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拥有悠久的蜂、蚕养殖历史,其虫蛹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通过酶解等生物手段从虫蛹蛋白中分离出的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和增强免疫等,同时可有效地提高虫蛹的利用率。基于此,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虫蛹多肽的制备、分离纯化的方法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虫蛹多肽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明晰常绿与落叶乔木的水分来源及竞争关系,可为区域生态恢复过程中树种的选择和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兰州市南山绿化工程区大洼山常绿乔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落叶乔木白榆(Ulmus pumila)为对象,测定其木质部及土壤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比值,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和相似性比例指数分析了侧柏和白榆对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水的利用特征。结果表明:除7月和10月外,深层(70~100 cm)土壤水是侧柏和白榆的主要水分来源,其贡献率分别为55.82%和58.90%;7月侧柏和白榆转为吸收浅层(0~20 cm)土壤水,贡献率均达90%以上;10月侧柏转为吸收中层(20~70 cm)土壤水,而白榆同时利用深层(70~100 cm)和中层(20~70 cm)土壤水。侧柏和白榆在整个生长季内除7月外,对水分的竞争不强烈,可在同一生境下同时种植。  相似文献   
83.
2004年6月-2006年4月,选择浙、闽、赣交界山地的4个森林片段作为研究地点,并以浙西的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连续森林对照,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优势种木荷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及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结果表明:5个研究地共获土壤节肢动物1050个,分属8纲23目,其中鳞翅目、膜翅目、弹尾目和双翅目占个体总数的10%以上,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片段化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稀有类群的差异上.不同分解阶段各种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优势度因其功能的不同而各异.经过2年的分解,各研究地木荷凋落叶损失量为60%~70%,研究地凋落物中土壤节肢动物的各项多样性指标均有一定的变化,且与连续森林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相似文献   
84.
柑橘类柠檬苦素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作为受人喜爱的第一大果品,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类柠檬苦素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镇静、催眠、抗焦虑、抑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柑橘类柠檬苦素抗癌活性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并广受社会关注。该文从清除自由基、激发谷胱甘肽转移酶、降低致癌物质致癌活性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四个方面综述了柑橘类柠檬苦素抗癌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柑橘类柠檬苦素抗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
一株高效广谱染料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色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高效染料脱色菌株N-4,根据形态学特征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初步鉴定为Leucobacter sp.。利用表面响应法(RSM)对菌株N-4脱色活性深蓝K-R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N-4脱色K-R的最优条件为:湿菌量10 g/L,染料浓度222 mg/L,硫酸铵1.5 g/L,果糖3.5 g/L,最佳脱色率为100%。此外,实验证明其对多种染料均具有较高的脱色效率。同时,考察了金属离子对染料脱色效率的影响,其中K+、Ca2+、Mg2+、Ba2+、Mn2+等对脱色具有促进作用,而Ni2+、Cu2+、Hg2+对脱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6.
张华玲  韩静  刘绪  蒲柳  管媛媛  段洁莹 《广西植物》2021,41(7):1181-1187
为提高苹果渣资源利用率,探究苹果渣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防腐性能,该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制取苹果渣乙醇提取物,用抑菌圈实验测定其抗菌活性,并研究了其防腐作用。结果表明:(1)苹果渣乙醇提取物对酵母菌抑制作用不明显(抑菌圈直径<1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较明显(抑菌圈直径为6~9 mm),最佳抑菌浓度为4.0 g·L-1。(2)pH值和盐浓度对其抑菌效果有影响,pH值为6~7,盐浓度为5.0 g·L-1,抑菌效果最好。(3)对百香果有较好的保鲜防腐效果,最佳使用浓度为0.2%。在该浓度下贮藏后的百香果腐烂率为6.7%(对照组为67%),失重率为5.5%(对照组为36.3%),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均与贮藏前差异不显著(P> 0.05)(对照组P< 0.05),且果实较饱满,硬度较高,鲜艳有光泽,酸甜适中。综上所述,苹果渣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百香果的保鲜防腐效果佳,可应用到天然食品的保鲜防腐。  相似文献   
87.
小麦改良的可利用资源:黑麦抗病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麦(Secale cereale)蕴藏着丰富的抗病基因,是改良小麦抗性的重要资源,黑麦抗病基因的导入一直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黑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分子标记研究和含黑麦抗病基因的小麦种质资源在我国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8.
目的:PKD2(polycystin2,多囊肾病蛋白2)能够在细胞膜上形成无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在肾上皮细胞中PKD2 与初级纤毛 共定位,通过改变胞内的钙信号过程参与细胞对力学刺激的响应。本实验通过二维回转培养来模拟失重效应,旨在探讨二维回转 培养对MLO-Y4 骨样细胞PKD2 表达定位,及胞内钙信号的影响。初步了解PKD2 在小鼠骨样细胞MLO-Y4 响应力学刺激过程 中起的作用。方法:采用二维回转培养骨样细胞MLO-Y4,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KD2的表达,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 检测细胞中PKD2 与初级纤毛的定位及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二维回转培养后,骨样细胞MLO-Y4 的PKD2 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都有明显的下降,PKD2、PKD1(polycystin1,多囊肾病蛋白1)和乙酰化的α-tubulin 共定位,同时二维回 转培养降低了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结论:在二维回转培养下,PKD2可能通过调节自身表达来改变细胞膜上PKD 通道的数目和开 放情况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参与骨细胞对细胞外应力的感受过程,其详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这将对探讨骨细胞 响应力学刺激的具体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考察蛙凝素(Odorranalectin,OL)修饰对聚谷氨酸苄酯-聚乙二醇纳米粒(PBLG-PEG-NPs)材料的Calu-3细胞(人肺腺癌细胞)毒性和细胞摄取作用的影响。方法:碘氧化法制备蛙凝素修饰聚合物材料;以姜黄素(curcumin,Cur)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溶媒蒸发法制备聚谷氨酸苄酯-聚乙二醇纳米粒(PBLG-PEG-NPs)和蛙凝素修饰聚谷氨酸苄酯-聚乙二醇纳米粒(OL-PBLG-PEG-NPs);MTT法考察三种纳米粒对Calu-3的细胞毒性;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两种纳米粒的Calu-3细胞摄取作用进行定性观察。结果:给予高浓度(2 mg·mL-1)纳米粒培养Calu-3细胞时,细胞存活率大于75%。蛙凝素修饰纳米粒后其被细胞摄取的量从62.7%增加到了81.2%。结论:OL可用于黏膜给药载体的修饰,OL-PBLG-PEG-NPs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有望成为一种鼻腔粘膜给药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90.
本文通过笔者参加教学竞赛的过程和体会,探讨教学竞赛在提升高学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高学历青年教师在参加教学竞赛的准备和比赛过程中,达到锻炼自己和展示自我的目的,从而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也对推动学校教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