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本文简要报道了毛喉鞘蕊花(Coleus jorskohlii)无菌苗愈伤组织的诱导,初步培养及细胞悬浮培养,同时对培养细胞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2.
人参培养细胞的单细胞克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培养基组成成分能影响人参培养细胞单细胞克隆的植板率。Ms培养基中2,4-D和KT需要一个适合的浓度比才能有效地促进细胞克隆的形成,其最佳浓度组合是2,4-D1.5mg/L和KT O.5mg/L。适合人参细胞克隆形成的NH4N03浓度是400mg/L,CaCl2.2H2O浓度是750mg/L。向培养基中补加适量的琥珀酸、精氨酸和维生素等都能明显提高植板率。通过优化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细胞克隆的植板率可增加到2.34倍。悬浮培养两周左右的细胞平板培养最有利克隆形成,当细胞植板密度低于4×103个细胞/ml时,几乎没有克隆形成。  相似文献   
103.
104.
该研究以长江上游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的降雨过程、地被物层、根系层及土壤层的生长发育特点和水分运动状况为基础,利用自制实验仪器,在研究区域开展室内土柱实验,与野外实地示踪影像分析及树种根系调查相结合,针对研究区域土壤包气带根系层中水分快速运动的优先流形成的内外影响因子展开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松散和多孔,土壤的孔隙度较大,大部分降雨为低强度、低雨量级和长历时,并具有较厚的地被物层和丰富的根系层,这些诱发因素存在,使研究区域——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具有优先流形成的条件,降雨不会对土壤造成击溅作用,水分运移沿着土壤孔隙或植物根孔等处开辟优先路径,在地被物层及土壤层形成一个水流通道,随着长历时的降雨的继续,水分及其所携带的溶质继续沿着此路径向下运移。  相似文献   
105.
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在疫苗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转基因植物生产口服疫苗的发展、优点与作用机理、方法原理进行介绍,概述当前各种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前景 。  相似文献   
106.
人基因组伸展开来长约 1 .8米 ,而人细胞核的直径不到 6微米 ,DNA在细胞核中以核小体的形式被高度压缩。这种结构在保证遗传物质稳定性的同时也阻碍了其它生物大分子接近DNA双螺旋。许多重要生命过程的发生又都依赖功能大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机体内必然存在使核小体稳定性发生变化的调节机制以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通常把染色质和单个核小体内发生的任何可检测到的变化称为染色质重塑。对核心组蛋白尾部的修饰 ,尤其是乙酰化修饰 ,与染色质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另有一类复合物也可以改变核小体稳定性 ,它们都含有一个DNA依赖的…  相似文献   
107.
粳稻芽期耐冷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利用22个粳稻品种,在不同低温胁迫、不同处理天数下进行水稻芽期耐冷性鉴定,并提出了适合于粳稻芽期耐冷性的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和不同天数的处理中,以2℃/6d低温胁迫下的22个粳稻品种死苗率的方差和变异范围表现为最大,并且死苗率的分布比较合理,据此认为该低温胁迫对于粳稻芽期耐冷性鉴定是比较合适的胁迫条件.在2℃/6d低温胁迫下,靖粳7号、辐优1号、合系15、沈农15、东农422、滇系1号等品种芽期耐冷性属3级,为强耐冷性品种;云南省粳稻品种的芽期耐冷性普遍好于东北三省的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8.
粳稻谷粒性状与垩白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粒粳稻DL115与小粒粳稻XL005杂交后代F3和F4家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了粳稻谷粒性状和垩白性状的表型变异及其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3和F4家系谷粒的长、宽、厚、长宽比、千粒重及垩白性状均呈接近正态的连续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F4家系谷粒性状值均小于F3,随着世代的增加,谷粒性状值趋于减小。F4家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小于F3,而垩白大小基本相近。在F3和F4,谷粒千粒重与谷粒长、宽、厚、长宽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垩白性状与谷粒长、宽、厚、长宽比、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不同大小的谷粒长、长宽比和千粒重范围内,谷粒性状值相对较大的群体垩白性状值明显大于谷粒性状值相对较小的群体;谷粒长和长宽比相对较小的群体内垩白性状与其谷粒性状的相关关系较谷粒长和长宽比相对较大的群体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NtrC是一种与DNA结合的转录调控因子,在激活氮同化基因的转录和维持氮源供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究其对嗜水气单胞菌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 ntrC的缺失株,并以野生株为对照,对缺失株的生理表型进行测定和分析,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野生株和ntrC缺失株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发现敲除ntrC基因后,嗜水气单胞菌在缺氮、渗透压、重金属离子、氧化以及不同抗生素胁迫下的耐受性都发生显著变化,且这些表型在其补救菌株中均能得到恢复。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野生株和ntrC缺失株的差异表达蛋白可能参与氨基酸生物合成、抗坏血酸和醛糖酸盐等代谢通路的调控。[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ntrC在嗜水气单胞菌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细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探讨了ntrC直接或间接调控的蛋白与生理表型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水产致病菌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0.
渗透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特性及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用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渗透剂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在4种不同浓度的渗透胁迫下水稻种子的萌发特性,并确立间接评价水稻苗期抗旱性的萌发期鉴定指标。结果表明,高浓度渗透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低浓度,萌发率的干旱胁迫反应指数随渗透液浓度的降低和萌发进程而增加。在不同浓度的渗透胁迫处理中,20%浓度下萌发6d后的萌发率表现较大的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以及较均衡的品种频率分布,较好地反映了水稻种质对渗透胁迫的不同反应,认为20%/6d条件较适合作为萌发率鉴定的渗透液模拟干旱胁迫;经反复干旱后的幼苗存活率与萌发胁迫指数和20%胁迫浓度下萌发8d后芽鞘长的干旱胁迫反应指数(DRI)表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认为萌发胁迫指数和芽鞘长的DRI可作为评价水稻苗期抗旱性的间接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