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1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7 毫秒
901.
目的 构建含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hIL-10,观察鞘内注射LV-hIL-10对坐骨神经松结扎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 应用PCR从pCYIL-10质粒上扩增hIL-10基因,把hIL-10基因亚克隆至pWPXL质粒上得到重组质粒pWPXL- hIL-10,将pWPXL- hIL-10与psPAX2、pMD2.G共转293T,收集上清浓缩后制备LV-hIL-10。同时将空质粒pWPXL-GFP与psPAX2、pMD2.G共转293T,收集上清浓缩后作实验对照。纯种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135只,随机分为9组: CCI疼痛模型4组(C0、C1、C2、C3),假手术4组(S0、S1、S2、S3)和正常对照组(N组)。给药组在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LV-hIL-10(C1组、S1组)、LV-GFP(C2组、S2组)、生理盐水(C3组、S3组),对照组C0组、S0组不做鞘内置管,不给药。各组在手术造模成功实施鞘内注射后观察LV-hIL-10组不同时间点痛阈的改变及脊髓、脑皮质、海马中的hIL-10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获得IL-10 基因片段,成功重组pWPXL- hIL-10载体,经序列验证无误。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获得了高滴度(2x1010)、高纯度的LV-hIL-10病毒颗粒。CCI大鼠鞘内注射LV-hIL-10后痛觉异常明显缓解,脊髓、脑皮质、海马中的IL-10表达上调,脊髓中IL-10表达上调最显著。结论 鞘内注射慢病毒感染导入型人IL-10表达质粒对CCI大鼠有明显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902.
研究了微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的萘普生甲酯的立体选择性水解反应。固定化酶活性受载体极性、水含量、有机溶剂的logP值、产物抑制的影响,据此构建了一种可以连续拆分产生(S)(+)萘普生的微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反应在一个具有回路的连续流搅拌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器中添加有采用吸附法固定化的脂肪酶,载体为一种弱极性的合成载体,水相连同固定化酶颗粒一起永久保持在反应器中,有机流动相带入底物,带出产物。固定化酶在该50mL反应器中30℃连续操作60d,仅损失活性25%,产生(S)(+)萘普生900mg,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p)为95%。  相似文献   
903.
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方面分析了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洋浮游生物的影响。石油污染影响多种海洋浮游生物的生长、分布、营养吸收、光合作用及浮游植物参与DMS的产生和循环的过程,可以引发赤潮。石油污染对浮游生物的生长可以表现出促进作用也可表现出抑制作用。由于石油的遮光作用,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垂直分布及昼夜移动情况。石油污染可由浮游生物经食物链对其它海洋生物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4.
寄生经历对川硬皮肿腿蜂寄主搜索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寄生经历对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masichuanensisXiao寄主搜索行为的影响的结果表明,在指形管内,有寄生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产卵准备时间比无寄生经历蜂短,寄主搜索控制时间更少,寄主搜索控制成功率更高。1~3次经历蜂随着经历次数的增加,产卵准备时间逐渐缩短。无经历、1次、2次、3次经历蜂的产卵准备期分别为:6.3,5.3,4.9,4.6d。但3次经历后,准备时间的变化即不显著。无经历蜂与1次经历蜂、5次经历蜂的搜索控制寄主时间分别为:820,240,30min,对寄主的搜索控制成功率分别为72.97%,100%,100%。寄生经历蜂接蜂3d时卵子发育速率更快,寄生经历蜂与无寄生经历蜂在替代寄主上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05.
浙江古田山常绿阔叶林演替序列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较为成熟的“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的研究方法,应用相邻格子样方法调查了16个典型样地,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计算了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演替序列4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从针叶林到针阔叶混交林、木荷林和甜槠林的演替过程中,4种群落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9670、2.4975、2.6140和2.4356,呈现先增大后变小的趋势;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以针阔叶混交林最高,Shannon-Wiener指数为2.8625;针叶林的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为1.5334,高于其它3种群落。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演替序列中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甜槠林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而木荷林物种多样性大小则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演替过程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幅度以草本层最大,H、JSW、JSI、D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572、0.0806、0.0899和0.1884;灌木层变化幅度最小,其H、JSWJ、SI、D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482、0.0385、0.0142和0.1553。  相似文献   
906.
镉胁迫下绿豆和箭舌豌豆幼苗的抗氧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液培养法对Cd2 胁迫下绿豆和箭舌豌豆幼苗叶组织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电解质泄漏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Cd2 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2种作物叶组织内的MDA含量和细胞电解质泄漏率明显增加;在胁迫期间,二者的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并在不同的时间达到高峰后再下降的趋势。与箭舌豌豆相比,Cd2 胁迫下的绿豆幼苗叶组织的MDA含量、电解质泄漏率及H2O2和O2.-的积累量较高,CAT、SOD和APX的活性较低。研究表明,Cd2 胁迫下箭舌豌豆的抗氧化能力高于绿豆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07.
近年来基因工程抗体技术发展迅速,将单价小分子抗体改建为双价或多价,成为抗体工程中活跃的领域之一.四价抗体相比于单价或双价抗体在增加抗体亲和力、降低解离率、延长半寿期等药代动力学,受体交联效应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具有较好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前景.制备四价抗体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偶联法和基因工程法,后者主要包括:①通过改变单链抗体VH和VL之间的连接肽的长短对单链抗体之间的聚合作用产生影响;②利用连接肽将scFv进行连接而形成多价抗体分子;③通过寡聚化的结构域,如亮氨酸拉链结构、链亲和素、人p53四聚化功能域、子宫球蛋白等介导多价抗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08.
目的设计开发一种实用的实验雪貂饲育笼具。方法根据雪貂的生物学特性并参考有关实验动物笼器具标准进行设计。结果该笼舍完全能适用于普通环境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结论该笼具操作和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09.
铅(Pb2+)是现存环境最大量的有毒重金属污染元素,在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种植的玉米受重金属Pb2+污染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到食物安全。文章利用玉米籽粒Pb2+低富集自交系178和籽粒Pb2+高富集自交系9782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165对SSR多态性标记,构建了总长度为1499.8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9.07 cM的分子遗传图谱,对玉米籽粒Pb2+含量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以期为选育籽粒低富集Pb2+的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Pb2+浓度为333.32 mg/kg胁迫下,共检测到2个与籽粒Pb2+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玉米第1、第4号染色体,其中qPC1位于标记区间umc1661~phi002h之间,表型贡献率为11.13%,加性效应为0.062;qPC4位于umc1117~nc005之间,表型贡献率为5.55%,加性效应为-0.044。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中Pb2+含量与穗长、穗粗、行粒数、穗重和百粒重等产量性状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选育玉米籽粒Pb2+低富集的新自交系或杂交种不一定会影响到产量性状,而且籽粒Pb2+含量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遗传性状。  相似文献   
910.
敬钊毒素-Ⅴ(jingzhaotoxin-Ⅴ,JZTX-Ⅴ)是从敬钊缨毛蛛粗毒中纯化得到的一种新型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抑制剂.为了深入研究该毒素的功能,应用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方法化学合成了JZTX-Ⅴ,合成多肽经谷胱甘肽法氧化复性后,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行分离纯化.复性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经质谱测定为3 605.51,而与天然毒素混合进行HPLC共洗脱实验时也只得到单一峰.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显示,JZTX-Ⅴ能够抑制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上的A型钾电流,却对外向延迟整流钾电流没有影响,对处于静息关闭状态的A-型钾通道也表现出较高的亲和性.JZTX-Ⅴ对A型钾通道的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从性, 其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为52.3 nmol/L. JZTX-Ⅴ通过引起A型钾通道的活化曲线往去极化方向漂移,和失活曲线往超极化方向漂移来改变通道的门控特征.目前的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JZTX-Ⅴ的功能研究及分子改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