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田新民  张明海 《生态学报》2010,30(22):6249-6254
为分析黑龙江省完达山林区马鹿种群生存状态,制定科学有效地保护措施,从分子水平研究了种群数量和性比。2006、2007两年冬季跟踪马鹿足迹链,于五泡林场共搜集210份粪便,以成功提取DNA的167份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多态性较高的7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分析,显示167份粪便DNA分属66只个体。基于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统计出林场内马鹿数量2a平均47(39—60)只,密度0.302(0.251—0.386)只/km2,与2002年大样方法调查结果相比有减无增。SRY基因性别鉴定显示,种群雌雄性比1.00∶2.00(22♀,44♂),存在较多雄性个体,分析认为偷猎是导致性比失衡的最主要原因。数量的持续下降和性比失衡提示完达山林区马鹿种群数量的恢复需要更好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2.
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与植物库强调节、次生壁的形成和纤维素合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在纤维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尤为显著。本研究根据我们已获得的毛白杨PtSUS1基因片段设计引物,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毛白杨PtSUS1的基因序列,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全长为2 669 bp,包括一个完整的阅读框,编码805个氨基酸。通过Blast检索分析表明,PtSUS1与拟南芥、巨桉、陆地棉、温州蜜柑、毛果杨SUS1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到76%~97%和82%~97%。运用生物信息软件对PtSUS1编码的蛋白进行了二级结构预测和功能位点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氨基酸序列包括两个功能域,存在可能的磷酸化位点38个,无跨膜结构域存在。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tSUS1与PtSUS2关系最为接近。RT-PCR分析结果显示,PtSUS1在被检测的毛白杨根、茎、叶及雌雄花芽组织和器官中均有表达,呈现组成型表达模式。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索毛白杨蔗糖合酶基因PtSUS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以结球甘蓝‘新夏50’的无菌苗下胚轴为材料,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纯化与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建立适合结球甘蓝原生质体游离、纯化、收集、培养以至再生出完整植株的实用技术体系,为其非对称细胞融合及品种改良与创新等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2.5%纤维素酶R-10+0.05%果胶酶Y-23+9CPW+5mmol/L MES的混合酶液,从4d苗龄的下胚轴上分离出高产率的原生质体。在改良B5+0.5mg/L 2,4-D+0.2mg/L 6-BA+0.2mg/L NAA的液体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分裂旺盛。形成愈伤组织后经芽诱导和生根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倍性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原生质体所获得的24株再生植株中,19株为正常二倍体,4株为嵌合体,1株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54.
从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运用波谱手段分别鉴定为se-laginellin(1)、selaginellin A(2)、selaginellin B(3)、穗花杉双黄酮(4)、sequoiaflavone(5)、去甲银杏双黄酮(6)、银杏双黄酮(7)、异银杏双黄酮(8)、扁柏双黄酮(9)、异柳杉双黄酮(10)。其中化合物1、5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7,8和9显示出选择性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55.
为应用茎秆生物力学性质指标研究不同剂量除草剂对柴胡安全性的影响,以南柴胡和北柴胡茎秆为试验材料,精恶唑禾草灵为试验除草剂,分别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利用非金属材料万能试验机对茎秆基部第2节间的最大荷载、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剪切强度等力学指标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柴胡的茎杆直径、最大荷载、抗拉强度等均高于南柴胡,最大荷载高了约13%,抗拉强度与茎杆直径呈线性相关关系(R=0.9194);南柴胡和北柴胡拔节期的茎杆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均高于开花期;柴胡茎经中低剂量(0-1500ml/hm~2)的精恶唑禾草灵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无明显变化,但高剂量(3000ml/hm~2)的精恶唑禾草灵施用后显著降低了柴胡茎杆的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会直接导致柴胡抗倒伏能力降低,造成柴胡产量和品质下降.该结果可为柴胡田除草剂的安全施用及药材机械化收割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现有的四环素诱导调控系统基于两个单独的质粒分别表达反式结合蛋白和外源基因.其缺点是在建立转基因定量表达动物模型时,需要制备和维持两个动物品系,再进行杂交才有可能获得双转基因后代,步骤繁琐,难度较大.针对上述缺陷,本研究尝试将反式蛋白rtTA表达框和低背景响应元件Ptight组装到同一个载体上,构建为严谨型单载体模式的诱导表达系统pTRE-Tight-rtTA,并通过两种报告基因的表达对其调控活性进行了研究.含有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pTRE-Tight-rtTA-Luc和pTRE-Tight-rtTA-EGFP报告载体分别转染猪肾PK15细胞并经强力霉素处理,均可成功诱导报告基因的定量表达.在等摩尔转染条件下,单载体系统的诱导效率明显高于双载体系统(Dox-1 000 ng,10 倍;Dox-10 000 ng,8 倍).该诱导型单载体系统的成功构建为外源基因的定量表达提供了新手段,为转基因定量表达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57.
利用重合度的延拓定理,导出了具有一般形式饱和接触率SEIS模型周期解的存在性准则.  相似文献   
58.
目的:从北方堆肥土样中分离、筛选获得产耐热脂肪酶的嗜热菌株 FS32b,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及其所产耐热脂肪酶基因.方法:通过研究该菌株 16S rDNA 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进行菌种分类鉴定并利用PCR技术获得其脂肪酶基因.结果:FS32b 与报道过的 Bacillus subtilis X60646 有紧密的亲缘关系,二者的 16S rDNA 序列相似性为 99%,其脂肪酶基因经序列测定分析表明,该菌株含长度为 639bp 的耐热脂肪酶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架(ORF).此片断编码有 213 个氨基酸的酶.结论:FS32b初步鉴定为Bacllus subtilis,其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为以后高效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稀土元素对霍山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镧(La)、钐(Sm)、铱(Ye)对霍山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稀土元素,60d后统计其对霍山石斛试管苗各项生长指标。结果:1/2MS+10%香蕉培养基中添加l0mg/L Sm、l0mg/L Ye对其试管苗有矮化作用和促使密集的分蘖和生根;添加l0mg/L La促进植株增高、鲜重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芽分化加快、根数目增多、;而添加l00mg/L La对其试管苗生长起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稀土元素对霍山石斛试管苗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两株对虾幼体弧菌病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患弧菌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体中分离到两株病原菌zouA和zouB,常规形态和生理生化试验表明均为弧菌属菌种,弧菌编码鉴定系统分别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atginolyticus)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弧菌R72H序列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菌株zouB为副溶血弧菌。对菌株zouA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的相似性均高于98%,相互间不能区分;HSP6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溶藻弧菌相似性达98%以上,而与所有其它弧菌的相似性不到92%。结合表型和分子特征的鉴定结果,菌株zouA和zouB分别被鉴定为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