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研究发现LMP1可介导c-Jun/JunB活性异源二聚体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 利用建立的Tet-on系统调控LMP1表达的细胞系,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联合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技术、Western blot方法、荧光素酶活性检测、Super-EMSA方法和流式细胞术, 探讨LMP1介导c-Jun/Jun B异源二聚体对cyclin D1的调节功能. 结果表明, LMP1介导的c-Jun/Jun B异源二聚体可上调cyclin D1启动子活性及其表达, 并影响细胞周期的行进.  相似文献   
112.
软件预测和MAST技术筛选mRNA反义核酸靶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mRNA的结构靶点筛选是反义核酸药物研发的一个难题 .兔 (Oryctolaguscuniculus) β珠蛋白基因mRNA的结构靶位点通过运用MAST技术筛选获得 ,和计算机软件RNAstructure3 71模拟分析的位点进行了比较 ,也和寡核苷酸微阵列杂交技术筛选获得的靶点结果 (M .Natalie ,1 997)进行了比较 ,显示 :据MAST技术获得的兔 β珠蛋白基因 2个反义核酸结合靶位点 ,和用RNAstructure3 71软件给出的模拟分析的 2个靶位点相同 ,且它们与寡核苷酸微阵列杂交技术的结果完全一致 .运用MAST技术筛选获得绿色荧光蛋白 (GFP)mRNA有 4个结构靶位点 ,体外分析表明这 4个靶位点均有效 ,其中有 3个与RNAstructure3 71软件分析的靶点相同 ,但计算机模拟推荐的结构靶位点较多 ,而且随着基因长度增加确认靶位点的难度增大 ,获得的靶位点还需要实验验证 ,计算机软件模拟分析对实验筛选靶点、设计反义核酸有辅助价值 .MAST方法能筛选各种长度基因mRNA的全部可及位点和准确给定核苷酸的起止位置以供设计反义核酸 ,具有简单快捷的优点 ,将能为反义核酸设计起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113.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光合细菌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sphaeroides)、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嗜酸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dnasacidophila)、深红红螺菌(Rhodospirarubrum)、万尼氏红微菌(Rhodomocrobiumvannielii),经溶菌酶(3mg/L)处理50min后,获得了它们的菌体形成的原生质体,其再生率分别为80%、71%、82%、61%、74%.取等量的亲本菌株在35%的PEG(MW6000)诱导下两两融合5min,共10种组合.其融合率为球×沼2.5×10-4、球×嗜2.1×10-4、球×深2.0×10-4、球×万2.1×10-4、沼×嗜2.8×10-4、沼×深2.4×10-4、沼×万2.6×10-4、嗜×深2.0×10-4、嗜×万2.3×10-4、深×万2.4×10-4.经影印法鉴定:形成的融合子可以分别生长于以相应的有机物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所有融合子体积均相当于两亲本株体积之和,融合子菌落形态特征介于两亲本株之间.从中随机挑选100个融合子,以辣椒苗作为靶标植物,从上述融合子中筛选到了1株具有显著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病性的融合子.  相似文献   
114.
开发有新作用机制的抗生素迫在眉睫。刚发现青霉素时 ,几乎所有的金黄色链球菌都是药物敏感型 ;异烟肼和链霉素刚用来治疗结核病时 ,效果几乎 1 0 0 % ,但 90年代中期 ,几乎 90 %的金黄色链球菌和 50 %以上的结核分枝杆菌都耐药 ,耐多药菌株也日益普遍。现有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比较单一 ,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一个主要原因。解决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交叉耐药性、毒性和难以根除条件致病菌感染最有效的途径是开发新作用机制的抗生素。1 .微生物基因组及其功能未知基因中蕴涵了开发新型抗生素的大量有用靶点抗生素开发首先往往需要鉴定靶点。靶…  相似文献   
115.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中的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35  
植被覆盖和土地管理措施是土支离破碎中侵蚀的主要抑制因素之一,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中的植被覆盖与田间管理因子(C)是评价这种抑制作用的有效指标,并被广泛采用和深入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能满足土壤侵蚀预报和水土保持规划的要求,在系统回顾该因子的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介绍了USLE和RUSLE中C因子估计方法及其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并概述了中国的覆盖与田间管理因子的研究进展。此外,总结国内在(C)因子估计值以及植被覆盖度,地面覆盖物和植被根系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我国覆盖与田间管理因子研究中存在的3个方面问题,并提出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16.
从12S rRNA基因序列研究中国蛙科24种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测定了中国蛙科动物24种和蟾蜍科的中华大蟾蜍线粒体12S rRNA基因长约400bp片段的序列。采用邻接法,对其数据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24种可分成3个支系:第一个支系包括棘腹蛙、合江棘蛙、棘胸蛙、大头蛙、虎纹蛙、倭蛙、泽陆蛙共7种,其中3种棘蛙组成一个单系;第二个支系由3种湍蛙,即戴云湍蛙、华南湍蛙和武夷湍蛙组成,应属于湍蛙亚科;第三支系包含余下的14种蛙,其中5种林蛙和4种臭蛙分别组成一个单系;2种侧褶蛙先聚合后,再与弹琴水蛙聚合,2种粗上先聚合在一起,再与由林蛙组成的单系群聚合。第三支系首先与第二支系相聚,然后它们与第一支系形成姐妹群,即由蛙亚科的7个物种组成的第一支系,不与蛙亚科另14个物种组成的第三支系直接聚合,表明第一支系的物种可能不属于蛙亚科。此外,分子证据提示把陆蛙属、大头蛙属、虎纹蛙属、棘棘属、臭蛙属、粗皮蛙属和侧褶蛙属从原来的蛙属分出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7.
结核分枝杆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方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芯片、基因中断、基因互补法、差示荧光诱导法、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DNA库免疫、细菌人工染色体库是结核分枝杆菌研究的主要方法。综合利用上述技术可能是我们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8.
昆虫受精囊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建平  奚耕思 《昆虫知识》2003,40(5):476-479
昆虫受精囊是在雌雄交配之后,作为雌性贮存、释放精子和使卵受精的器官,其结构、功能及活动调节对保持精子活性和卵子受精有重要的影响。该文对昆虫受精囊结构、功能及其活动调节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9.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各种致黏膜炎症信号诱导宿主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但宿主免疫应答非但不能有效地清除感染,反而促进炎症反应而导致病情的加剧。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宿主免疫应答以及该菌长期定居胃黏膜和致炎症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0.
用微生物基因开发对付感染性疾病的新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对于深化认识微生物之间关系的作用以及微生物基因组开发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和进展,其中重点是利用生物信息手段、基因芯片、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筛选新的抗微生物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