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6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61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省藤属( Calamus L .) 属棕榈科(Palmae ) 省藤亚科(Calamoideae) , 是棕榈科中最大的属, 约有370种。中国是其天然分布的北缘, 共有37 种26 变种, 种数约占世界的10% , 有西南和东南两大分布中心;省藤属的天然分布地域性较强, 各地区特有种比例较高; 在区系上, 西南分布中心和中南半岛西部、南亚的省藤区系都有较强的联系, 东南分布中心与中南半岛东部的联系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52.
低农药残留量的乌龙茶种质资源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鸟龙茶种质资源圃120份资源为试验材料,依外部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31份比较有希望的品种(系)。将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噻嗪酮4种农药喷施于这31份资源,7d后采摘鲜叶,烘干固样。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检测31份品种(系)鲜叶中4种农药的残留量,筛选出低联苯菊酯、低甲氰菊酯、低氯氰菊酯和低噻嗪酮残留量的乌龙茶特异资源各5、4、3和7份。  相似文献   
153.
小儿罕见真菌感染的临床报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念珠菌病的新类型和新条件下小儿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致病菌。方法 回顾性收集1975~2005年的临床资料44例,进行体外毛发感染试验、电镜观察、动物试验,流式细胞(FCM)、随机括增多态性DNA(RAPD)以及DNA基因序列检测等。结果 ①累计发现44例婴儿头部念珠菌病,其中病期长者可感染头发。②粉末毕赤酵母可致婴儿皮肤感染。③一种罕见的林生地霉可致脓癣样地霉病。结论 我们发现的婴儿头部念珠菌病,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伴皮肤粉末毕赤酵母感染和罕见的林生地霉引起儿童脓癣样地霉病,均为文献率先报道,对防治和降低念珠菌病和其他酵母样真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4.
脂肪来源细胞体外增殖规律及定向诱导分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脂肪组织由整形外科吸脂术获得(19例,31.5±5.8岁)。酶消化法分离抽吸物中细胞,体外扩增至第10代.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累计倍增数目,明确其体外生长规律和增殖能力;通过对表面抗原CD29、CD105、CD106、CD166、CD49d、CD34、CD31、3G5等的检测分析脂肪来源细胞的群体组成:分别向软骨、骨、脂肪定向诱导,进一步明确该细胞群体定向分化能力。实验表明,每300ml脂肪抽吸物平均可获得5×10~7个有核细胞,体外扩增10代,平均每代倍增数目为1.59±0.224.累计倍增数目为15.53。流式细胞学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干细胞相关抗原CD29、CD105、CD106、CD166等表达率均>60%,但与造血系相关的CD34、CD31表达率也分别达到7.3%、29.2%。ADC向软骨诱导可检测到Ⅱ型胶原表达;向成骨诱导可见矿化结节形成,并可检测到AKP、Osteonectin基因表达;向脂肪诱导可检测到PPARr2、GLU-4、Leptin基因表达,细胞内有脂滴形成。脂肪来源的细胞获得量大,体外增殖能力强,并含有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细胞,有可能作为组织构建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55.
报告了对1例狼疮性肾炎合并脂膜炎多处皮肤受损的患者的护理,经抗感染、支持疗法、皮质类固醇联合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的基础上,对多处破溃的皮肤经过清创、湿敷、烤灯等精心的护理压相应的护理措施,20天后使皮肤破溃痊愈。  相似文献   
156.
柯里拉京(Corilagin)是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主要来源于叶下株属植物,是该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表明,柯里拉京具有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且不良反应低,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本文对柯里拉京的基本性质、提取分离和主要活性进行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157.
虎颜花的无菌播种和试管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虎颜花(TigridiopalmamagnificaC.Chen)。2材料类别种子。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2)1/2MS(大量元素用量减半);(3)1/4MS(大量元素用量为1/4);(4)1/8MS(大量元素用量为1/8);(5)1/4MS+NAA0.5mg·L-1(单位下同);(6)1/4MS+100mL·L-1椰子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7)MS+6-BA10.0+NAA1.0;(8)MS+6-BA5.0+NAA0.5。壮苗培养基:(9)MS+6-BA2.0+NAA0.2;(10)MS+6-BA1.0+NAA0.1。生根培养基:(11)MS+NAA0.5;(12)MS+NAA0.5+0.1%活性炭;(13)MS+NAA0.5+0.2%活性炭。以上培养基均附加MS培养基的维生素和肌醇成分、20…  相似文献   
158.
甘草粗提物对鲫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中药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eh)进行了粗提,将粗提物按0.5%和2%的质量分数制成药饵投喂鲫鱼(Carassius auratus)后,于第14天、28天、35天、42天5、6天采样检测其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低剂量组试验鱼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升高,高剂量组在35d达到最大值(205.5±28.8)U/mL,之后略有下降。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试验鱼血清杀菌活性均有所波动,波动范围分别为62.0%—73.1%和75.0%—83.3%,就各期而言,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试验鱼的血清杀菌活性依次升高。另外,在淋巴细胞计数方面,高剂量组仅在第42天采样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采样期,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此外,低剂量组试验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有所增强(p<0.05),第42天达到最大值(66.5±9.4)%,高剂量组先升后降,在第35天达到峰值(74.7±5.6)%。最后,低剂量组试验鱼脾脏重量指数在第56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分别为(1.08±0.09)×10-3和(0.71±0.09)×10-3,高剂量组在第28天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分别为(1.12±0.13)×10-3和(0.63±0.08)×10-3。实验表明,该甘草粗提物对鲫免疫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9.
不同食料植物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至7月,在室内研究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第1代幼虫对洋白蜡、欧美107号杨、法桐和白榆的取食量及不同的食料种类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对受试的各树种的取食量以洋白蜡为最多,完成一代平均每头可以取食2.21 g,其次为欧美107号杨1.95 g,再次为法桐和白榆,分别为1.85 g/头和1.68 g/头。3龄后幼虫对不同的寄主呈现出一定的偏好性,特别是5龄和6龄幼虫对不同的寄主的取食量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的食料植物对美国白蛾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重、成虫寿命、产卵量等有显著影响。取食法桐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表现出明显的不利性,主要表现为幼虫期延长、蛹重减轻、单雌产卵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0.
以前期鉴定筛选的2个东乡野生稻强耐冷渐渗系(IL5243和IL5335)为试材,研究其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特征及外源基因的渗入分子证据。结果表明:(1)IL5243和IL5335中正常减数分裂的花粉母细胞分别达89.93%和90.22%,最终形成正常的成熟花粉粒,花粉离体萌发率分别为(83.03±2.82)%和(81.96±1.73)%,与受体亲本无显著性差异。(2)在减数分裂I中,2个耐冷渐渗系均观察到低频率异常染色体行为,如单价体、"8"字型二价体、多价体,以及后期I有少数花粉母细胞(3.95%~5.15%)存在落后染色体等,表明其染色体组之间发生了交换和重组;在粗线期,2个强耐冷渐渗系均观察到较高频率(IL5243和IL5335分别为27.0%和38.9%)的双核仁,而其双亲都是单核仁。(3)SSR标记和Structure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栽培稻和野生稻染色体组间发生了交换重组,东乡野生稻部分DNA片段已渗入到强耐冷渐渗系中,这为水稻耐冷基因的挖掘与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