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嗜酸硫杆菌(属)(Acidithiobacillus spp.)能够氧化亚铁、硫或还原性无机硫化合物(reduced inorganic sulfur compounds,RISCs)获得能量,固定二氧化碳,是一类典型的嗜酸性化能自养微生物。嗜酸硫杆菌广泛分布于酸性矿水、热泉等酸性环境中,是地球生态系统硫和铁元素循环的主要推动者。嗜酸硫杆菌独特的生理代谢特征和极端环境适应性,使其广泛应用于生物浸出领域。本文综述了嗜酸硫杆菌的生理代谢特征和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机制,阐述了嗜酸硫杆菌在工农业中的应用,讨论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嗜酸硫杆菌在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嗜酸硫杆菌在生理代谢、环境适应和工农业应用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2.
为调查青海省民和县玉米叶斑病病原菌种类,从该地区玉米种植地采集具有典型叶斑病症状的玉米病叶,通过叶斑病症状观察分类,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并从分离的菌株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青海省民和县玉米种植地玉米叶斑病症状主要分为3类,第1类病斑不规则,较大,呈现褐黄色;第2类病斑呈长条形,中央部分呈现黄褐色,边缘是紫褐色或深褐色,有2~3层同心轮纹,且能侵染叶脉部分;第3类病斑呈长方形或菱形,病斑较大.共分离到14株菌株,经rDNA-ITS序列分析发现,引起玉米叶斑病的病原菌分别为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burnsii、细级链格孢(A.tenuissima)、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和F.longifundum.引起青海省民和县玉米叶斑病的病原菌分别隶属于2属6种,病原菌主要为链格孢属真菌.  相似文献   
113.
辽西义县组长节锯蜂科(昆虫纲,膜翅目)昆虫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产自辽宁西部北票上园地区和凌源大王杖子义县组长节锯蜂科(Xyelidae)巨长节锯蜂亚科(Macroxyelinae)昆虫化石12种,归于4族8属,其中6新属12新种,包括Angaridyela robusta sp.nov.,Angaridyela exculpta sp.nov.,Angaridyela suspecta sp.nov.,Angaridyela endemica sp.no  相似文献   
114.
北票尖山沟义县组下部两种膜翅目昆虫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产自辽这西部北票上园地区尖山沟上侏罗统义县组上部膜翅目昆虫化石1新属2新种。新属新种Procretuania Pristina gen.et sp.nov.归人白垩旗腹姬蜂科(Cretevaniidae),新种Gurvanotrupes liaoningensis sp.nov。归入细蜂科(Serphidae).这是Cretevaniidae科和Gurvanotrupes属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15.
9种杨属植物雄花序中黄酮类含量的HPLC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树(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L.植物)树皮、雄花序、芽脂、叶等均可药用。1977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加杨(Populus×canadensisMoench)、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及杨属其他植物的雄花序,用于治?..  相似文献   
116.
甘肃苹果蠹蛾的发生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苹果蠹蛾是果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1987年入侵甘肃敦煌,2005年苹果蠹蛾在河西地区严重发生。各地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防控与监测工作,并对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甘肃苹果蠹蛾的发生历史、为害与防控现状及其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全国苹果蠹蛾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尹业师  王欣 《生物磁学》2013,(26):5154-5158,5040
艰难梭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其感染占抗菌素相关腹泻的10.25%,占抗菌素相关肠炎的50.75%,占抗菌素相关伪膜炎的90.100%。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艰难梭菌的感染与其它疾病,如活性关节炎、婴儿突发性死亡、溶血性尿毒症、坏死性肠炎、希施斯普龙病等有关。更糟糕的是艰难梭菌存在着复发性感染,15—20%的病人在成功治愈后会复发。近年来,随着强毒株的出现,艰难梭菌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情也越来越严重,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死亡率也成倍增加。到目前为止,艰难梭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及其致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艰难梭菌是一种孢子产生菌,对大部分抗菌素都有抗性,目前用于艰难梭菌防治的主要抗菌素甲硝唑和万古霉素的治疗效果也在不断下降,所以正确认识艰难梭菌的感染与流行,进一步了解其致病机制,寻找新的替代疗法已是迫在眉睫。本文对艰难梭菌感染和流行的病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其致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并探讨了艰难梭菌防治的最新策略和方法,将有利于更好的认识和研究艰难梭菌,为艰难梭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8.
2011年10月-2012年4月对滇、黔、川、陕、甘、桂、粤、琼等8省71个市(县)的斑茅野生种质资源进行考察与收集。结果表明除甘肃省外其他7个省都有野生斑茅的分布,采集到斑茅居群49个,共计420份材料。同时分析了斑茅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和生态适应性,并对斑茅的利用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9.
嗜酸性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spp.)是一类重要的极端环境微生物与工业微生物。该类细菌通过氧化硫或亚铁获得电子以固定二氧化碳进行自养生长,是驱动矿山环境酸化和重金属溶出的关键菌群,也是生物冶金等微生物浸出技术中的核心菌群。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系统是细菌种内及种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广泛分布于嗜酸性硫杆菌等化能自养微生物中,比如类似于LuxI/R的AfeI/R系统。系统介绍近年来嗜酸性硫杆菌菌体感应系统研究成果,尤其是在AfeI/R种群分布、生物学功能、调节机制及其应用研究中的新发现与新理论。讨论今后嗜酸性硫杆菌群体感应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及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促进极端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理论研究的开展与产业应用技术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比较2种方法对DN患者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营养状况指标,治疗后观察组SGA评分结果显示营养正常,对照组SG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仍处于轻中度营养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功能损害指标,治疗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炎症反应指标,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且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