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61.
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紧实化现状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分析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的紧实化现状及其诱导因素,找出影响当地苹果园健康发展的土壤退化隐性因素,为果园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选取种植年限<10年(4~6年)、10~20年(14~16年)和>20年(24~26年)的苹果园各4个,分析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紧实度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探明果园土壤内部紧实化发生的部位和退化程度,同时,通过分析土壤团聚体数量及其稳定性、土壤黏粒和有机质含量,揭示引起渭北果园土壤内部紧实化的原因。结果表明: 渭北果园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均随植果年限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以20 cm土层为界,渭北各园龄段苹果园土壤具有明显的“上松下实”变异特征,20 cm以上土层上述各指标基本满足苹果树的正常生长需求,20 cm以下土层土壤则已超出了苹果树健康生长的阈值。造成渭北苹果园亚表层以下土壤紧实化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团聚作用差、有机质含量低,加之植果期间人为扰动少,土壤中分散的黏粒会向下层移动。此外,随着植果年限的增加,土壤紧实化过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62.
氨基甲酸乙酯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中,200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类致癌物。国内外研究者开发出了适用于不同样品条件和研究目的检测方法。分类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传统和快速检测氨基甲酸乙酯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以及其他检测方法,对这些方法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特点和检测效果进行综述,并对我国未来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63.
目的:探讨PTEN基因与新疆维族妇女宫颈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维吾尔族妇女正常或炎症的宫颈组织30例、CINⅠ30例、CIN Ⅱ/Ⅲ30例、宫颈鳞癌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蛋白表达.结果:PTEN的蛋白表达率在正常或炎症的宫颈组织、CIN Ⅰ、CIN Ⅱ/Ⅲ、宫颈鳞癌组织中分别为83.3%、73.3%、56.7%、23.3%,SCC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减少,与前三组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疆维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中PTEN蛋白水平表达减少,其与新疆维族妇女宫颈病变呈负相关关系;是宫颈组织恶变的信号.  相似文献   
36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藏红花花瓣和雄蕊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二者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花瓣中共鉴定出16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正二十六烷(11.60%)、正十五烷(11.31%)、棕榈酸甲酯(10.82%)、油酸甲酯(10.35%)、2,4-二叔丁基苯酚(9.63%)、亚油酸甲酯(7.18%)、藏红花醛(5.66%);雄蕊中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油酸甲酯(30.83%)、亚油酸甲酯(24.12%)、环已醇(16.80%)、硬脂酸甲酯(12.88%)、棕榈酸甲酯(8.97%)、花生酸甲酯(1.18%)、苯并噻唑(1.01%).  相似文献   
36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70例疑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标本分别检测HCMV的IgG和IgM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排除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标本100例为正常对照。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血清HCMV-IgG、IgM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大,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366.
[目的]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母蜂可合作寄生寄主,但在产卵前需不断蛰刺释放毒液以麻醉寄主.已明确合作可有效制服和寄生体型较大的寄主,但迄今对由此而付出的适合度代价尚不明确.[方法]用管氏肿腿蜂S.guani和替代寄主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蛹为材料,在两头已交配雌蜂(母蜂)分别合作0.5,1....  相似文献   
367.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复制水平不一,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下调转录激活因子5(ATF5)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检测HCMV感染神经胶质瘤细胞后病毒复制水平的变化。首先用HCMV AD169(MOI=5)分别感染U87、SY5Y及A17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在24、48、72、96、120 h取各时间点上清液检测病毒滴度;Real-time PCR检测HCMV即刻早期基因(IE2)、早期基因(UL44)、晚期基因(UL99)及ATF5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病毒基因编码蛋白及ATF5表达的情况。结果显示HCMV在U87、SY5Y细胞中复制水平与病毒在A172细胞中复制水平相比,U87、SY5Y细胞组明显高于A172细胞组(P0.05),ATF5表达在U87、SY5Y细胞组与A172细胞组相比,U87、SY5Y细胞组ATF5表达明显高于A172组(P0.05);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下调ATF5在U87、SY5Y细胞的表达,用HCMV感染细胞检测病毒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ATF5表达下调可抑制HCMV的复制(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胶质瘤细胞中下调ATF5表达水平可以抑制HCMV的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368.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六味地黄丸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抑郁症状及血清孕激素、叶酸及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8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西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孕激素、叶酸及5-羟色胺水平的变化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孕激素、叶酸以及5-羟色胺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HAMD评分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孕激素、叶酸以及5-羟色胺水平较高(P0.05),HAMD评分水平较低(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六味地黄丸能够显著升高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清孕激素、叶酸及5-羟色胺水平,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  相似文献   
369.
神经节苷脂是一类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细胞中的糖脂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药用活性。合成生物学为构建神经节苷脂类的人工高效合成体系提供了契机,而其神经节苷脂氟化寡糖中间体的合成是至关重要的步骤。旨在实现神经节苷脂氟化寡糖在大肠杆菌中的人工生物合成途径:通过在大肠杆菌JM107中引入来源于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的CMP-NeuAc合成酶(neuA),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来源的α2,3-NeuAc转移酶(cst)、β1,4-GalNAc转移酶(cgtA)、β1,3-Gal转移酶(cgtB)和UDP-GlcNAc异构酶(gne),成功构建了以氟化乳糖和唾液酸为底物的3种神经节苷脂GM3、GM2、GM1氟化寡糖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途径;开发了高灵敏度的氟化寡糖柱前衍生-HPLC定量检测方法 ;并通过对工程菌株进行透酶过表达和启动子优化,在摇瓶发酵中GM3、GM2及GM1氟化寡糖的产量分别达到81.5 mg/L、18.1 mg/L及12.3 mg/L,为进一步的代谢工程改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0.
线粒体自噬(mitochondrial autophagy, or mitophagy)指的是细胞通过自吞噬作用,降解与清除受损线粒体或者多余线粒体,其对整个线粒体网络的功能完整性和细胞存活具有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过程受多种途径调控,PINK1/Parkin通路是其中的一条,其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肿瘤和帕金森病等。在去极化线粒体中,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诱导的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作为受损线粒体的分子传感器,触发线粒体自噬的起始信号,并将Parkin募集至线粒体;Parkin作为线粒体自噬信号的“增强子”,通过对线粒体蛋白质进一步泛素化介导自噬信号的扩大;去泛素化酶和PTEN-long蛋白参与调控该过程,并对维持线粒体稳态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PINK1与Parkin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其介导线粒体自噬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参与调控该途径的关键蛋白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以线粒体自噬缺陷为特征的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