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DOM)是生物活性和物理化学反应活性都很活跃的有机组分,主要通过疏水吸附、分配、氢键、电荷转移、共价键、范德华力等多种作用与有机污染物结合,提高溶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溶解度,改变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DOM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有双重性:一方面,DOM与有机污染物在土壤表面的共吸附可增加土壤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容量,促进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持;另一方面,DOM对有机污染物的增溶作用,有利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解吸,提高移动性.作为光敏剂,DOM能提高土壤中有机物的光解反应速率.在一定条件下,DOM也可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水解过程.DOM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与DOM和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介质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对体外培养的牛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增殖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采用改良的贴块法培养小牛胸主动脉VSMC,α-actin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培养细胞.以MTT法反映VSMC增殖情况;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与细胞增殖有关的丝裂原激动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结果苯扎贝特呈剂量依赖性抑制VSMC增殖,其抑制增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MAPK传导途径.结论苯扎贝特通过抑制VSMC增殖可能参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行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angioplasty,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微波水解制备鱼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微波水解的方法制备鱼蛋白水解液,结果表明:微波可以明显增加蛋白质回收率,正交实验得到微波酸解的最适条件,即HCl浓度4 mol·L-1、微波功率450w、作用时间为30min,其水解液的蛋白质回收率可达到91.02%,相当于酶解的效果,且腥苦昧较小。  相似文献   
104.
流感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流感病毒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上高效增殖的最适条件。方法将Vero细胞在50cm2细胞瓶或3000mL旋转瓶中培养成单层,以不同感染复数接种流感病毒,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孵育,取上清测病毒血凝滴度。结果当加入胰酶终浓度为40μg·mL-1时,低感染复数接种流感病毒,可获得高效价病毒液,在3000mL旋转培养瓶中流感病毒的易感性较在50cm2静置培养瓶中略高。结论建立了流感病毒在Vero细胞上高效增殖的初步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比分析需酸蚀和非酸蚀的树脂材料修复上颌切牙缺损的疗效。方法:门诊选择136颗缺损的上颌切牙分别用Dyract复合体(非酸蚀组)和普通光固化树脂(酸蚀组)充填治疗,随访1a,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树脂固位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深龋充填过程中对牙髓刺激性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非酸蚀组显著小于酸蚀组。结论:非酸蚀型树脂材料具有对牙髓刺激小、粘接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蔬菜单株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了蔬菜单株高产栽培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国内在黄瓜单株高产无土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激光对DNA作用机理的AFM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激光作用质粒DNA和小牛胸腺DNA产生损伤效应,导致DNA结构变化,利用一种改进的试样制备过程和纳米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能够获得可重现的激光作用质粒DNA和小牛胸腺DNA的AFM图像,显示它们的特殊的表达结构,讨论了激光辐照导致DNA链断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8.
镰刀龙类化石主要分布于亚洲白垩纪地层 (RussellandDong ,1 993;Xuetal.,1 999a ;KirklandandWolfe ,2 0 0 1 )。最近发现于内蒙古上白垩统二连组的杨氏内蒙古龙(Neimongosaurusyangi)代表这一类群中较为原始的属种 (张晓虹等 ,2 0 0 1 )。通过研究产自同一化石地点的镰刀龙类新材料 ,我们鉴定出一个不同于杨氏内蒙古龙的新属种 ,美掌二连龙(Erliansaurusbellamanusgen .etsp .nov.)。依据以下特征将Erliansaurusbellamanus归入镰刀龙超科 :肩胛骨干远端狭窄、肱骨近端角状、肱骨有后转子、肱骨的尺骨髁和桡骨髁位于肱骨干前部、肠骨髋臼后支远端加厚、距骨髁小和腓骨近端后缘窄。Erliansaurusbellamanus的以下自近裔特征区别于其他镰刀龙类 :前部尾椎具加大的滋养孔、肱骨后转子嵴状、肱骨后转子内侧有一卵形凹陷、肠骨外侧面坐骨柄上方有一多皱的肿状突起、腓骨近端后缘明显高于前缘以及腓骨前转子大、位置靠远端。本文对镰刀龙类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结论如下 :北票龙 (Beipiaosaurus)代表除Eshanosaurus外最原始的属种 ,它没有以下一些其他镰刀龙类的进步性状 :掌爪近端深、胫骨短于股骨、非常短的骨以及第一骨关连跗骨。Erliansaurus、Alxasaurus、Neimongosaurus和Nothronychus比Bei  相似文献   
109.
一个快速测定悬浮培养植物细胞生物量的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悬浮培养的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细胞为材料,分别探讨了胞外过氧化物酶活力与培养细胞生物量、胞外蛋白浓度与培养细胞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胞外过氧化物酶与培养细胞生物量之间相关性较差,而胞外蛋白浓度与培养细胞生物量之间却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通过胞外蛋白浓度的测量,可以对培养细胞的生物量作出快速的推算。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与北美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于中国和北美间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研究表明中国和北美苔类和藓类的种间关系疏远,这一事实说明两个大陆在第三纪后期分离后,由于地质、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差异致使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也产生明显分异。虽然它们在科、属方面差异较小,但两个大陆已各自形成地区特有的苔类和藓类的属。已知的中国特有及东亚特有的苔类属有5个,藓类属有22个;而已知北美地区特有的苔类属有4个、藓类属有5个。北美东部和西部形成于不同地质时期,在苔藓植物方面与中国共同分布的科、属和种存在一定差异。从神农架藓类植物研究表明,从共同分布的种来看,北美东部与中国比北美西部与中国的相似性系数高约6%。从两地区间苔类和藓类植物的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及孢子直径大小而论,这两个因素似乎并不是影响苔藓植物在两大地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但对苔藓植物的分布仍然十分重要。本文作者认为结合中国和北美的地史、地理条件及苔藓植物自身的特点,可以认为白令海峡不是阻碍中国和北美苔藓植物交流的绝对自然屏障;中国和北美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目前的状况,是长期多次交流融合和分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