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背景】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广泛污染粮谷类作物的一种雌激素类真菌毒素,不仅给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还能通过食物链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目的】从微生态制剂中筛选获得能够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株,优化其脱毒条件,测定其在饲料中的实际脱毒效果及对饲料中植酸、维生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从微生态制剂中分离出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 (cell counting kit-8, CCK-8)测定菌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产物的细胞毒性和雌激素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离株在培养基和饲料中的解毒效果,以及分离株在霉变的豆粕、麸皮和成品饲料中固态发酵前后维生素的含量变化,通过三氯化铁比色法测定饲料脱毒前后植酸的含量变化。【结果】从微生态制剂中筛选出一株通过分泌胞外酶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PA26-7,该菌株在培养基起始pH 4.0-8.0、培养温度25-60℃条件下均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产物的细胞毒性和雌激素活性均较ZEN弱。PA26-7经固态发酵72h后,饲料原料(豆粕和麸皮)及霉变的成品鸡...  相似文献   
12.
13.
钠钾ATP酶与阳离子主动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生物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一般讲,细胞内液钠浓度低,钾浓度高;细胞外液钠浓度高,钾浓度低。如人心肌细胞内钾离子浓度为细胞外液的38倍,而钠离子浓度,外液为内液的36倍。这种离子分布的差异,是由于细胞膜不断将钠输出细胞外,将钾输入细胞内所致。这种逆电化学梯度地运输离子的过程是一耗能过程,通常称为一价阳离子主动运输,或称“钠钾泵”。1957年,Skoul从蟹神经的微粒体组份中  相似文献   
14.
生殖道感染在妇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可造成不孕、异位妊娠、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后果。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较多,且由于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日趋严重,各种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上升。本文对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种类、病原体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及药敏试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了解各病原体特点,开展各种病原体对药物敏感性试验,可减少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复发率,提高治愈率,为改善女性生活质量与促进生殖健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丝状真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高等真菌绵地花(Albatrellus ovinus)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包括正相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中压液相色谱、半制备HPLC等),分离得到grifolin及其它的5个衍生物。分别为grifolin(1)、neogrifolin(2)、grifolinone A(3)、grifolinone C(4)、confluentin(5)和4-O-methylgrifolic acid(6)。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波谱学方法以及与文献数据对照进行确定。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种高等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一个真菌色素,它是一个由一分子的grifolin和一分子苯醌化的grifolin以头对头的方式聚合而成的二聚体。  相似文献   
17.
烟草青枯病劳尔氏菌与拮抗菌对根系分泌物的竞争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枯病病原菌与拮抗菌的营养特性及其对烟草根系分泌物的响应差异,对提高拮抗菌定殖能力、有效生物防控烟草青枯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通过筛选与鉴定贵州烟区青枯病病原菌株及拮抗菌株,通过Biolog表型芯片技术分别检测病原菌与拮抗菌的特征性碳、氮源,利用气质联用(GC-MS)检测烟草主栽品种K326根系分泌物的主要物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病原菌与拮抗菌对其利用能力、利用强度以及共培养的研究。[结果]经鉴定,分离、筛选到的病原菌株和拮抗菌株分别为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wacearum)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含量为0.01μg/mL以上的根系分泌物中,12种物质的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果胶>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核糖>蔗糖>苯甲酸>果糖=D-甘露醇>棕榈酸>富马酸,果胶含量最高且明显高于其他物质;拮抗菌(LX4)对碳源利用能力高于病原菌(Rs)的碳源有阿拉伯糖、木糖和核糖,分别是病原菌利用能力的1.22、1.95和2.17倍;前12 h拮抗菌利用果糖强度高于病原菌,不同碳源共培养24 h后LX4对gfp-Rs(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后的青枯病病原菌)抑制率为18.34%(阿拉伯糖)、53.23%(木糖)、63.53%(核糖)和52.09%(果糖)。[结论]拮抗菌对烟草根系分泌物的利用不及病原菌,但在特定碳源条件下拮抗菌能够利用根系分泌物中的某些碳源产生某种拮抗物质抑制病原菌,拮抗菌与病原菌之间同时存在利用性竞争和干扰性竞争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在毕赤酵母Komagataella pastoris GS115中外源表达来源于霍霍巴[Simmondsia chinensis(Jojoba)]的脂肪酰-Co A还原酶Jojoba FAR,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脂肪醇。【方法】以质粒p RL105为模板PCR扩增获得霍霍巴脂肪酰-Co A还原酶的编码基因,以p GAPZαA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AP-far,并通过电转化法转入K.pastoris GS115,筛选转化子并发酵,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发酵产物。【结果】构建了毕赤酵母重组菌株p GAPZ-far-GS115,通过摇瓶发酵检测到脂肪醇的合成。随后在7 L规模的发酵罐上发酵验证,得到脂肪醇产量为134.74 mg/L,产率为1.22 mg/(L·h)。【结论】实现了脂肪醇在毕赤酵母中的生物合成,为工业上利用毕赤酵母生产脂肪醇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微生物群落在水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细菌在微囊藻水华的发生、发展及衰亡、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了水体中微囊藻与细菌独有的群落结构特征,以及微囊藻与细菌群落对环境因素变化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微囊藻与细菌的相互作用方面, 从藻细胞微环境中附着细菌对微囊藻生长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细菌在微囊藻群体的形成和维持过程的作用, 细菌参与的微囊藻水华的聚集和降解过程, 细菌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文章还对未来微囊藻与细菌相互关系的研究热点以及可利用的组学技术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鳜(Sinierca chuatsi)养殖需要, 实现均衡上市的苗种供应要求, 研究通过对两批亲鱼在不同季节各进行4次交替人工催产, 按月建立苗种繁育模式。结果显示, 池塘中自然培育的亲鱼, 卵巢成熟系数出现2个峰值, 而网箱中培育的亲鱼, 经过4次人工催产, 出现4个成熟系数峰值, 产卵量和出苗量与成熟系数峰值正相关。以二繁的成熟系数、产卵量和出苗量最高, 显著高于其他三次(P<0.05), 二繁、三繁和四繁的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培育成活率均较高, 显著高于一繁(P<0.05), 温度是影响一繁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培育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产后亲鱼成活率随人工繁殖次数增加而下降, 其中以一繁的成活率最高, 达93.33%, 显著高于三繁和四繁(P<0.05)。综上结果表明, 通过按季节分梯次人工繁育模式解决鳜苗种生产的均衡供应是可行的。这为转变鳜的养殖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也为其他鱼类苗种的均衡生产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