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8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175篇 |
专业分类
5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探测技术。利用太赫兹波的低能性以及大部分生物分子的振动跃迁和旋转在该频段表现出的强色散和吸收作用等特点,可以对生物分子及生命体的活动进行无损探测和研究。本文分别采用透射式和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对不同质量比的褪黑素压片进行测试,分析它在太赫兹波段的光学性质,发现它在0.29、0.50、0.70、0.91、1.20、2.17和2.55 THz处存在特征吸收峰;频域谱的强度随样品浓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利用Gaussian 09及Gaussian VIEW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得到褪黑素在0.46、0.91、1.15、2.01、2.23和2.61 THz处存在特征吸收峰,为实验结果提供了有力地支持。这些工作为褪黑素等生化样品的检测和鉴定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3.
134.
氮磷钾、硼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油菜硼吸收及某些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温室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复合型(NPK肥)施用水平下,油菜对B的吸收及其耐缺B机理以及缺B对某些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缺B时,随NPK肥施用量的增加,油菜植株缺B症状加重,苗期叶面积及其生长速率减小,叶绿素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成熟期单株有效分枝,有效角果数减少,籽粒产量降低,可以认为,油菜大苗期最新展开叶(YOL)与最新成熟叶(YML)的B浓度比值可作为不同基因型油菜植株体内B移动性大小的判氟指标,B移动性及B利用率的大小是不同基因型油菜耐缺B的重要营养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5.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贵州7个南蝠(Ia io)自然种群4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长度为1256~1340 bp.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延伸的终止结合序列区(包括ETAS1和ETAS2元件)、中央保守区(包括F、E、D、C、B元件)和保守序列区(包括CSB1、CSB2和CSB3元件);同时,在延伸的终止结合序列区还发现了若干能形成发夹结构的主体序列TACAT—ATGTA.在7个自然种群42个个体中共定义了16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贵州南蝠种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945)和中等的核苷酸多样性(π=0.012).基因流、AMOVA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贵州这7个南蝠自然群体间没有发生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36.
高浓度二氧化碳处理后凤梨光合作用的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紫星凤梨和丹尼斯凤梨在高CO2浓度[T1(600±40) μmol·mol-1, T2(900±40) μmol·mol-1]下处理150 d后转移到大气环境中30 d内的光合作用、光合关键酶活性等的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 在大气环境中紫星凤梨T1、T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低7.41%和13.33%,丹尼斯凤梨T1处理净光合速率接近于对照, 而T2处理略高于对照;两种凤梨T1、T2处理叶片中淀粉与可溶性糖的积累在恢复30 d时接近对照组的水平,Rubisco与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的差别减小,但仍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7.
高寒草甸几种雀形目鸟类的标准代谢(SMR)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本文在-25℃至40℃的温度范围内,采用开放式呼吸仪测定了高寒草甸5种常见的雀形目留鸟的标准代谢率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基础代谢率(BMR)在3.72—5.69毫升/克/小时范围内,中性温度区下限较低,一般在20℃左右。环境温度在下临界温度以下,代谢率随温度下降而升高的斜线陡峻,斜率一般为0.150—0.170之间。除树麻雀外,在40℃条件下均出现部分死亡。 相似文献
138.
139.
140.
本文研究前报[1]选出的根霉的扩大培养和麸麴浸液对浓淀粉液的糖化作用。盘扩大培养时,水分越多糖化力越强,一般配比为麸皮:水一1:1.5。最适培养时间因菌而异,通常在25—28℃温室培养36—48小时,使菌旺盛生长至成熟,糖化力已达高率,即可升温干燥。60%或30%马铃薯淀粉的液化,朵用细菌淀粉液化酶,30%或15%浓淀粉液的糖化用根霉麸麯浸液,其转化卒达96.7%—99.1%,纸谱鉴定在后期为纯葡萄糖。根据几方面性能的比较,这3株根霉各有特点。在最适的条件下,Rhizopusjaponicus AS 3.849的糖化速度最快,转化率最高,产品也最纯,但此菌培养条件要求严格。Rh. Tonkinensis AS 3.1175在温度较低、湿度较小时,比其它菌生长略快。Rh. Chinensis AS 3.2746虽然糖化力较前二者略低,但孢子特多,生长迅速,容易制麯,因而宜于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