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乳酸乳球菌食品级表达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酸乳球菌(L.lactis)是乳球菌属中最重要和最典型的一个种,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被公认为安全的(generally regards as safe,GRAS)食品级微生物。以乳酸乳球菌作为宿主菌,构建表达载体用来表达异源蛋白和酶,逐渐成为食品工业、生物制药和疫苗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乳酸乳球菌的分子微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为表达载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一些具有不同用途的乳酸乳球菌基因表达载体已经构建,用来表达抗原蛋白、细胞因子和生物酶等。其中,以来源于食品级微生物的DNA片段构建的食品级表达载体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2.
多倍化是植物物种进化的主要动力, 异源多倍体植物在形成早期发生着快速的基因表达变化。本文概述了异源多倍体植物中基因表达变化的特点, 包括基因的沉默、激活和部分同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探讨了基因表达变化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并对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3.
泛素化介导的非蛋白质降解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素因标记被26 S蛋白酶体降解的蛋白质而著名.然而近几年发现,泛素作用远不止此,不仅具有参与蛋白质降解这一重要“传统作用”,还起着比先前想象更多变的、更精美的细胞调控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细胞过程的多层面调节因子,具有许多重要的非蛋白质降解功能,包括DNA损伤修复、DNA复制、信号传导、转录调节、膜运输、胞吞、蛋白激酶活化、染色质重塑和病毒芽殖.这些功能涉及多聚泛素化和单泛素化及多泛素化.因此,泛素化异常可能涉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这些功能的了解可以拓展人们对泛素的认识,有助于对多种细胞过程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相关新药的研发.  相似文献   
44.
日本1991年规定的特定保健食品制度迎来720周年纪念日。追求多酚保健功能的茶饮料,商品化活动异常活跃。咖啡的饮用占了将近一半的多酚摄入量,所以咖啡营销是下一个令人注目的市场。  相似文献   
45.
微波水解制备鱼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微波水解的方法制备鱼蛋白水解液,结果表明:微波可以明显增加蛋白质回收率,正交实验得到微波酸解的最适条件,即HCl浓度4 mol·L-1、微波功率450w、作用时间为30min,其水解液的蛋白质回收率可达到91.02%,相当于酶解的效果,且腥苦昧较小。  相似文献   
46.
虎刺花外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石蜡制片及组织化学技术对虎花外蜜腺的形态,结构及发育过程中结构及多糖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虎刺花外密腺位于状花序外的总苞顶部5枚随圆形裂端,属于总苞上的密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和主要由韧皮部筛管组成的维管束构成,虎刺花外蜜腺起源于总苞裂片顶端表面的4-5层原始细胞,根据蜜腺结构特点及多糖变化分析,原蜜汁的贮存及多糖的降解主要在产蜜组织细胞中进行,而分泌表皮细胞则是原蜜汁的加工及蜜汁的合成与分泌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47.
48.
木姜子油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薄切片法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木姜子(Litsea pungens Hemsl.)油细胞的发育过程。油细胞3层细胞壁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阶段1:油细胞仅有初生纤维素壁层,又可分为原始细胞和细胞 泡化两个时期。此阶段质体具透明小泡和黑色嗜锇物质,并与液泡融合。阶段2:木栓质化壁层的形成,片层状木栓质不断叠加在初生纤维素壁内侧,其细胞结构与前期相似,阶段3:内纤维素壁层的形成,较厚而松散的内纤维素壁层叠加在木栓质化壁层的内侧,在内纤维素壁层中可见黑色嗜锇物质,胞间连丝成为被阻塞的特化结构,此时大液泡被嗜锇油脂充满,成为油囊。阶段4:油细胞成熟及细胞质解体,杯形构造由内纤维素壁层向细胞腔内突起形成,油囊由液泡膜包被连接到杯形构造上,油呈浅灰色嗜锇状态,其细胞质和细胞器解体,变得电子不透明或呈杂乱状态。  相似文献   
49.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db.et Zucc.)为蓼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其根茎入药。主要化学成分有蒽醌、萘醌、酚类和多糖化合物;其中蒽醌类化合物是虎杖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酸等。虎杖的蒽醌类化合物具显著的抗病毒、抗菌和消炎作用;并可保护心肌,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免疫力,也是致癌基因转导信号的抑制因子。关于虎杖蒽醌类化合物细胞化学研究尚未见报道。刘文哲等曾对贯叶连翘分泌结构中金丝桃素和大黄中蒽醌类同化合物进行了组织化学研究。本文对不同生长期虎杖的根茎以及同  相似文献   
50.
著: 《生物信息学》2018,25(12):10-22
记录了辛辛那提市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史,包括那些成为城市及其居民的长期财政负担的资源开发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不理智的工程实践。强调了过去40年里该市为缓解坡地不稳定性而采取的步骤,并提出了其他一些该市可以采取的关于未来山地开发的更为积极的措施。还记录了山地信托基金会(Hillside Trust)的工作,该基金会是一个成立于1976年的非营利组织,旨在倡导慎重利用和保护辛辛那提地区的山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