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结球甘蓝‘新夏50’的无菌苗下胚轴为材料,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纯化与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建立适合结球甘蓝原生质体游离、纯化、收集、培养以至再生出完整植株的实用技术体系,为其非对称细胞融合及品种改良与创新等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2.5%纤维素酶R-10+0.05%果胶酶Y-23+9CPW+5mmol/L MES的混合酶液,从4d苗龄的下胚轴上分离出高产率的原生质体。在改良B5+0.5mg/L 2,4-D+0.2mg/L 6-BA+0.2mg/L NAA的液体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分裂旺盛。形成愈伤组织后经芽诱导和生根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倍性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原生质体所获得的24株再生植株中,19株为正常二倍体,4株为嵌合体,1株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62.
现有的四环素诱导调控系统基于两个单独的质粒分别表达反式结合蛋白和外源基因.其缺点是在建立转基因定量表达动物模型时,需要制备和维持两个动物品系,再进行杂交才有可能获得双转基因后代,步骤繁琐,难度较大.针对上述缺陷,本研究尝试将反式蛋白rtTA表达框和低背景响应元件Ptight组装到同一个载体上,构建为严谨型单载体模式的诱导表达系统pTRE-Tight-rtTA,并通过两种报告基因的表达对其调控活性进行了研究.含有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pTRE-Tight-rtTA-Luc和pTRE-Tight-rtTA-EGFP报告载体分别转染猪肾PK15细胞并经强力霉素处理,均可成功诱导报告基因的定量表达.在等摩尔转染条件下,单载体系统的诱导效率明显高于双载体系统(Dox-1 000 ng,10 倍;Dox-10 000 ng,8 倍).该诱导型单载体系统的成功构建为外源基因的定量表达提供了新手段,为转基因定量表达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肝癌DC疫苗治疗的活体MRI成像,评价MR活体检测肝癌免疫基因治疗的价值。方法:建立兔肝癌的动物模型,研究组30只注射磁标记负载肝癌相关抗原的DC疫苗,对照组10只不注射疫苗。通过MRI成像,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及信号改变。结果:接种肿瘤14 d后,MRI平扫T2WI期36个病灶显示34个(94.44%),采取强化扫描所有病灶均得以显示;接种21d后,MRI平扫即可显示所有病灶。注射DC疫苗后,三组的肿瘤体积变化不大,部分体积有所缩小,无播散、转移现象。注射DC疫苗后肿瘤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不同注射方式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接种21 d后的肿瘤体积迅速增大,增强扫描后可见肿瘤壁较14 d时有不均匀的增大。28 d后,肿瘤继续扩大,部分出现肝内大面积播散或肺内转移,肿瘤病灶的T2信号增强。结论:肝癌DC疫苗治疗的活体MRI成像检查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报道1例猫抓后引起的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患者男,16岁,皮损表现为鼻翼部位的增生物,其上覆有脓痂.临床上易与细菌感染混淆,但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病理、真菌镜检及培养诊断为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孢子丝菌病.患者在应用7个月的碘化钾结合特比萘芬软膏外用治疗后,皮损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65.
利用重合度的延拓定理,导出了具有一般形式饱和接触率SEIS模型周期解的存在性准则.  相似文献   
66.
稀土元素对霍山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镧(La)、钐(Sm)、铱(Ye)对霍山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稀土元素,60d后统计其对霍山石斛试管苗各项生长指标。结果:1/2MS+10%香蕉培养基中添加l0mg/L Sm、l0mg/L Ye对其试管苗有矮化作用和促使密集的分蘖和生根;添加l0mg/L La促进植株增高、鲜重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芽分化加快、根数目增多、;而添加l00mg/L La对其试管苗生长起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稀土元素对霍山石斛试管苗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测定临床分离的60株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技术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60株大肠埃希菌呈现多重耐药,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ant(2′′)-Ⅰ的阳性率分别为36.7%、18.3%、0%、10%、1.6%。携带1种或1种以上基因的菌株有33株(55%)。结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68.
针对细菌rRNA研发抑制细菌增殖的新型抗菌素是抗生素研究领域的新课题。细菌rRNA与基因mRNA一样自然形成折叠卷曲高级结构,其结构上可以结合反义核酸的位点即靶点,靶点的阐明是设计有效反义核酸、核酶(Ribozyme)和脱氧核酶(DNAzyme)的关键。MAST方法固定16S rRNA,将其与寡核苷酸文库杂交筛选出靶点,获得了大肠杆菌16S rRNA的6个反义核酸结合靶点,并鉴定5个靶点有效,其中1个为高效。5个靶点的反义核酸能在通透性大肠杆菌菌株培养中不同程度地抑制其生长,针对高效靶点的核酶在转化大肠杆菌中表达而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69.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细胞内的代谢途径进行遗传修饰,已成功地使细胞代谢发生改变或合成新的化合物。光合作用,淀粉合成,氮素同化和水分利用等是形成作物产量的基础代谢。对这些代谢途径中的关键步骤和靶分子进行基因修饰以提高作物产量的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并正在发展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新途径。本文着重论述应用代谢基因工程提高作物产量的技术策略,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所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通过双原核显微注射提高转基因小鼠研制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的转基因小鼠制备技术,为开展遗传工程动物模型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方法通过向小鼠受精卵原核中注入不同浓度的DNA分子,筛选最适注射用DNA浓度;将K14/hCTLA4-Ig基因表达载体分子通过显微注射分别导入小鼠受精卵雌、雄原核,并设立单原核注射对照组;利用输卵管腹壶部穿刺移植法将注射后的小鼠受精卵移植于同期发情的受体母鼠;利用PCR对出生的转基因首建小鼠进行筛选。结果最适DNA分子浓度为10ng/μl;在单、双原核注射组胚胎2细胞卵裂率分别为52.3%(132/253)和45.0%(108/240),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射胚胎移植后体内存活率分别为18.1%(24/132)和16.7%(18/108),差异无显著性;转基因首建小鼠阳性率分别为3/24和5/18,转基因阳性小鼠占总注射胚胎的比例为1.2%(3/253)和2.08%(5/24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尽管双原核注射对胚胎的2细胞卵裂率有一定影响,但通过双原核注射可有效提高转基因小鼠的制备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