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水稻花粉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捕获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是细胞分化、基因特异性表达、基因工程研究及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工具。一个由带有U/dA基因而无启动子的pPLGUS改造成的质粒通过基因枪转化进水稻材料中,对转基因材料的多种不同组织进行了X—gluc显色检测GUS活性。对获得的15个独立转化株后代进行筛选,初步观察到其中多株GUS阳性。通过连续三代遗传分析,证明至少3株水稻花粉组织特异性启动子被成功捕获,为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TaPSG719基因是从小麦中分离的花粉特异性表达基因,其功能未知.克隆和分析该基因的启动子有助于研究该基因的功能,解析小麦花器官的发育调控机制.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TaPSG719基因cDNA序列为基础设计引物,经过两次反向PCR获得了该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776 bp的调控序列.应用PLACE和PlantCARE数据库系统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具有启动子的基本元件TATA-box和CAAT-box、两种花粉特异性调控元件AGAAA和GTGA及光反应和激素响应元件.  相似文献   
93.
目的测定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恒河猴、食蟹猴后,其外周血细胞的变化,为H5N1模型猴提供基础数据及研究参考。方法健康合格食蟹猴、恒河猴各4只,经滴鼻方式接种H5N1病毒107TCID50,确认发病后,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血细胞及T淋巴细亚群的分析。结果与接种H5N1病毒前比较,接种后白细胞总数(WBC)在第6天时有所降低,至第9天时回升;红细胞总数(RBC)在第3天有所降低,之后回升;淋巴细胞比例及数量分别在第6天、第9天升高并达到最高值。至第9天时,CD4^+T细胞数明显高于接种前,CD8^+T细胞数上升显著,导致CD4^+/CD8^+T细胞比例下降,甚至在2只食蟹猴出现了比例倒置。结论实验用猴感染H5N1后,可导致WBC,CD4^+,CD8^+T等血液细胞的变化,应作为H5N1模型动物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4.
“919”生态制剂防治雏鸡白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表明:“919”生态制剂与抗菌药物组比较雏鸡白痢发病率P>0.05。空白对照组发病率与“919”生态制剂组比较P<0.01。2周龄雏鸡平均体重:“919”生态制剂组109.17g,抗菌药物组106.67g,空白对照组99.58g。全期成活率“919”生态制剂组为90.60%、抗菌药物组为90.30%、空白对照组为82.20%。结果显示“919”生态制剂防治雏鸡白痢效果明显,并对雏鸡有较明显的增重作用。  相似文献   
95.
从树肾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出3株病毒,嗜在对数分裂期的TL细胞上复制,产生细胞病变和血凝素抗原,能凝集豚鼠和小鼠红细胞。交互血凝抑制实验表明3株病毒同属一个血清型。免疫酶染色显示抗原首先出现于细胞核。电镜观察负染标本病毒形态近似圆形和六角形,无胞膜,直径约30nm。血清学检查大多数树血清中含有该病毒抗体,证明是树的一种潜在病毒。初步鉴定为类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检测SV5的PCR方法并加以初步应用。[方法]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SV5序列,针对其中的SH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反应,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同时利用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反应以证实此PCR反应的特异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巢式PCR提高此方法的灵敏度。利用此方法对20份猴肾源细胞培养物和40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利用设计的引物扩增出的序列测序结果证实与报道的SV5SH基因相对位置的序列一致。AccIII限制性内切酶可对PCR产物进行特异性酶切。巢式PCR比一次PCR的敏感度有所提高。用此方法检测的20份猴肾源细胞培养物和40份血清标本结果为阴性。[结论]本文首次初步建立了检测SV5病毒的PCR方法,排除实验室用20份猴肾源细胞培养物和40份血清标本SV5的污染。  相似文献   
97.
PCR技术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1)建立RT 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2)建立DNA 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的前病毒DNA。(3)检验DNA PCR和RNA 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用SIVmac251静脉感染恒河猴,定期采血,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以RNA为模板通过RT PCR法扩增,凝胶电泳定性;从感染猴PBMC中提取带有整合的SIV前病毒DNA的细胞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凝胶电泳定性。结果DNA PCR和RNA PCR经两轮扩增后均得到一长度为477bp的特异条带,测序鉴定确为目的片段。9只实验猴感染SIV后7d,RNA PCR结果为79阳性,DNA PCR结果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只有59阳性;此后一直到感染后的42d,RNA PCR和DNA PCR的结果一直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在感染后35d下降到49,到42d时下降为零。结论PCR方法比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高。尤其是DNA PCR,既可检测具有活跃病毒复制的受感染细胞,又可检测那些携带病毒处于转录休眠期的细胞,所以在感染的早期和中后期———血浆病毒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或病毒处于潜伏感染的阶段,它作为猴艾滋病(SAIDS)模型病毒学指标之一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应该是较血浆病毒RNA检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8.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养殖果子狸SARS病毒感染和携带情况。方法用PCR方法检测果子狸咽拭子、肛拭子和皮毛标本,进行SARS病毒病原检测;中和抗体检测果子狸血清。结果本次抽样检测北京地区3个养殖场的10%的果子狸,未检测到SARS冠状病毒,血清抗体阴性。结论检测结果不支持北京地区饲养的果子狸中携带有SARS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99.
藜蒿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诱导藜蒿的幼叶和茎段产生愈伤组织和植株.研究表明,MS NAA 0.5 mg/L 6-BA 0.5 mg/L(蔗糖3%)最适合诱导藜蒿的叶片、茎段形成愈伤组织以及愈伤组织分化成再生植株,而MS NAA 0.5 mg/L最适合外植体诱导生根,1/2MS培养基对幼苗的生根作用十分明显.再生植株水培试验,筛选出了适合于藜蒿工厂化生产的营养液.  相似文献   
100.
纳米化的二氧化钛促进绿豆下胚轴不定根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200mg·L-1纳米化的TiO2能明显增加绿豆下胚轴不定根的数目、根干重和生根范围;光照条件下显著促进绿豆下胚轴不定根的形成;不同时间促生根效果不同,以6~18 h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