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小兴安岭4种原始红松林群落类型生长季土壤呼吸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阐明小兴安岭地带性植被原始红松林土壤呼吸各组分的碳排放速率及其对土壤水热变化的响应规律,采用挖壕法和红外气体分析法测定土壤表面CO2通量(Rs),确定4种原始红松林群落类型生长季的土壤总呼吸(Rt)中土壤微生物呼吸(Rh),根系呼吸(Rr)和凋落物呼吸(Rl)的贡献量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生长季内,4种原始红松林群落类型的Rt、Rh、Rr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7-9月份较高,6月份和10月份较低。Rh对Rt的贡献量最高,平均在58.8%;Rr对Rt的贡献量次之,平均为26.5%;Rl对Rt的贡献量相对较小,平均为12.5%。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与5cm深土壤温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Rr和Rh的Q10值分别为2.88和2.23。表明根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高于微生物呼吸。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的依次为:椴树红松林(6.38μmol·m-·2s-1)云冷杉红松林(6.32μmol·m-·2s-1)枫桦红松林(5.95μmol·m-·2s-1)蒙古栎红松林(2.86μmol·m-·2s-1)。4种原始叶红松林群落类型间的Rh和Rr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2.
3种落叶松幼苗对CO_2升高的光合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CO2升高对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Herry.),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Carr.)和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Rupr.)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升高使3种落叶松光饱和光合速率(Pmax)和呼吸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长白落叶松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Pmax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1%和83%,日本落叶松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Pmax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1%和94%,而兴安落叶松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Pmax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和106%。除兴安落叶松外,CO2升高使所有落叶松当年生幼苗的光补偿点(LCP)下降,说明当年生幼苗对CO2浓度升高的反应更敏感。CO2升高使日本落叶松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光饱和点(LSP)都升高,反映了其光合作用提高的潜力较大。CO2升高条件下,除1年生兴安落叶松外,其他处理的落叶松最大量子效率(AQYmax)均增加。比较分析表明,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日本落叶松的生长潜能可能最大,具有较强的生态优势,长白落叶松次之,兴安落叶松最小。  相似文献   
163.
兰科植物是开花植物中最大的家族之一,其科研和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兰花的组织培养近年来发展迅速,对兰花组织培养中原球茎的诱导和培养基选择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应用分子标记、转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兰花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分类和基因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related protein 1,IGFBP-rP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uman hepatocellar carcinomas,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例HCC、32例癌旁肝组织及9例正常肝组织IGFBP-rP1的表达。结果IGFBP-rP1在HCC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P0.01)及正常肝组织(P0.01),但正常肝组织和癌旁肝组织IGFBP-rP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IGFBP-rP1的表达强度与HC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结论IGFBP-rP1抑制HCC的进展,IGFBP-rP1表达下调在HCC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5.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东北地区天然次生林重要组成树种, 研究该树种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响应, 可为预测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蒙古栎林的发展动态、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科学参考。该文旨在探讨不同的供氮水平下, 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综合作用对蒙古栎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实验采用人工气候箱控制, 控制条件分别为温度升高4 ℃(ET)、CO2浓度倍增(700 μmol CO2 ·mol–1) × 温度升高4 ℃ (ECET)和对照(正常温度, CO2浓度为400 μmol CO2·mol–1) (CK), 每个控制条件幼苗的基质分别用3种氮素水平处理: N1 (15 mmol·L–1 N)、N2 (7.5 mmol·L–1 N)和N3 (不施氮)。研究结果显示, 1)在ET条件下, N1明显促进幼苗茎的高生长、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 幼苗生物量的分配随氮素浓度的增加, 地下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增大。2) ECET条件下N1明显促进幼苗的高生长, 但对径生长影响不显著, 对幼苗总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不显著。但N1增加了地下生物量的比例。3) ET与ECET条件下幼苗叶片的碳氮比均随供氮水平降低而升高, 但ECET下碳氮比的升高是由于叶片碳含量较高引起的, 而ET条件下则是由于叶片氮含量的降低而引起的。ECET和ET条件较低的氮素供应水平综合作用对蒙古栎幼苗的生物量积累无促进作用。因此, 在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下, 土壤中充足的氮供给可能将促进蒙古栎幼苗的生长, 增加其天然更新潜力, 并增加其碳库容。  相似文献   
166.
缝隙连接是连接相邻两个细胞间的重要通道,其功能和数目的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构成缝隙连接的亚单位称为连接蛋白,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以细胞问的缝隙连接为靶点的治疗可能会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7.
砷中毒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P物质作为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的一种神经递质,在各种伤害性刺激信息的传递、调控和痛敏形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两者在神经系统损伤过程中的相关机制,以期更好的了解砷中毒所致的神经损伤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报道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在胃癌术后胃排空障碍治疗中行胃减压及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胃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人在局麻或基础麻醉下行经皮內镜下空肠造口术,术后行胃减压及肠内营养支持?峁?28例患者均操作成功,平均操作时间为(19.5±4.6)min,无严重导管相关并发症。术后第2天开始通过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平均术后(7.3土1.6)天完全摆脱肠外营养支持。术后平均(19.4土7.7)天恢复胃动力夹闭胃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35.8士11.8)天,拔管时营养状况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在胃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治疗中能够起到有效的胃减压和营养支持,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9.
目的:报道在晚期伴食管完全梗阻的喉癌病人中通过经腹胃切开途径成功放置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的应用体会。方法:18例喉癌术后复发伴食管完全梗阻的病人,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经腹胃切开途径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16例在局麻下、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成功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手术平均时间32.1±5.8分钟,无手术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胃切开途径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是安全、简便及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术后耐受好、易于护理,适合喉癌伴食管完全梗阻病人建立长期营养支持途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CCI模型),取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假手术组,Ⅲ组为CCI+普瑞巴林治疗组,Ⅲ组在术后第1夭开始灌胃给予3 mg/kg普瑞巴林,Ⅳ组为CCI手术组.分别于术前0 d及术后1 d、3 d、5 d、7 d、9 d、11 d、14d以热辐射法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 PWTL),观察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术后14 d,Ⅳ组和Ⅰ、Ⅱ、Ⅲ组相比较,大鼠后爪的热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1);Ⅰ、Ⅱ、Ⅲ组之间相比,大鼠后爪的热痛敏阚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瑞巴林可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慢性神经病理痛行为学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