内不同定位的亚型使细胞骨架蛋白磷酸化,发挥其调节细胞骨架重构的作用。两条信号转导途径通过Src途径相互联系,共同参与细胞骨架动力学的调节。  相似文献   
52.
探讨细胞代数和密度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表型重塑能力的影响及机制,观察血清饥饿诱导的不同代数和密度的VSMC骨架的组构特征及收缩反应性,检测细胞骨架中收缩蛋白的含量和比例变化。结果发现,低代数(3代)、高密度的VSMC经血清饥饿诱导后易于形成束状、极性排列的应力纤维,乙酰胆碱(Ach)刺激可产生明显的收缩反应。Western印迹显示,3代高密度VSMC中,平滑肌22α(SM22α)在F-肌动蛋白中的组成比例及其在F-/G-肌动蛋白的含量之比明显高于8代细胞。结果提示,SM22α在F-肌动蛋白中的分布比例可能决定了应力纤维的排布方式,是细胞获得收缩性的主要调节因素,在VSMC表型重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录调控区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特异引物PCR克隆法,得到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转录调控区DNA片段。核酸序列分析证实,大鼠iNOS基因的5'-侧翼区含有IFN-γ和TNF-α应答元件及NF-kB结合位点的保守序列。这些保守序列的位置及排列显区别于人和小鼠的iNOS基因。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表达,VSMC受IL-1和IFN-γ刺激后,细胞核内产生某种可与iNOS基因5'-侧翼区特异结合的核蛋白因  相似文献   
54.
在建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体外培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3H-TdR参入实验,RNA印迹分析和斑点杂交观察bFGF对MCDNA合成及原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bFGF作用于MC18h,MC的3H-TdR参入率明显增加(P<0.05),24h达到高峰(P<0.01);bFGF显著诱导原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其表达活性分别于30min和1h达到高峰.提示bFGF是MC的强效丝裂原,其对MCDNA合成的促进作用与诱导原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5.
反义癌基因c—jun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6.
将克隆载体平端切割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dTTP,用TaqDNA聚合酶处理载体,使其3-端带上一个凸出的单碱基T,修饰后的载体可直接与纯化的PCR产物连接。  相似文献   
57.
大鼠iNOS基因上游调控区在转录激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大鼠iNOS基因上游调控区不同部位在对细胞因子诱导应答中所起的作用,将调控区不同部位插入pSV0-CAT报告基因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经IL-1β诱导后,采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活性测定和Northern印迹杂交,检查了调控区各部位在IL-1β诱导cat表达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被转染的细胞在未经IL-1β刺激时,各种调控区序列启动cat表达的活性均很低.在IL-1β作用下,调控区远端序列(-1037~-438)、近端序列(-437~+46)和全长序列(-1037~+46)均能独立激活cat表达,其中以全长序列的作用最强,表明iNOS基因表达调控区远端和近端序列均具有启动子和增强子样功能.同时证实,远端序列和近端序列单独启动cat表达的活性分别为全长序列的91.3%和67.1%,揭示大鼠iNOS基因调控区远端序列在介导IL-1β的应答反应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FOS/JUN介导佛波酯对内皮素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RNA印迹和蛋白质印迹分析分别检查了c-jun抗体对内皮素-1(ET-1)基因AP-1位点与核蛋白结合的影响及肿瘤促进剂佛波酯(TPA)对c-fos/c-jun基因表达的作用.结果发现,c-jun抗体可使AP-1位点-核蛋白复合物的电泳迁移率发生改变,TPA显著促进c-fos/c-jun基因表达和血管内皮细胞的AP-1结合活性.实验表明,TPA对ET-1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是通过促进AP-1转录因子c-fos/c-jun合成来介导的.  相似文献   
59.
hhLIM的表达及其在F肌动蛋白交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hhLIM的功能及其与F肌动蛋白(F-actin)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PCR扩增hhlim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GEX-3X表达质粒上,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宿主菌得到稳定表达的可溶性产物,表达产物经Glutathione-Sepharose亲和纯化得到纯度达90%的融合蛋白GST -hhLIM.进而研究其在F肌动蛋白交联中的作用,以鬼比环肽和细胞松弛素处理C2C12细胞,诱导细胞骨架聚合和解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hhLIM的分布变化与细胞骨架的形态学变化具有相关性.Western印迹证实,hhLIM主要作为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而分布于F肌动蛋白组分中,肌动蛋白交联实验显示,hhLIM蛋白与F肌动蛋白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具有促进F肌动蛋白纤维的交联并将其捆聚成束的作用.结果表明,hhLIM是一种F肌动蛋白交联蛋白,通过将F肌动蛋白纤维捆聚成束而参与骨架重构  相似文献   
60.
黏着斑激酶(FAK)和整合素偶联激酶(ILK)是整合素信号途径中的重要信号转导分子,为阐明两者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以骨桥蛋白(OPN)作为VSMC黏附和迁移的诱导剂,检测其对FAK和ILK磷酸化以及对两者之间结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FAK磷酸化特异性抑制剂黏着斑相关非激酶(FRNK)或ILK反义RNA分别阻断FAK磷酸化或ILK表达,进一步探讨两者在VSMC黏附和迁移中所起的作用.结果显示,OPN诱导可促进FAK磷酸化,诱导10 min后FAK磷酸化水平升高到对照组的2.4倍;与此同时,ILK的磷酸化受到抑制,30 min降至对照细胞的44.6%.OPN诱导FAK磷酸化的同时使FAK与ILK的结合减少.外源性FRNK在VSMC中的过表达显著降低FAK的磷酸化水平,促进ILK磷酸化和FAK与ILK之间的结合,抑制VSMC的黏附和迁移.用ILK反义RNA抑制ILK表达使VSMC在OPN上的黏附增加1.8倍,迁移细胞数降低45.5%.结果提示,FAK和ILK介导OPN诱导的VSMC黏附和迁移过程,两者通过对同一刺激信号产生不同的磷酸化变化而对VSMC的黏附和迁移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