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44篇
  1977年   54篇
  1976年   52篇
  1975年   48篇
  1974年   37篇
  1973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61.
概言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在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进行着。在农业上,今年夏收作物首先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小麦最高亩产量达七千多斤,全国总产量已经超过美国;玉米、花生都突破了亩产万斤大关;尤其是在水稻方面,先后已出现了亩产二万、三万、五万、七万斤的奇迹,并出现了江苏、湖北、安徽、上海市等四个千斤以上的省市。但这还不过是开始,在秋收作物中,中稻的高产卫星及大面积丰产区正在不断出现;晚稻、棉花、山  相似文献   
362.
1975年3月我所职工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合成出适用于防治农业害虫的新杀虫剂二氯苯醚菊酯。一年多来经过农业科研部门对水稻、棉花、蔬菜、甘薯、茶叶等主要作物害虫的初步试验表明,二氯苯菊醚酯是一种高效低毒颇有发展前途的广谱新杀虫剂。 二氯苯醚菊酯的杀虫性能及化学结构,与除虫菊酯类似,而残效较长,是当代拟除虫菊酯中第一个能用于防治农业害虫的品种,系英国首先试制成功的。二氯苯醚菊酯的化学名称为3-苯氧基  相似文献   
363.
364.
本文介绍了有机磷杀虫剂辛硫磷在茶树上的残留消解动态。试验是1973年在杭州进行,用50%辛硫磷乳剂800倍稀释液喷洒在遮荫条件和自然日照条件下的茶树上,每天采摘鲜叶,并制成成茶,用薄层层析法测定鲜叶及成茶中的辛硫磷残留量。本文还介绍了在室内条件下进行的辛硫磷光敏性试验结果。 根据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辛硫磷是一种光敏性极强的农药。在紫外光源照射下,4小时后光解99%左右。在自然漫射光下,4小时后光解50%以上,但在黑暗条件下较稳定,8小时仅分解17.5%。根据三种农药测定结果的比较,光敏性依如下次序递减:辛硫磷>马拉硫磷>乙硫磷。田间残留量测定资料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实验结果。在自然日照条件下,根据实验结果,喷后4小时鲜叶中辛硫磷残留量下降85%以上,二天后即为痕迹量到无残留。成茶中一天后一般残留量降至0.5 ppm以下,二天后即无残留;但在遮荫条件下辛硫磷消解速度显著变慢,喷药后4小时鲜叶中残留量下降63%,为自然日照条件下的2.9倍,二天后仍有4.12 ppm,五天后仍有痕迹量残留。成茶中残留量一天后为4.02 ppm,五天后仍有痕迹量残留。 鲜叶中辛硫磷残留量经加工后消失50—80%左右。 本文提出了茶园中喷施50%辛硫磷800倍液后距采摘的安全间隔期为3天(晴天)和5—6天(阴天)。  相似文献   
365.
366.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的岛群之一。南海诸岛历来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美丽富饶,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我国渔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开发和捕鱼,捕捉海龟也是其中的一项。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作业中,对于掌握海龟生活习性和捕捉技术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年来,我国的生物科学工作者对西沙群岛以及东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367.
368.
概言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农民群众鼓足干劲,积极钻研,减少了棉花蕾铃的脱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今年,在7省14个县和1市对棉花丰产的调研,我们认为:棉花蕾铃的生理脱落是由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发生了矛盾,通过有机养料不平衡分配而引起。棉株蕾铃脱落的主要类型有二:  相似文献   
369.
3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