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程军  沈阳  郭水良 《生态科学》2015,34(1):9-16
文章应用当前和基于RCP45CO2 排放情景下2050 和2070 的11 个生物气候数据, 以及花叶藓属(Calymperes)18个国内分布记录, 应用MaxEnt 模型和ArcGis 9.3 软件, 预测了气候变暖背景下这两属植物在我国南部41 个自然保护区潜在分布范围的变化。结果表明, 当前气候条件下, 花叶藓属植物在我国的海南岛、台湾岛的南部地区有较高的气候适应性。在研究的41 个自然保护区中, 有26 个自然保护区花叶藓属植物的的气候适应指数在阈值以上, 花叶藓属分布与纬度的关系极为明显, 随着纬度(X)的增加, 花叶藓属植物的气候适应指数(Y)呈指数式下降, 两者的关系为: Y =19.9650X(–0.057X) (r=0.9445, P<0.01)。到了2050 年, 有32 个自然保护区的气候适合于花叶藓属植物的分布, 到了2070年, 除了陕西的佛坪和四川贡嘎山保护区外, 其余的39 个自然保护区的气候均适合于花叶藓属植物的分布。就全国范围来讲, 当前、2050、2070 年气候条件下花叶藓属的潜在分布区面积百分比分别为5.39%、7.66%和15.56%, 综合适宜指数分别为0.0682、0.0817 和0.1117。随着气候的变暖, 花叶藓属植物的适生面积在不断地扩大, 综合气候适应指数也在持续地变高。最冷季节的平均温度对我国境内花叶藓属植物的分布受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温度季节变化、年温度变化范围和最干季度平均温度, 四者的贡献率分别是77.1%、10.2%、7.3%和4.8%。花叶藓属植物的分布概率随着最冷季节、最干季节平均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随着温度季节变化值、年温度变化范围和昼夜温差月均值的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的一种生理机制,一方面为细胞提供再生资源,一方面也可以作为防御机制抵抗微生物的感染和寄生。本文对它与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的关系做了综述,并探讨了自噬与微生物感染的关系。本文为我们理解细胞自噬在机体抗感染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帮助,也为我们研究感染性疾病治疗药物开启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orris水迷宫不同逃避潜伏期阈值的设定是否影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基因小鼠及其同窝同龄野生型(Littermates,LM)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检测结果。方法:将雄性AD转基因鼠与雌性C57BL/6J野生型(Wild-Type,WT)鼠按1:4比例合笼繁育,获得子代小鼠,饲养至3周后进行AD基因表型鉴定。继而选取4月龄雌性AD转基因阳性小鼠17只为AD组,同窝同龄LM雌性小鼠15只为LM组,分析将逃避潜伏期阈值分别设定为90 s和60 s时,AD组和LM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障碍的检出率和可靠性。结果:60 s到90 s期间,AD组小鼠跨越平台次数占比中位数50.0%(0.0%,75.0%),明显高于LM组小鼠跨越平台次数占比中位数16.7%(0.0%,28.6%)(P0.05);60 s到90 s期间,AD组小鼠目的象限停留时间占比中位数45.2%(37.6%,52.8%),显著高于LM组小鼠目的象限停留时间占比中位数31.7%(28.7%,40.9%)(P0.05)。AD转基因鼠在潜伏期阈值设定为60 s时较设定为90 s时将损失更多客观实验信息。结论: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功能障碍时,将逃避潜伏期阈值设定为90 s相较于60 s更能反映出AD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4.
流感病毒的M2蛋白在流感病毒复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抗流感病毒的靶标分子。本研究以提取的病毒基因组RNA作为模板,RT-PCR扩增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M2基因,分别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和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了M2蛋白的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了M2重组蛋白,并免疫大鼠制备了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表明所制备的抗体能识别真核表达的M2蛋白和病毒感染细胞后表达M2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组M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Vero细胞,表达的重组M2蛋白大小为20kDa,定位于细胞浆中,与病毒感染细胞中的M2蛋白定位相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M2蛋白在病毒感染细胞12h后才能检出,晚于NS1、NP和M1,属于病毒复制的晚期蛋白,可作为病毒复制晚期的指示分子。本研究为弄清M2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建立稳定沉默p53基因的Vero细胞模型。设计针对p53基因的shRNA序列,构建p53shRNA慢病毒载体并感染Vero细胞;嘌呤霉素筛选阳性细胞,局部消化法挑选细胞克隆;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p53的表达水平;利用虫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p53的转录激活功能。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慢病毒介导的shRNA有效地沉默p53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干扰组细胞的p53的转录激活功能明显降低。慢病毒介导的shRNA高效、稳定地沉默了p53基因的表达,同时,有效地降低了p53的转录激活功能,为研究p53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Bac-to-Bac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表达重组HA蛋白,Western blot及IFA方法鉴定其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A/California/04/2009(H1N1)HA基因,将其克隆到pFastBacHT A载体上,重组质粒pFastBacHT-HA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阳性重组载体进入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通过Bluo-gal蓝白斑筛选、PCR鉴定获得重组转座子rBacmid-HA。从重组转座子中提取rBacmid-HA质粒DNA转染sf 9昆虫细胞,制备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 9细胞表达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及IFA鉴定重组蛋白表达情况。结论:成功构建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转染昆虫细胞后制备的重组杆状病毒病毒滴度较高,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 及IFA 鉴定后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艰难梭菌毒素A(TcdA)对人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细胞凋亡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染色检测TcdA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表达水平,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TcdA能抑制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TcdA作用后Bcl-2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活性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A可以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表达,激活Caspase-3而诱导FRH-020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马立克病病毒野生型Meq基因(Meq-wt)和p53结合区域缺失的突变型Meq基因(Meq-mut)表达质粒,研究Meq蛋白对p53的转录激活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PCR方法克隆马立克氏病毒Meq-wt基因,并采用突变PCR方法缺失Meq与p53结合区域,分别构建了Meq-wt和Meq-mut基因表达质粒。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后,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Meq蛋白的表达,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实Meq蛋白对p53转录激活的抑制作用。同时借助免疫荧光技术,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Meq蛋白与p53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DNA序列测序表明克隆的Meq-wt、Meq-mut基因插入位点和核苷酸序列完全正确。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实Meq蛋白对p53转录激活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野生型Meq蛋白主要在胞浆中表达,而缺失与p53结合区域的突变型Meq在胞浆/胞核中均有表达。野生型Meq蛋白与内源性p53蛋白在胞核内能够很好地重合。 结论 Meq蛋白对p53的转录激活具有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直接与p53相互结合,来抑制对p53转录活性功能。  相似文献   
19.
麦长管蚜及蚜茧蜂空间格局的地学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应用地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麦长管蚜及蚜茧蜂种群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麦长管蚜种群的半变异函数曲线皆为球型,其空间格局为聚集型,变程在33-57cm之间;蚜茧蜂种群的拟合半变异函数曲线也表现为球型,呈聚集空间格局,空间变程在36-55cm之间,并与麦长管蚜种群在数量和空间上有较强的追随关系,说明蚜茧蜂种群是麦长管蚜种群的优势种天敌。  相似文献   
20.
略阳组分布于南秦岭勉略缝合带附近,是略阳地区重要的岩石地层单元。本次研究在略阳灵岩寺南部剖面的略阳组获得牙形刺13枚,共识别出3属5种,包含2亚种和2未定种,分别为:Siphonodella homosimplex,Polygnathus communis communis,Po.inornatus inornatus,Po. sp.和Pseudopolygnathus sp.。该牙形刺组合可以与华南同时期牙形刺进行对比,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期早期,这为确定略阳组的下部层位的具体时代提供了新的牙形刺证据。略阳组中所产出的Si.homosimplex为华南地区浅水相牙形刺的典型代表,Po.inornatus inornatus广泛见于西欧的浅水相地层,这表明在早石炭世期间勉略地区为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且与华南地区生物区系存在紧密联系,同前人根据底栖生物化石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