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以‘花育22’为试验材料,使用外源钙[0、6、12 mmol·L-1的Ca(NO3)2]处理盐胁迫(100 mmol·L-1 NaCl)及正常条件下生长的花生,以盆栽方式研究了不同Ca2+浓度处理对盐胁迫条件下花生整个生育期的相关生理与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100 mmol·L-1 NaCl条件下,施加不同浓度外源钙均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增加根系活力,改善植株的农艺性状,增加生物积累量,最终提高花生产量,并且12 mmol·L-1 Ca2+处理的效果最显著.通过增强活性氧的清除能力、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以及完整性,是外源钙有效缓解花生植株的盐胁迫伤害并最终提高荚果产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对肠道致病菌及其L型菌的抑菌作用,为临床开发L.acidophilus活菌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L.acidophilus 36h发酵上清液对肠道致病菌及其L型菌吸光度值的影响,计算抑菌率,探讨乳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3个浓度的L.acidophilus发酵上清液对3种常见肠道致病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及其L型菌均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其中原液浓度抑菌作用最强。结论 L.acidophilus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多种肠道致病菌及其L型菌感染引起肠道疾病的微生态制剂,其代谢产物发挥抑菌作用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上调骨桥蛋白(OPN)和TIP30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过表达OPN载体病毒和过表达TIP30质粒分别感染或转染cal-27细胞株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OPN和TIP30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过表达OPN载体病毒感染的cal-27-sh OPN细胞株OP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cal-27-sh N细胞株(P0.001,P=0.002),且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强(P0.001,P=0.002)。过表达TIP30质粒转染的cal-27-p TIP30细胞株TIP30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cal-27-pc3.0细胞株(P=0.001,P=0.003),且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弱(P0.001,P=0.005)。结论:OPN能促进cal-2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TIP30抑制cal-2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筛选高表达单克隆细胞株,并通过优化培养基及流加物,最终达到提高目的蛋白产量及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对转染目的蛋白的CHO-S细胞进行单克隆化,应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对单克隆细胞株抗体表达量进行初步评估,最后根据筛选细胞株的活率、密度、产量及代谢情况,选择2~3株单克隆细胞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并对获得的发酵液进行纯化捕获,根据抗体蛋白表达量、糖型、等电点、纯度、酸碱峰分布等进行相应的评估分析,筛选出最优细胞株及最优培养方案。结果:经过单克隆化处理以及培养条件优化,蛋白的表达量由初始的不到500mg/L提升到2 290mg/L,且抗体蛋白纯度高达97.48%。抗体蛋白质量分析结果显示B1方案为该实验最优培养方案。结论:通过细胞株筛选、培养基优化能显著提高抗体蛋白的产量及质量,同时对抗体蛋白糖型、等电点、纯度等均有一定程度的优化。因此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高表达克隆的筛选、培养工艺优化等对目的蛋白产量及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提高,对后期实验研究及工业化方案开发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采用Design Expert中心组合试验研究了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小米质量性状的影响,通过响应面研究、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小米质量性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物料水分含量和膨化温度显著影响产品质量性状,螺杆转速和喂料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不显著;挤压产品的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粘度和膨化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而膨化率、水溶性指数和吸水性指数之间虽然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6.
研究表明,金顶侧耳深层培养的适宜碳源为葡萄糖和玉米粉,适宜氮源为酵母膏和豆饼粉,经0~48h的适应期, 48~96h的增殖生长期后进入稳定生长期,120h生物量可达30g/100ml(鲜重)以上。金顶侧耳营养液多糖含量>6.0mg/ml,氨基酸含量≥790 mg/ml; 经动物实验证明,其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及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重金属含量及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7.
三肽和四肽构象空间的可视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蛋白质寡肽构象在构象空间中的分布情况,对提取寡肽模式并构建短肽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一个保距映射,将以主链原子均方根距离(root mean square distance,RMSD)为距离测度的三肽构象空间变换为一维直线上的欧氏距离空间,从而直观地展现三肽构象的聚集情况,表明三肽主链构象可以用单一变量编码。应用该特性对四肽的构象空间加以分析,将四肽构象映射到三维空间中,从而以可视的方式描述四肽构象空间的聚集情况。对短肽构象空间的初步分析表明,短肽的聚集性和二级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四肽构象空间中存在有自然边界的离散区域(与螺旋等结构相关),也有一些区域(与折叠等结构有关)难以进一步划分。这种方法也为以可视方式分析高维空间中肽段的聚集性给出了一种可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8.
有序差异显示法(ordered differential display, ODD)是一种简便的系统研究基因表达谱差异的有效方法. 采用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的特异亲和性质分离目标cDNA片段, 从而排除非特异DNA片段的影响后, ODD法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随后利用ODD法对胚胎大鼠脑与身体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 得到几十条脑特异表达的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片段; 再通过反向杂交、RT-PCR实验和EST结果分析, 验证了改进后的ODD方法的结果可靠, 假阳性率低, 重复性好, 同时, 还对克隆到的脑特异全长新基因rZIC的生理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将rZIC的反义核酸注射到小鼠侧脑室, 测定小鼠的行为变化.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 rZIC对维持成年小鼠的运动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肺部真菌感染往往症状不典型,肺部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尤其足近年来无免疫缺陷人群中也出现肺部真菌感染.使临床判断更加复杂。方法 对我院于2006年上半年收治的7例无免疫缺陷的肺部真菌感染病例,从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病原学、诊断依据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 7例肺真菌病患者均无明显免疫缺陷,肺部影像学表现多样。通过血清学、肺活检、痰培养等方法确诊,对治疗反应均较好。结论 肺真菌病的临床表现趋向复杂多样,临床医生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0.
喙尾琵琶甲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是云南彝族长期广泛使用的昆虫药物,其虫体和防御液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明确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刺激性防御液的组成、组分含量及抗菌活性的季节性变化,本研究通过常规饲养喙尾琵琶甲成虫,每月初对该昆虫尾部采用直接刺激法收集防御液,观察其状态特征,应用GC-MS分析其组成及组分含量变化,并选择具有季节特征月份的防御液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防御液月采集率为0.06%~0.40%,年均采集率0.22%,月间分泌量差异较大。不同月份采集的防御液的状态及抑菌效果亦有所差异,在气温较低月份采集的防御液不分层,颜色为红棕色,采集的量相对偏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MIC等于或大于512μg/mL;气温较高的月份所得防御液,分层情况良好,液体呈现黄棕色,采集的量相对偏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64μg/mL,大肠埃希菌的MIC为256μg/mL,白色假丝酵母菌的MIC为512μg/mL。通过GC-MS分析鉴定出喙尾琵琶甲防御液中的6个主要组分:对苯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