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1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IL-6受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6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IL-6受体(IL-6R)结构和功能的影响。IL-6R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即配体结合链gp80和信号传导链gp130。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两种亚基组成的高和力IL-6R是介导细胞效应所必需的。IL-6Rα中的造血功能区属于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它决定着结合IL-6的能力,然而gp130则是多种细胞因子共用的信号传递分子,其胞  相似文献   
22.
我们用超速离心、非离子去垢剂Tritonx—100增溶提取、亲和层析等方法从产于南中国海的黑斑双鳍电鳐(Narcine maculata)的电器官分离、纯化了ACh受体蛋白。这种电鳐的电器官每克湿组织含有与眼镜蛇神经毒素(cobro—toxin)的结合位点可达到~3 nmol。纯化后的受体蛋白,与眼镜蛇神经毒素结合的比活力约10—12 nmol/mg蛋白。受体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呈现两个主要条带,其表观分子量分别为38,000和53,000。ACh受体与~(125)I标记的眼镜蛇神经毒素结合的复合物在1%Triton X—100存在下用凝胶过滤法测其表观分子量约390,000。等电聚焦测得该复合物的等电点约5.6—5.7。根据超离心分析,纯化的受体蛋白的沉降系数为9S。  相似文献   
23.
花椰菜是人们喜爱的蔬菜,我国许多地方都能种植。北京郊区为春、秋两季生产。市场供应仅限于初夏秋末,整个漫长的冬、春季节都需要依赖南方供应。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减少损失,节约运费,我们对北京郊区生产的瑞士雪球花椰莱,进行了贮存保鲜实验。  相似文献   
24.
用三步纯化法从人M_3型白血病细胞中分离纯化出人类肿瘤癌性促凝物(CP)。促凝活性回收率为24%,CP纯化倍数为2481倍。纯化CP在SDS-PAGE上为单一区带,其理化和酶学特性类似于动物肿瘤CP,分子量约为70 000,PI为4.8,在FVⅡ缺乏血浆中以及在含有组织因子(TF)抑制剂情况下仍能激活FX。CP促凝活性能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HgCl_2抑制,纯化CP能与抗动物肿瘤CP抗体形成免疫沉淀反应。  相似文献   
25.
1.白鲢鱼与黄鳝血清转铁蛋白在分离纯化上的差异。2.用SDS-PAGE测定分子量,白鲢鱼血清转铁蛋白有两个组份,分子量分别为77kD和70kD;黄鳝血清转铁蛋白为单一组份,分子量为68.1 kD。3.白鲢鱼与黄鳝血清转铁蛋白都含糖,但都不与ConA-Sepharose柱结合。4.白鲢鱼与黄鳝血清转铁蛋白氨基酸组成的测定和比较。5.白鲢鱼与黄鳝血清转铁蛋白用胰蛋白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酶解,白鲢鱼能得到分子量在37kD左右的二个片段,而黄鳝则几乎不能被胰蛋白酶酶解。6.白鲢鱼血清转铁蛋白在404.5nm处有一特异吸收峰,而黄鳝则在407.5nm处。  相似文献   
26.
本文报道寄生于我国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de Beauvois)上的蝼蛄菌属(Tettigomyces)11个种,其中新种1个:线状蝼蛄菌(T.filiformis Ye);国内新记录种10个:渐尖蝼蛄菌(T.acuminatus Thaxt.),非洲蝼蛄菌(T.africanus Thaxt.),短蝼蛄菌(T.brevis Thaxt.),毛生蝼蛄菌(T.chaetophilus Thaxt.),混淆蝼蛄菌(T.co-nfusus Thaxt.),蝼蛄菌(T.gryllotalpae Thaxt.),印度蝼蛄菌(T.indicus Thaxt.),间型蝼蛄菌(T.intermedius Thaxt.),翅生蝼蛄菌(T.pterophilus Thaxt.),普通蝼蛄菌(T.vulgaris Thaxt.)。本文所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7.
我们测定了大白菜种子萌发时 ATP、ADP、AMP 及E.C.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干种子中 ATP 的含量很低,大量的是 AMP,E.C.值很低。吸胀1小时后 AMP 迅速转变成ATP,E.C.值急速地上升。吸胀2小时后 ATP 增加为干种子时的35倍多,E.C.值超过0.5。24小时仍未萌发的种子,其 ATP 含量比24小时内已萌发的种子低4倍,E.C.值也明显低。在3%O_2中萌发的种子内源 ATP 水平下降,只有将种子再转入空气继续萌发,ATP 恢复到对照(在空气中萌发)的水平时,发芽率才提高到76%。最初1至2小时在3%O_2中或在5×10~(-4)M DNP、1×10~(-5)M CCCP、5×10~3 M IAC 中浸种,ATP 的合成受到抑制,E.C.值也显著降低,其中尤以碘代乙酸处理为甚。实验表明种子萌发与 ATP 水平、E.C.及能库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在以前的研究裏,我們曾觀察到在輕度麻醉的貓或狗,以游離腸段或後肢的灌注管中,注射適當劑量的二硝基酚、對硝基酚、乙酰胆鹼等藥物,反射地引起血壓升高和呼吸的變化。但在部分實驗中,每當血壓一度升高後,跟着出現一段時間的血壓的波浪性变化。當切斷四條緩衝神經,消除它們的抑制影響而使中樞神經系統處於興奮性提高的情况下,跟着化学感受性反射的增强,這種血壓的波浪性變化也相應地加大;與這一情况相反,如果在頸動脈寶内加壓而引起中樞抑制時,這種波浪性變化即减弱或者消失。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種波浪性變化產生的主要部位,我們繼續做以下兩组實驗。  相似文献   
29.
覃信梅  盘波  卢永彬  沈利娜  张强  梁燕妮 《广西植物》2020,40(10):1466-1476
石山苣苔属(苦苣苔科)约41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石灰岩地区。到目前为止,仅其中四种的染色体数目被研究和报道,其余绝大多数物种的染色体数目和倍性尚不清楚,染色体数目和倍性在该属及其姐妹属报春苣苔属中的演变历史及其对两属物种多样性分化的影响亦不清楚。该文以叶片水培生根法获取的四种(含一变种)石山苣苔属植物 [即石山苣苔原变种(Petrocodon dealbatus var. dealbatus)、齿缘石山苣苔(Petrocodon dealbatus var. denticulatus)、弄岗石山苣苔(Petrocodon longangensis)、石山苣苔未定名种(Petrocodon sp.)]的根尖细胞为材料开展染色体实验,探索了多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获取染色体数目,在石山苣苔属和报春苣苔属的系统树上追踪了染色体数目和倍性的演变历史,同时探讨染色体数目尤其是倍性变化是否对两属物种多样性分化存在影响。结果表明:(1)长度为1~1.5 cm的根尖,0.002 mol·L-1 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5 h,解离4 min为较适宜的染色体制备条件。(2)四种(含一变种)石山苣苔属植物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二倍体(2n=2x=36)。(3)两属之间及两属各自的最近共同祖先染色体数目尚不能确定,除个别物种染色体条数或倍性有变化以外,其余已知染色体数目的物种均为2n=2x=36,在两属中高度一致,石山苣苔属与报春苣苔属物种多样性分化尤其两属物种多样性巨大差异与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组倍性变化无关。综上结果为石山苣苔属植物及其近缘类群染色体制备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对该类群的分类、系统演化和物种形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30.
气候变暖背景下植物可通过关键性状的表型可塑性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增加。表型可塑性增强进化假说预测定植到新环境中的入侵植物种群具有演化出更强表型可塑性的潜力。此前对可塑性进化的研究涵盖了外来植物性状对水分条件、光照变化、土壤养分、邻体根系以及天敌防御等的响应, 而较少有研究关注增温条件下植物重要性状的可塑性进化。已有的部分研究多集中在温带和热带地区, 而较少关注入侵植物在高寒地区对增温的响应; 且研究多集中在植物生长相关性状, 较少关注功能性状和防御性状。本研究采用同质园实验比较了喜旱莲子草6个引入地(中国)种群和6个原产地(阿根廷)种群, 在西藏拉萨模拟全天增温2℃处理下的适合度性状、功能性状和防御性状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 (1)高寒地区模拟全天增温显著提高了喜旱莲子草总生物量(+36.4%)、地上生物量(+34.5%)、贮藏根生物量(+51.4%)和毛根生物量(+33.6%), 降低了分枝强度(-19.8%)和比茎长(-30.2%); (2)模拟全天增温使引入地种群的比叶面积和黄酮含量增加, 而原产地种群则相反。这些结果表明高寒地区全天增温2℃对喜旱莲子草可能是一种有利条件。引入地种群的适合度性状对模拟全天增温2℃的响应比原产地种群更强, 而其光能利用相关性状和防御性状的响应可能提升了其在高寒地区的适合度。因此, 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高寒地区温度升高可能更有利于喜旱莲子草引入地种群的定植和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