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7篇
  9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5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经各学科组推荐,学会评审组评议和二届三次理事会讨论通过,李前裕等6位青年微体古生物工作者荣获1988年青年优秀成果奖。在1988年10月19日于洛阳召开的微体古生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授奖仪式。现将获奖者及获奖成果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42.
一种半咸水害藻—小三毛金藻在我国的出现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3年7月初,在大连南关岭几个新挖鱼池放入的十万鱼种,十天内全部死亡。我们起初怀疑是水的盐度较高引起的,作了多次水化学分析和鱼类的试水试验,均未得结论,以后得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启发,转而从生物学方面着手,终于查明了鱼死亡的原因是一种鞭毛藻类——小三毛金藻(Prymnesiumparvum Carter)的大量繁殖所引起的。1972年7月又蔓延到某些养鱼池,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43.
甘蔗螟虫是我省甘蔗生产的主要害虫,尤以甘蔗黄螟(Argyropoce schistaceana Snellen)为重。多年来以生防与药防结合防治甘蔗螟虫,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仍未彻底解决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不少文献报道了应用不育技术、保幼激素、性外激素治虫新方法。我省自1974年起,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发现甘蔗黄螟性引诱效果明显。若能与  相似文献   
44.
几种细菌杀虫剂的菌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鉴定为目的,对国内广泛使用的几种昆虫病原性产伴孢晶体芽孢杆菌:青虫菌,杀螟杆菌及140杀虫菌,荆菌II号进行了形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外毒素产生、抗原分析及酯酶分析等研究。上述各菌的生化反应、鞭毛抗原分析(140菌无鞭毛抗原)、菌体抗原分析、酯酶电泳图型等特性,均与苏云金杆菌蜡螟变种(Bacillus thuringensis var. galleriae)相同。以微生物学方法测定上述各菌均能产生β-外毒素。故青虫菌、杀螟杆菌、荆菌II号均鉴定为Bacillus thttringensis var.Galleriae血清型H5酯酶型5 galleriae;140菌鉴定为Bacillus thuringensis var.Gulleriae(无鞭毛菌株)酯酶型5 galleriae。对生化反应、抗原分析及酯酶分析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认为抗原分析具有特异性高及快速的优点。并认为菌体抗原同样具有变种特异性,也能用于该菌群的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45.
从龙岩市24种常见花卉根际土壤中鉴定出滑刃线虫属、真滑刃线虫属、螺旋线虫属、拟鞘线虫属、根结线虫属、针线虫属、盘旋线虫属、矮化线虫属、垫刃线虫属和剑线虫属共10属植物寄生线虫。调查结果表明,木本花卉和多年生草本花卉根部线虫群体结构比较复杂,虫口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46.
47.
水稻上的蓟马过去发生不严重,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几年来,我国南方稻区稻蓟马的发生为害有日趋严重之势。福建省大约于1964年以来,此虫发生有所增长,为害范围不断扩大,成为水稻秧苗期和分蘖初期的一种重要害虫。1973年福建全省各地早季稻蓟马发生严重,大大影响水稻生长。这一年早季各地象治螟一样,开展群众性的治虫运动,连续施药防治两三次,才把蓟马为害控制下来。  相似文献   
48.
毒杀中华鼢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i)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农牧业的主要害鼠。据1974年春季,我们在甘肃省天祝县永丰滩草原的调查,它的分布面积约为5,313公顷,占该草原冬季牧  相似文献   
49.
为合理配制人工饵料提供理论依据,我们除根据饵料系数和养鱼效果来判断配合饵料的营养价值外,这两年还从鱼类营养生理方面研究了饵料的营养成份和鱼类对人工配合饵料的消化率。 测定饵料消化率主要用体外、体内试验法。体内试验法又分直接和间接测定法。直接法必需准确计算饵料摄取量和粪便排出量,在鱼类这是比较困难的。间  相似文献   
50.
对我国蚜霉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大量简易生产,并对多种蚜虫进行了感染实验,其中对棉蚜在大田用蚜霉分生孢子悬液进行了防治实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可达到76—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