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5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为了考察不同饥饿时间对鲤幼鱼内脏器官指数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 在(25±0.5)℃条件下, 将35尾实验鱼[体质量(21.34±0.42) g, 体长(9.39±0.08) cm]随机平均分成5组, 即: 对照组(S0)、1周(S1)、2周(S2)、4周(S4)和8周(S8)饥饿组, 相应时间的饥饿处理后测定各实验组鱼体内脏器官指数及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EPOC)。结果发现: 除了体长以外, 鲤幼鱼体质量、空壳湿重、内脏团湿重、肝脏湿重、消化道湿重、心脏湿重和鳃湿重等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S2、S4和S8组的幼鱼空壳指数显著高于S0和S1组(P<0.001)。S2、S4和S8组的幼鱼内脏团指数和肝脏指数都显著低于S0和S1组(P<0.001)。S1组幼鱼消化道指数显著低于S0组, 但显著高于S2、S4和S8组(P<0.001)。心脏指数和鳃指数在所有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S1组幼鱼运动前代谢率显著低于S0组(P<0.001), 但显著高于S2、S4和S8组(P<0.001)。S1组幼鱼运动代谢峰值和代谢率增量与S1组差异不显著(P>0.05), 但显著高于S0、S4和S8组(P<0.001, P=0.003)。各组间幼鱼代谢峰值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个饥饿组幼鱼运动代谢峰值比率都显著高于S0组(P=0.002)。S1组的幼鱼EPOC与S0和S2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 但显著高于S4和S8组(P=0.043)。综上所述: (1) 鲤幼鱼各个组织器官对饥饿胁迫的响应不尽相同, 这可能与其执行的生理功能差异有关; (2) 短期饥饿胁迫提升了鲤幼鱼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 这可能有利于其摄食和逃逸能力的提高, 进而提高其生存适合度。  相似文献   
742.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是具有生物粘附性且能结合和传递大分子药物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且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药物载体。它具有生物黏附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对人体无毒性且能够结合和传递大分子药物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作为载药微球具有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等优点。国内外近些年已将其应用于药剂学领域,以及将其作为药物载体经微球化与药物结合形成给药系统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并取得了较多成果。本文主要阐述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的主要生物特性、作用特点及其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43.
模拟氮沉降下去除凋落物对太岳山油松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凋落物是土壤呼吸的重要碳源,氮沉降将改变其输入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土壤呼吸。为揭示氮沉降和去除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以太岳山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地分别作2种凋落物处理:去除凋落物(LR)、对照(CK1),设计4个施氮水平:不施氮(CK2,0 kg N·hm-2·a-1),低氮(LN,50 kg N·hm-2·a-1),中氮(MN,100 kg N·hm-2·a-1)和高氮(HN,150 kg N·hm-2·a-1),于2010—2012年生长季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观测年限的推移,模拟氮沉降对对照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去凋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凋落物层呼吸速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去除凋落物使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了29.0%,施氮减小了去除凋落物后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幅度。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均呈显著指数相关(P0.05),土壤温度解释了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37.3%~62.2%,去除凋落物降低了模型决定系数R2;以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构建的复合关系方程拟合效果均好于单因子模型,土壤温度和水分共同解释了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67.6%~85.6%,并且施氮降低了去凋处理的复合模型决定系数R2,而对对照处理没有显著影响。施氮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并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氮沉降、凋落物是影响油松林土壤CO2通量的两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44.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决定着生态功能,其时空结构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旨在探讨形成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持久性的组件间的相互关系,将其分为树体结构、林带结构、林网结构、景观结构4个层次,针对各层次中结构研究的原理、方法及成果进行了综述,通过树木个体的形态、质态结构研究,应用分形图形学的手段可实现动态结构的可视化,以研究林带树体结构的生成机理;精确界定林带结构的分维疏透度。探讨农田防护林带最佳结构理论,以构建防护林带最佳结构计算机生成模型;确立多物种、多层次的窄林带小网格的林网优化模式;评价农田防护林景观的合理性、稳定性、持续性,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45.
中国广东水螅属一新种(水螅纲,无鞘螅目,水螅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自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的淡水水螅新种,即珠江水螅Hydra zhujiangensis sp.nov.,研究标本均来自1只水螅的单系繁殖群体,测量数据经生物统计学处理。新种名以水螅生境所属珠江水系命名。所有研究标本保存于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746.
747.
采集并组织分离到块磷鹅膏Amanita spissa的纯培养菌丝。探讨了各种培养条件对块磷鹅膏菌丝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8℃,pH 6.0,避光的条件下块磷鹅膏的菌丝体生长最好。液体反应器人工培养块磷鹅膏获得成功,其液体培养的菌丝体干重在摇瓶中为0.893g/L,在气升式反应器内可达到2.33g/L。固体斜面培养和气升式反应器液体培养的菌丝体的HPLC分析表明菌丝体内含有鹅膏毒肽,而不含有鬼笔毒肽。两种培养条件下菌丝体的-αamanitin毒素含量略有不同,固体斜面菌丝体为26.02μg/gDCW、反应器培养菌丝体为15.25μg/gDCW。通过抑芽法试验也证明固体和液体培养菌丝体中含有-αamanitin,且具有和子实体中-αamanitin相同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有可能通过液体大规模培养鹅膏菌丝体来生产鹅膏毒素。  相似文献   
748.
检视了存放于标本馆的西藏产的中华高地藓Astomiopsis julacea(Besch.)Yip&Snider之后,发现以前记录于该地区的标本均属错误的鉴定。目前为止,本种尚未发现在西藏分布,仅分布于云南和重庆。  相似文献   
749.
取经中性红活染后的杆吻虫喂水螅,仔细观察了水螅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水螅垂唇端部能够相互识别出同类;水螅的垂唇与胃区能协力把杆吻虫吞入胃腔,触手经常随食物进入胃腔;吞食时经常出现头部内翻或外翻;个体间及其成体与芽体间常出现争夺食物的现象,当垂唇端部互不相触时,体型较大的个体常常把较小个体或芽体连同食物一起吞食;垂唇内胚层腺细胞对食物有消化作用,对同类无伤害;水螅的神经系统已有初步的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750.
脂多糖激活靶细胞NF-κB的机制与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庶  汪正清 《微生物与感染》2002,25(1):20-22,30
真核细胞核转录因子Rel/NF-κB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多向性转录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因子,广泛调控着自昆虫至人类的免疫和炎症反应中一系列基因的表达,静息时,Rel/NF-κB二聚体与其抑制蛋白IκB结合成三聚体存在于胞质中,胞外刺激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使IκB降,解,活化的NF-κB进入核内发挥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脂多糖激活靶细胞NF-κB的分子机制及酷氨酸蛋白激酶,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等相关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