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毛裕民  盛祖嘉 《遗传学报》1990,17(6):476-483
我们曾报道整合的F′质粒所发动的大肠杆菌染色体复制依赖于recA基因,而整合的F质粒则不。构建带有IS1的mini-F质粒,它们的复制起点分别来自F或F′质粒。这些质粒的整合抑制菌株中都有约20%是recA依赖的,不管这一mini-F质粒的复制起点来自F或F′质粒,也不管这一质粒在游离状态中的复制方向是单向或双向。实验结果说明,质粒的整合位置是决定由整合质粒所发动的染色体复制对recA基因的依赖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应用循环逆转录PCR技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燃  伍迪  唐榕  汪进  毛裕民 《病毒学报》2000,16(3):266-269
循环逆转录(circulatory reverse transcription,CRT)是线性增长逆转录cDNA产量的一种新技术。为了将该技术用于检测HCV RNA,通过改变CRT的循环次数,结合竞争PCR,作出标准曲线。采用16次CRT加34次循环PCR检测了136例HCV ELISA阳性、54例HCV ELISA阴性和108例临床可疑病人全血标本,并与逆转录PCR(RT-PCR)和巢式PCR(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发现在耐热碱性磷酸酯酶(简称FD-TAP)的N端存在2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但一般信号肽切点并非是完全专一的,所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FD-TAP的N端分别缺失24、25、26和27个氨基酸,得到了N端分别缺失24、25、26和27个氨基酸的克隆子pTAPND24、pTAPND25、pTAPND26和pTAPND27。考虑到这样的无隆子其翻译起始区所形成的能量较低结构稳定的二组  相似文献   
14.
钱吉  马玉虹  郑师章  毛裕民 《遗传》2003,25(3):314-316
本研究应用RAPD技术对湄洲岛和平潭岛上4个烟豆小种群进行的生态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总的多态位点比率为1.0,4个种群中最小为0.41,最大为0.82,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利用相似系数及遗传距离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种群间地理距离较大时,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小范围内则无明显相关性。 Abstract:The ecological genetic research on Glycine tabacina populations was based on RAPD technique,which revealed 100% polymorphisms,with minimum value of 0.41 in population MM,and maximum value of 0.82 in population PT.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s' genetic variation was correl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gradient when the geographic distance among populations was big.In small geographic range,however,no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genetic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factors because of random genetic drift.  相似文献   
15.
用PCR随机诱变方法,研究氨基酸置换对耐热邻苯二酚2,3-双加养酶性质的影响。比较分析了突变体ro229Ser和Glu243Gly与野生型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点突变Pro229→Ser或Glu243→Gly并未改变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60℃);突变体Pro229Ser(Kcat/Km=4.89±0.01×10  相似文献   
16.
基因芯片是大规模表达谱分析的有力工具 ,有助于阐明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发现新的诊治靶标。但常规方法需要大量RNA ,每张芯片需要 5 0~ 2 0 0 μg总RNA ,2~ 5 μgmRNA。许多珍贵难得样本都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成为限制芯片广泛应用的瓶颈。结合模板转移效应 ,优化了基于T7的RNA线性扩增技术 ,可从 3μg以下总RNA得到足量的反义RNA ,克服了这一难题。同一RNA样本的自身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反义RNA标记的芯片与总RNA、mRNA标记的芯片假阳性率相似。同一对RNA样本的表达谱分析也显示反义RNA标记的芯片与总RNA、mRNA标记的芯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表达谱基因芯片的可靠性验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DNA芯片是一项新兴的能评估检测全范围mRNA表达水平变化的技术。通过同种组织RNA自身比较实验及不同组织RNA的差异分析实验对cDNA芯片实验的重复性进行检验,利用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R)、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r ate,FPR)分析eDNA芯片数据的可靠程度,对cDNA芯片实验数据作了整体的评估。结果证实,该芯片系统得到的cDNA表达谱数据相关系数一般大于0.9,平均变异系数15%左右,假阳性率控制在3%以内。还提出一致率(consistence rate,CR)的概念,作为衡量cDNA芯片系统重复性的新参数,同时阐述了该参数优于目前常用的相关系数及变异系数的特点。另外,通过比较芯片制备中点样浓度、mRNA和总RNA以及不同批次芯片和不同标记过程对实验的影响,来分析芯片数据的系统误差来源。并提出重复两次实验,可以克服绝大部分实验系统引入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寡核苷酸芯片检测方法分析CYP1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GSTM1缺失与否,实验结果证明了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可并行、准确、高效地检测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其他类型的基因多态型,可为疾病遗传易感性及单体型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工具。采用该寡核苷酸芯片,检测了84份正常人的血液DNA样本,其中GSTMl基因缺失率达到47.6%,接近报道数值。统计分析发现,CYP1A m1-m2的3种基因型组合TT-AG、TT-GG和TC-GG的发生频率都为0,而根据实验得到的m1和m2各自基因型数据计算,它们的发生频率应是11.4%、2.6%和3.1%,所以推测在所检测的样本中没有T(m1位点)和G(m2位点)的连锁组合,即m1和m2位点的组合只有3种单体型:T-A、C-A和C-G,其发生频率分别是69.6%、7.7%和22.6%。  相似文献   
19.
应用寡核苷酸芯片并行检测CYP1A1和 GSTM1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寡核苷酸芯片检测方法分析CYP1A1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和GSTM1缺失与否 ,实验结果证明了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可并行、准确、高效地检测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其他类型的基因多态型 ,可为疾病遗传易感性及单体型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工具。采用该寡核苷酸芯片 ,检测了 84份正常人的血液DNA样本 ,其中GSTM1基因缺失率达到 4 7 6 % ,接近报道数值。统计分析发现 ,CYP1A1m1 m2的 3种基因型组合TT AG、TT GG和TC GG的发生频率都为 0 ,而根据实验得到的m1和m2各自基因型数据计算 ,它们的发生频率应是11 4 %、2 6 %和 3 1% ,所以推测在所检测的样本中没有T(m1位点 )和G(m2位点 )的连锁组合 ,即m1和m2位点的组合只有 3种单体型 :T A、C A和C G ,其发生频率分别是 6 9 6 %、7 7%和 2 2 6 %。  相似文献   
20.
Taq DNA聚合酶功能区域的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参U法定点突变产生了TaqDNA聚合酶N端分别缺失3个,235个,287个和443个氨基酸的4个缺失体,利用Bal-31连续缺失法产生了TaqDNA聚合酶的C端分别缺失了2个、16个、29个、32个、34个氨基酸的5个缺失体.经DNA聚合酶活性测定表明N端缺失3个,235个,287个氨基酸后活力和完整的Taq相近,而缺失443个氨基酸后则失去了DNA聚合酶活力;C端的5个缺失体都失去了DNA聚合酶活性.据此TaqDNA聚合酶的功能区域被定位在287~832氨基酸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