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71.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俗称枣皮、药枣、山萸肉树。是一种落叶灌木或乔木,早春花开满树金黄,夏季碧叶青翠,深秋簇簇红果,玲珑剔透,晶莹夺目,寒冬树冠婆娑幽雅,也是很好的庭园绿化树种。另外,山茱萸还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用植物。关于山茱萸的丰产经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72.
敦煌莫高窟干旱地区水分凝聚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戈壁地质结构的调查和洞窟检测,结合气象资料对戈壁土壤水分凝聚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形成机理在野外进行了水分凝结的覆膜实验.结果表明,在莫高窟戈壁区的上层砾砂中,由于强烈的温度日较差变化,形成了凝结水分;另外源于地下深处的水分通过土壤盐分的吸湿吸附作用在地下10~40cm范围内相对富集,并由于剧烈的波动呈现时空异质性变化.将凝结、吸湿吸附等方式形成的土壤水分统称为凝聚水分.凝聚是水分存储于一定土壤的结构过程,与太阳辐射、温度、湿度等气候因子密切相关.变温层土壤的温度、盐分、湿度、结构、密闭程度、地热等对水分的凝聚有重要影响.水分的凝聚机理对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和文物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3.
首次报道了中国淡水固着滤食的多毛类动物根管虫(Ficopomatus cf.rnocrodon).标本采自深圳市郊人工淡水河底的石块上(113°46′07.52″ E;22°43′41.91″N),石块用自来水浸泡后带有盐味.虫管顶部中线有一纵脊,环纹不明显.虫体长6.4~8.0mm.鳃冠具16根鳃丝.壳盖呈橄榄形.虫体具7个胸刚节,第一刚节具9~11根领刚毛,呈毛状.胸区齿片腹刚毛具单排9个齿,长47~52μm.腹区背齿片刚毛具11~13齿,齿片宽50~55μm.膝状腹刚毛长506~525μm.组织学观察显示,鳃丝、壳盖和领部表面均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鳃丝表面有一层胶质层.壳盖顶部布满微型沙粒.胸区表层有大量钙质分泌细胞.雌雄异体,无真正的生殖腺,成熟个体的腹区每个体节充满成熟的精子或卵子.消化道由口、食道、肠和肛门构成.胸区的背纵肌束发达.刚毛上附有刚毛肌,背血管位于食道背部,两侧膨大,上下较窄.排泄系统呈2个U形肾管,仅分布于前胸区,排泄孔位于鳃丝丛中央.脑位于食道的背上方,横切面呈蝶形,2背角和2腹角具密集胶质细胞,内部为胶原纤维,内有零星的细胞.最后,比较和讨论了中国标本与根管虫属现有物种的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574.
本研究采用RT-PCR法从293T细胞中克隆得到PA28γcDNA全长序列,并将该片段亚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利用定点突变获得核定位序列缺失突变的PA28γ突变体,分别将野生型(WT)和突变型(MT)PA28γ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DsRed1-C3中,脂质体法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在293T细胞中,PA28γWT定位在胞核中,而PA28γMT定位在胞浆中;再将野生型和突变型PA28γ基因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中,用脂质体法將其转染HepG2細胞.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PA28γWT和PA28γMT蛋白在HepG2细胞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建立了高表达PA28γWT和PA28γMT蛋白的HepG2细胞系.这些结果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人类PA28γ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5.
首次报道中国角苔类植物的2科、5属和7种的孢子和假弹丝的形态。附分科和分属的检索表。从形态上观察,短角苔科植物为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576.
丁酸钠对人胃癌和食道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mM丁酸钠可使人胃癌MGc803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变长,出现胞浆突起,趋向于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变化,使食道癌ECa109细胞的核/质比下降。同时能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生长率下降,丁酸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具有剂量依赖关系。丁酸钠可促进人胃癌MGc803细胞胞质中微管和食道癌ECa109细胞内中等纤维的组装,这种变化对丁酸钠处理后细胞形态的改变有关。丁酸钠可使细胞阻断于G_1期。??对3’,5’-cAMP—PDE(cAMP-磷酸二酯酶)活力具有强的抑制作用,并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这些结果表明丁酸钠对人胃癌MGc803和食道癌ECa109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577.
本工作用外源性cAMP加氨茶碱处理艾氏腹水癌小鼠,于不同瘤龄期观察到癌细胞膜对cAMP的转运功能和膜内蛋白质分子侧向扩散运动的变化、以及膜内可动性蛋白质分子的百分比的改变。这些表型变化均在接种后5—7天最为显著。接种后第7天,实验组癌细胞膜对cAMP的转运加强,而膜内蛋白质分子侧向扩散运动??减慢,抑制率达72.8%,二者P值均小于0.01。而接种后第9天,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二者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这些变化表现了癌细胞膜的功能状态的变化。进一步阐明了我们过去工作——3’,5’-cAMP对体内艾氏腹水癌细胞作用机理,接种后第9天癌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不是外源性cAMP的积累,而是内源性的代谢结果;阐明了接种后第5天cAMP-PDE活性下降的动因。同时我们也进一步看到膜功能、膜结构和胞质内cAMP水平及其二酯酶活性等变化的动力学关系,以及它们和癌细胞增殖抑制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说明这些变化在癌细胞“逆转”中的意义与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78.
电场诱导细胞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偶极子,并沿电力线排列成串;在加直流脉冲后,膜被击穿而导致融合。这是一种空间定向、时间同步的可控式的细胞融合新技术。  相似文献   
579.
相同交配型酵母原生质体电融合及融合体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报道了用电场诱导相同交配型啤酒酵母单倍体菌株原生质体融合。电场诱导的融合率比聚乙二醇(PEG)诱导的融合率高2—4倍。并对融合体进行了分析,融合体的细胞体积约为亲株细胞体积之和,DNA含量也比亲株高,有的为亲株的两倍,有的为亲株的三倍左右,融合体的生物量也比亲株高,如FD-5的生物量约为亲株的三倍,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0.
酵母整细胞及原生质体的最佳电穿孔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系统地研究了椭圆酿酒酵母AS2-607(南阳6号“K”)质膜的电穿孔条件。通过对不同电场条件产生的菌落数的测量,可以确定对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为:RC脉冲电场幅度应为5--10KV/cm 脉冲的时间常数应小于30微秒;为加强电穿孔作用应采取多个一列的短脉冲方式;用链霉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作预处理能提高质膜对电场的抗性。而对在28℃下悬浮培养14小时的该种酵母细胞,由于细胞壁的影响,对高达20KV/cm或400微秒的RC脉冲仍无明显的电击穿致死效应。在本实验中,我们发观了以下的三点有趣的结果:对原生质体的膜击穿电压Vm可提高至3.7V,这时仍有足够高的成活率;一列相同的电脉冲的致死率依次序先后递减;对完整细胞作电击穿操作,可大大提高脉冲的幅度和时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