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用PCR方法构建 10个赖氨酸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的融合基因Lys10 PAI 1,并克隆于pET2 8a(+ )和pET32a(+ )原核表达载体 .将重组表达质粒pET32 PAI和pET2 8 PAI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IPTG诱导后可获得分子量分别为 6 3kD和 4 3kD的目的蛋白 ,表达蛋白占菌体蛋白2 0 %以上 ,大多数重组蛋白以不溶形式存在 .表达产物经变性、复性、超滤、透析和亲和层析等步骤 ,可以得到纯化的Trx·PAI 1和rPAI 1重组蛋白 .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 ,目的蛋白具有人PAI 1的抗原性 .凝胶阻滞实验发现 ,纯化的重组蛋白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与质粒结合 ,使质粒的迁移率明显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 ,Trx·PAI 1和rPAI 1有希望成为受体介导基因转移的配体  相似文献   
32.
抑丝酶(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ser-pin)是一类与α1-蛋白酶抑制剂(α1-PI)结构相类似的蛋白质组成的超家族,在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如凝血、纤溶、补体活化、感染、细胞迁移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鸡卵清蛋白亚家族又代表了一系列结构更为相似的抑丝酶蛋白,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2(PAI-2)、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human leukocyte elastase inhibitor,HLEI)、胞浆抗蛋白酶(CAP)、蛋白酶抑制剂6(PI-6)、蛋白酶抑制剂9(PI-9)等都是该家族的典型成员。1995年人们又从人骨髓细胞eDNA文库中克隆出了一个新基因Bomapin(bonemarrow associated serpin),该基因编码一个分子量为45 kD的蛋白质,被基因组数据库委员会命名为蛋白酶抑制剂10(PI-1O)[1],同源性分析表明它是Ov-抑丝酶家族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33.
抑丝酶 (serineproteinaseinhibitor,ser pin)是一类与α1 蛋白酶抑制剂 (α1 PI)结构相类似的蛋白质组成的超家族 ,在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中 ,如凝血、纤溶、补体活化、感染、细胞迁移等 ,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 ,鸡卵清蛋白亚家族又代表了一系列结构更为相似的抑丝酶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2 (PAI 2 )、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humanleukocyteelastaseinhibitor,HLEI)、胞浆抗蛋白酶 (CAP)、蛋白酶抑制剂 6 (PI 6 )、蛋白酶抑制剂 9(PI 9)等都…  相似文献   
34.
谭理  朱运松 《生命的化学》2003,23(4):247-249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 1,Tiam1)是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Rac1)的特异性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GEF)。在细胞外信号刺激下Tiam1可以促进Rac1从无活性的GDP结合状态向有活性的GTP结合状态转换,有活性的Rac1-GTP与不同的下游效应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多种细胞事件。  相似文献   
35.
利用DEAE 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大鼠组织匀浆105,000g 上清中的丙酮酸激酶(PyK)同工酶,发现肝和肾中存在L 及K 两型PyK,肝中以L 型为主,而肾中以K 型较多,L:K 的平均活性比值分别为6.07及0.248。但骨胳肌中只有M 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板电泳也可获得相似的同工酶谱。用硫酸铵沉淀结合层析又从大鼠红细胞中提取了R 型PyK,与上述三型一起,进行了催化性质的比较研究。结果如下:1.K 型对热极不稳定,而M 型对热最为稳定。2.L 型和K 型可利用GIP 代替ADP 作为底物,但GDP 作为底物时的酶活性远小于ADP 作底物时的活性。M 型利用GDP 的能力很小,而R 型几乎可忽略不计。3.某些氨基酸可抑制PyK,K 型PyK 对氨基酸的抑制最为敏感,可使其抑制的氮基酸最多,而M 型最不敏感,在测定的12种氨基酸中仅受苯丙氨酸抑制,L 型与R 型介于上述两型之间,可使它们抑制的氨基酸种类相似。4.氨基酸对PyK 的抑制作用与它们代谢途径中成糖或成酮的关系尚不明确,而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能抑制PyK 的氨基酸主要是非极性氨基酸,如丙、正丁、脯、苯丙氨酸等,当这四种氨基酸的侧链羟化成相应的丝氨酸、苏氨酸、羟脯氨酸或酪氨酸后,其抑制作用明显减弱或消失。5.小侧链的脂肪族氨基酸(如半胱、丙、正丁)对L 型PyK 的抑制作用强于大侧链的芳香族氨基酸(苯丙、酪);但对K 型PyK 的抑制却弱于大侧链芳香族氮基酸。并且L 型对小侧链氨基酸的敏感性大于K 型,而对大侧链氨基酸的敏感小于K 型。6.丙氨酸对L、R、K 三型PyK 的抑制作用与其α-氨基和直链结构有密切关系,其中α-氨基尤为重要。7.果糖-1,6-二磷酸(FDP)能激潘R 及K 型PyK,当底物PEP 处于低浓度时,尚可激活L 型。FDP 还能逆转各种氨基酸对四型PyK 同工酶的抑制作用,其中对R 及K 型的逆转效果较大。FDP 对各种氮基酸抑制的逆转效应并不相同。8.丝氨酸可显著激活K 型PyK,也可逆转氨基酸对K 型PyK 的抑制作用,其逆转效率仍因氪基酸而异,但其激活作用与FDP 不能相加。对上述结果作了讨论,认力这些PyK 同工酶催化性质的差异可有助于鉴定未知样品中的同工酶类型。还提出一个PyK 同工酶上有两类氨基酸结合点的假说。  相似文献   
36.
用PCR方法从pPAIJ.7中扩增人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PAI-2)cDNA,与pUC18重组,经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分析与核苷酸序列分析,获得全长人PAI-2cDNA.PAI-2cDNA与原核表达载体重组,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经温度诱导表达,重组PAI-2占全菌总蛋白的14%,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具纤溶抑制活性.工程菌发酵、压榨后,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沉淀物经分子筛、离子交换和疏水性色谱的分离,每升菌液可获得约30mg纯度达90%的蛋白质,比活性为11866AIU/mg蛋白质,得率为19.2%.  相似文献   
37.
ATF-PAI2CD融合蛋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克隆、表达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的氨基末端片段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2型(PAI 2 )突变体所构成的融合蛋白基因 ,并在Pichiapastoris中表达 ,应用PCR获得了人ATF PAI2CD融合蛋白基因cDNA(简称ATF PAI2CD) ,将其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9K ,获得融合基因表达质粒pZWY ATF PAI2CD .该质粒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 ,用G4 18 YPD平板筛选高拷贝转化子 ,然后用甲醇诱导表达 .工程菌用摇瓶发酵 ,表达产物ATF PAI2CD占培养液中总蛋白 5 0 %以上 .经硫酸铵沉淀、分子筛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的目标表达产物纯度达 95 % .Western印迹检测具有PAI 2与uPA的免疫原性 ,经牛奶板法检测具有纤溶抑制活性 .经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 ,能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 .结果表明 ,ATF PAI2CD融合蛋白成功地在毕赤酵母中表达 ,且具有抑制uPA及与肿瘤细胞表面uPAR特异性结合的双重功能 .提示该融合蛋白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38.
ATF-PAI2CD融合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 (urokinase typeplaminogenactivator,uPA)的氨基末端片段 (amino terminalfrag ment,ATF)和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 2 (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type 2 ,PAI 2 )突变体PAI 2CD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的表达情况及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将ATF PAI2CD融合基因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LY 4重组得到表达质粒pZWE ATF PAI2CD ,以其转化大肠杆菌JF112 5 ,经温度诱导 ,ATF PAI2CD获得较高水平表达 ,融合蛋白质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占菌体总蛋白质的 15 %。包涵体经洗涤、8mol L尿素溶解、稀释复性及离子交换色谱一步分离 ,纯度达 90 % ,分子量与理论值相符。每升发酵液得重组融合蛋白质 5 0mg。经牛奶板法检测具有纤溶抑制活性 ,比活性达 12 0 0 0IU mg ;应用放射竞争法证实融合蛋白质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uPA受体特异性结合。双功能融合蛋白质的纤溶抑制活性与野生型PAI 2 (或PAI 2突变体 ,PAI 2CD)基本一致 ,与肿瘤细胞表面的uPA受体的结合能力同pro uPA。  相似文献   
39.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TGⅡ)是转谷氨酰胺酶家族成员之一,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蛋白质,具有催化蛋白质谷氨酰胺残基与赖氨酸残基交联的活性,还能结合和水解GTP,在胞内和胞外产生多种功能,最初由于tTG在细胞凋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最近的研究更表明它在细胞分化,基质的稳定、伤口愈合、信号转导、动物发育等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是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的重要成分 ,在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对uPA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1 (PAI 1 )、uPA受体 (uPAR)的相互作用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单链uPA是一种糖蛋白 ,含有 41 1个氨基酸。其结构可分为四部分 ,依次为 :上皮生长因子区、环状结构区、连接区和丝氨酸蛋白酶区。纤溶酶可裂解Lys1 5 8 Ile1 5 9之间的肽键 ,使单链uPA转变为双链uPA。uPA与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激活纤溶酶原 ,自身激活也增强。结合在细胞膜上的u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